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021-12-06 15:1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语境教师应

徐 健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都会通过其所说的语言得以体现,也就是说,为掌握英语,学生不但需要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储备,还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策略和方法。因此,修订中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呢?

一、引导学生在语境下获取词汇,词块和语法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直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单词、语法和知识点的讲解上,很少考虑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处于为应付考试而机械记忆单词、语法和知识点的被动学习状态。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材一般不宜直接讲解语法规则,而是应提供一些语言素材和例子,引导学生观察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区别,发现语言的规则,并鼓励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下尝试使用。” 这就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语段和文段,因为语段和文段使语境更为充分,意义更为完整圆满,通过阅读,学生对于词语的学习也更加意义化。比如,在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课文A child of two cuisines中,有这样一句话,“I came across stinky tofu, a horrible grey thing that looked and smelt like a burnt sports shoe.”教师没有必要解释词语“stinky”的意义,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本句话的阅读,猜到它的意思为“having an extremely bad smell”,从而理解本句的内容。教师要在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英语的词块是英语意义建构的重要单位。很多词块都有独特的英语文化背景,需要在语篇阅读中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意义的同时,品味词块,短语的灵活和地道的表达,了解英语文化和语言发展的密切关系,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言能力。又如,在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课文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中,“With 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 I breathed deeply.”本句话中,学生通过阅读上下文,可以揣摩出,开学第一天,作者在作自我介绍时,情绪非常紧张,自然也就了解到with butterflies in one’s stomach这个短语的大意为a feeling of being very nervous before doing something. 再如,在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的课文Just a brother中,有这样一句话“Mum wouldn’t have been happy if I’d left Jonny behind.”本句话表达了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含义,运用了if条件句虚拟语气的表达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该语境下体会该句表达的意义,总结此结构中的具体时态变化,之后,教师可设置类似虚拟的情境,鼓励学生尝试表达,从而使所学语法知识得以内化。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应首先获取文章内容的基本大意。然后,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度挖掘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及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含义及逻辑关系,体会词的选用,句子的构建,段落的过渡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未实现“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的教学原则。而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点拨者,学生是探索者和思考者,只有这样,学生独立自主获取语言知识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英语文化,增强对文化知识的了解

教师应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知识,丰富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健全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提升审美情趣和鉴赏力,唤起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共鸣。在阅读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使学生对各国文化进行对比,扩大视野,求同存异,使学生更加热爱本土文化,提高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增强自身文化意识。在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课文A child of two cuisines中,讲述了一个双文化背景的孩子,从英语饮食文化角度以开放心态看待和尝试中国饮食的故事。文中体现了两种饮食文化的部分特点,文段阅读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两种饮食文化的差异,反观本土文化,形成接纳,理解和勇于体验不同文化的心态。文中有这样一段话,Last week, I went to the butcher’s and asked. “Do you have pigs’ ears?” “No,” the butcher said, pulling at his own ears, “just these ordinary ones.” He must have thought I was joking.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体会出作者字里行间的幽默感,同时,能够得知在英国人们不习惯于吃动物的部位。可见,语段和段落提供了更为完整的语境,表达出了更完整的意思。语段阅读更有利于学生获取文化信息和更好地理解文段意义,品味语言和文化内涵。

三、引导学生进行与文本多角度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是要使学生的思维在横向和纵向上均有发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引领,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在阅读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的课文Like father, like son时, 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如:“What is the function of the italics in the conversation?”Why does the grandfaher get involved in the argument? And why does the father want his son to be a laywer instead of any other professions?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预见性。思维预见性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助于加快学生的认知过程,而思维系统性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具有条理性。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首先认真揣摩文章标题,细心观察插图,然后了解文章结构及主题。指导学生在阅读前运用分析、整理、比较、总结等思维活动推断文章内容,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大意以及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具有系统性。这一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元认知学习策略。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思维导图也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可引导学生提炼文章基础信息,细节信息和主旨信息,厘清文章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概况作者的观点,归纳作者的价值取向,从而来理顺文章发展脉络,构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构建是学生与语篇互动的活动之一,有利于学生迁移所学语言,用于更为丰富和自我话题表述。

在解决阅读任务时,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教师应避免在课堂上出现个人演讲的授课模式,应多与学生互动交流,并对学生的反馈做出积极的回应。倡导学生互助合作,自主探究,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阐述个人观点和想法的机会,教师应尽量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精神。

在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中,Unit3主课文的题目是Like father, like son, 在阅读中,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文章前判断题目内涵,阅读过程中,小组讨论其含义,讨论中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形成思维的碰撞,学生可对多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自己的想法。阅读后,再次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表达个人观点,只要学生的阐述言之有理、有据,教师都应给予积极评价。

四、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主动学习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主动学习能力,即自主学习能力,它是指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中,学生为学习主体,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规划学习目标,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和结果。自主学习的核心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即学生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

学生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得到学生的信任、理解和爱戴,就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平等相待、真诚友爱关系,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形成深厚亲密的情谊。当今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他们不满足于老师对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关爱,更希望老师能“ 蹲下身来“,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心地与他们交往,做他们思想上志趣上的朋友,比如在阅读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的课文时,对于Do you prefer to make friends online?Why?这两个问题时,学生们各抒已见,讨论热烈,此时,教师应设法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推心置腹,诚恳相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样学生才会敢于接近老师,有思想,有见解,敢于表达,不怕犯错误,敢于改正错误,乐于从错误中学习。

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拓展学习能力,即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拓展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比如在阅读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Unit4 After twenty years一文后,教师可建议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到小说原著,体会原著风采,细品欧亨利小说的特点。进而培养学生的欣赏力和鉴赏力,回悟本体文化,体会文学的独特魅力。

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秉性,即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日常阅读习惯:个性化自由读,有引导和指导地读,有陪伴和交流的读,培养学生潜心、专心和开心的阅读秉性,在阅读中进入英语语境,体验英语文化,提升英语语感。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教师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并运用多种策略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念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高效英语课堂,才能充分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语境教师应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跟踪导练(三)2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