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产健康养殖的实践措施

2021-12-07 07:47梁云安姚雪琳薛飞陈建雄段佳伟毕晓敏吕云花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双江水域水产品

梁云安姚雪琳薛飞陈建雄段佳伟毕晓敏吕云花

(1.临沧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云南 临沧 677000;2.双江自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云南 双江 677300)

前言

我国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近年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在世界范围保持领先态势。水产品作为人们日常食物的重要供给来源之一,需要制定合格高效的安全标准,保证产品优质健康,所以生产养殖、监管过程,都要牢牢把控。要想长久保持水产养殖的健康化,就需要深入实行水产健康养殖理念,大力推行水产健康养殖措施。水产健康养殖不仅能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和危害,保证水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还可以将现阶段的水产养殖转变为现代渔业,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临沧市双江自治县从行政管理、产品安全质量、养殖生产条件、健康养殖措施等全面推行绿色水产健康养殖,获得了产量高、质量好、高安全的优质水产品。

1 水产健康养殖的概念

1.1 水产健康养殖的起源

健康养殖的理念,是在1972年联合国会议上关于“水产品健康与生态养殖”提出的。健康养殖的理论框架[1,2],是在20世纪末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第28届会议中形成。在我国关于健康养殖的理念与实践,最早出现在20世纪末关于对鱼虾危害的防治工作[3]。在此次工作实践中,工作人员发现鱼一旦感染病毒必然死亡,而现有的药物或者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作用。因此,工作人员不得不转换治理思路,既然病毒难以有效消灭处理,那就阻止病毒的产生,没有病毒就不需要杀灭病毒。为此,工作人员致力于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鱼的体质,通过这样的防治手段,抑制病毒的产生。此次实践证明,健康的养殖理念与相应的手段实施,不仅能防止各类病害的发生,更能够产出高质量的水产品。2003年,我国农业部首次定义了水产健康养殖的概念,提出合理高效的水产健康养殖理念。

1.2 水产健康养殖的发展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只要合理应用健康养殖方式,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就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水产品[4]。但在我国技术相对落后的水产养殖初期,虽然规模庞大但人员杂乱,且体制不健全,极大影响了水产养殖生产过程。在养殖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也需要健全的管理体系。其包括喂养饲料的充足、防疫技术工作、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需要内部充足的资金、专业的人才,也需要社会的支援,所以在实行健康养殖的过程中,要丰富发展健康养殖的外延与内涵,以实现健康养殖的推广。健康养殖最关键的2个因素是高新技术的支持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地发展健康养殖体系,不断充实和改善。至2020年,全国已有49个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2019年11月14日临沧市双江自治县通过农业农村部验收成为云贵川西南3省第4个(云南第3个)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从行政管理、产品安全质量、养殖生产条件、健康养殖措施等全面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积极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可追溯,辐射推动整个临沧渔业踏上现代渔业建设新台阶。

2 过去双江县水产养殖存在的状况

临沧市双江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澜沧江、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北回归线横穿县境,为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7℃。县域内水资源丰富,年降雨量580.2mm。气候炎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为20℃,最热月平均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38.9℃。年平均日照为2222h,双江县渔业养殖示范区主要集中在县城四周的河谷盆地,气候终年炎热、雨量充沛。双江县在过去的养殖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2.1 生产条件不完善

过去双江县的生产条件不够完善,标准化池塘比例低,投饵机等使用率、普及率很低,且优良品种少。很多养殖户一味追求产量,使养殖密度不断升高,超出了老旧池塘的水域承载力;在饲料投喂中,一般只有40%左右的饲料能够直接被养殖的鱼类摄取[5],剩下的60%漂浮于水面或在水中悬浮,或沉入水下混合在水底的淤泥中,造成饲料的大量浪费。不仅如此,水底在大量饲料长时间聚集下,有机质腐烂变质,超过了池塘本身的净化能力,经常造成有害细菌生长和有毒气体的富集,从而影响鱼类的健康生长,导致鱼类因发生恶性泛塘和感染爆发性疾病大量死亡,养殖矛盾突出。

2.2 生产操作不够规范

虽然对水域养殖进行了规划,但是还没有应用于水产养殖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历史发展滞后,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符合绿色发展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超量的养殖面积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使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还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在大面积大区域的水产养殖中,并没有严格化的科学管理,导致病害现象越加严重。在节约养殖成本的理念下,以往双江县有少部分水产养殖基地使用小面积的水域滩涂养殖大量超额的罗非鱼、鲤鱼、草鱼等,盲目追求高产量、高收益,这也使得部分养殖水域高密度化[6,7]。在没有先进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能力的支持下,在小面积的养殖基地中进行大量的投饵以及饲料投喂,污染了所在水域的环境,导致水质恶化,养殖产品不健康甚至生病死亡,不仅降低了养殖产量,还较大地影响了水产品质量安全。

2.3 投入品管理不够严格

在引入水产健康养殖质量安全概念之前,双江县的水产养殖行业主要注重水产品的质量而忽视了水产品的安全,对于水产品的检测评价中,也只是观察水产品的鲜活程度,并没有过多注重水产品的卫生问题以及药物残留问题,这些都会影响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在双江县以往的少部分养殖基地中,往往只注重技术先进和操作规范,对于养殖基地的卫生条件并没有有效的规划。在对养殖基地进行病毒防治时,只关注化学药物的防治效果以及水产品的存活量,而忽视了水产品中可能的药物残留,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3 双江县水产健康养殖的实践措施

以下为双江县在推进全县渔业健康养殖、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中的具体实践措施。

3.1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

3.1.1 建设养殖池塘、基地的标准化改造

我国大部分水产养殖基地普遍建设于20世纪80~90年代,建设标准和设备要求都相对落后,无法实现健康养殖的理念。要想推行水产健康养殖的理念,水产基地基础设施的改善是重要前提。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老化严重并且难以维护,达不到现阶段水产健康养殖的标准。以双江县水产养殖标准化改善为例,在现阶段大量资金投入下,实行了水产养殖标准化工程。对养殖池塘、养殖基地进行重新改建,更换了更新更先进的高科技产品。双江县大约266.67hm2养殖池溏实现了标准化排放,池塘的标准化建设面积达到了180hm2,水产养殖的标准化建设比例超过60%,养殖设备的更新比例超过70%。

3.1.2 做好养殖品种选择、种质培育

养殖品种是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是基本的生产资料[8]。在开展水产养殖生产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选择较强抗病、抗逆能力的养殖品种,坚持做好养殖品种的选育和改良工作,夯实水产健康养殖物质基础,对养殖生产过程极为重要,既能减少病害发生机率,降低养殖风险,同时可避免大量用药对水域带来的污染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时,在养殖过程中,采取合适的养殖品种科学混养,不仅能提高水域空间利用率,提高水域生产力,还能有效减少饵料的浪费以及其造成的水质污染,达到养殖生态环境和资源有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1.3 加强水产品病害防控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问题是制约水产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疾病防控一般依靠生产经验,通过使用大量的药物实现对病害的控制。药物的不断投放使用,不仅造成致病菌耐药性逐渐加强,而且造成环境污染、药物残留等问题,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很大影响。健康养殖要求“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用药、用“对”药。做好季节性和爆发性鱼病的评估和预判,根据养殖水体情况,通过定期投放微生态制剂[9]、投喂体质免疫增强剂[10]等生态方法达到改良水质、增强鱼体自身免疫,防控病害目的;根据养殖品种、养殖生长阶段,应用科学合理的投喂技术,投喂适宜、无公害添加剂的绿色高效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多余饲料对水环境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养殖品种品质降低和发生病害的机率;严格按标准、要求投喂适配、低毒、无残留、无污染的认证鱼药,达到对鱼病发生时的控制并极大降低鱼药带来的副作用,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3.2 把握养殖过程监管

3.2.1 科学开发水域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水域与开发中,仅考虑该水域能否为水产养殖提供充足的资源,并决定水产养殖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所有水域资源或者是滩涂,都是国土资源,不仅要合法使用,更要科学开采,只有合理的科学规划与应用,才能够发掘水产养殖的潜力,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在双江县的水产养殖水域开发中,以水产健康养殖理念为基础,对水域进行了科学的开发,规划了适度的开发强度和合理的开发方式,根据规划办理和发放养殖证,实现了渔业与水域承载力平衡发展,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既保证了双江县水产养殖业和其它行业的和谐发展,也保证了双江县水产养殖行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3.2.2 完善管理制度

在国际通行的管理制度中,认证管理能有效合理地对企业内部进行考核管理,保障产品质量。近年来,双江县不断加强渔政执法监管,在对养殖水域的水质检测和对养殖企业及个体户的监督上,都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双江县水产养殖行业在实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认证体系逐渐健全、完善,逐步达到国际社会的认证标准。通过实施对双江县水产健康养殖行业的管理要求,制定出健全的管理制度,并推行了严格的从苗种到上市成品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疫标准。开展渔业兽医培训和认证,开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严把水产种苗质量关,源头控制、遏制病害传播;在水产源良种引入、繁育,禁止通过养殖杂鱼滥竽充数获取不正当暴利的违法行为,大量养殖出纯正罗非鱼、鲤鱼、鲢鳙鱼、草鱼等的同时,加强日常养殖防疫工作,不仅加强了养殖基地的日常消毒,也加强了对养殖地的日常检测,记录养殖基地环境的各项指标,并定期检查养殖水产品的健康状态,将病害消灭在萌发的摇篮中;实行定期对水产品进行兽药残留抽查监测,并对社会公开检测结果,农业农村部在对双江县水产养殖品的抽查排查中,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均达到100%,药残检测全部合格,真正确保“舌尖上”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严格养殖尾水排放管理,根据排放水域、养殖容积、排水流向,要求设立生物净化沉淀池,并定期对排放水质进行采样抽查进行监督,严格监管养殖排放水体悬浮物、pH、总磷、总氮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实现水产品养殖与水域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3.2.3 引导示范建设

在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中,存在一定的小规模或者个体户经营,这样的分散经营方式不仅不能提高养殖市场竞争力,也不适合推广发展。双江县在水产养殖中推行了创新政策,对水产养殖基地、示范场进行了引导示范性建设,并推行了健康养殖理念,使水产养殖实现规模化、组织化和产业化,这也利于双江县现代渔业的建设发展。实行对水产养殖人员的专业化训练,提高基层工人的操作能力和文化素质,建立相应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且加大了对水产养殖行业的扶持力度。建立水产养殖合作社,将小规模、分散的养殖基地融合为一个大规模、有序的整体,打造出双江县独特的水产养殖品牌,提高水产养殖市场竞争力。现阶段,双江县拥有6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个养殖专业合作社,还有1个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珍惜濒危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在2018—2019年连续2a,双江县实现水产养殖面积接近1000hm2,水产品产量约2.8万t,产值超过4亿元。

4 结语

“健康养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并不是符合条件后就一味不变,而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改善。水产健康养殖不仅具有多样的形式,更具有复杂的生态结构,所以要实现水产健康养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稳步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双江水域水产品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聂双江思想的政治之维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Thermostability of Sulfur Oxygenase Reductases*
我国水域将按功能定位分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