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蜂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

2021-12-10 19:45刘海洋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蜂产品养蜂生产者

任 楠,刘海洋

(1.榆林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陕西 榆林2.榆林市养蜂协会)

近年来,蜜蜂产业作为一项“生态产业、健康产业、助农产业、扶贫产业”在国内得到前所未有的认知和重视,国内蜂产品消费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蜂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屡屡曝光,在媒体的传播下,民众谈蜜变色,似乎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假蜂蜜,给消费者带来许多困惑,同时也给养蜂行业蒙上一层阴影。笔者根据调研思考,就如何通过生产环节的监管来控制、提高蜂产品质量谈些粗浅见解,供相关部门参考。

1 加强对蜂农的宣传教育

强化生产者的质量意识,客观的讲,大多数蜂农还是有良知的生产者,造成蜂产品质量低的原因既有生产者的因素,也有政府管理部门的因素,我国养蜂者队伍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从生产者的层面讲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促进。

1.1 职业素养教育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行业操守,它是每个从业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是一种行为要求,又是其所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和义务。一个行业的败坏,往往是从没有职业操守开始的,对行业一点敬畏之心都没有,随意破坏规则,践踏行业的底线,最终毁坏的是一个行业的整体声誉。养蜂行业也一样,难免会有个别害群之马,个别不守信不可怕,可怕的是群体的行为,多年前的蜂农用白糖惨假、近年来的高果糖浆等植物糖惨假泛滥,都反映出职业素养教育的缺位,现在人们对蜂蜜的极端不信任,正是多年来问题积淀所形成的,因此加强职业素养教育、适当提高从业门槛、建立蜂农信用体系是当前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技术水平的提高

高品质的产品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来支持,多年来我国的蜂产品质量(主要是蜂蜜)在国际上市场信誉不高,与生产技术有很大关系,发达国家多箱体养蜂,取成熟蜜已经运行多年,而我们国家取成熟蜜的养蜂者比例提高进展缓慢,近几年在梁朝友等蜂农的带动下有所加快,刘富海等老师的大力推广也给成熟蜜生产带来新的活力,还有许多地域适应性技术问题尚未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此外养蜂用药技术也是目前蜂产品质量水平的一大短板,对于合理用药及科学用药,许多蜂农概念模糊,对各种蜂药的药理作用不清楚,不懂得用药时间及剂量的把握,也是造成药物残留的主要原因,这也需要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来解决。

1.3 充分依靠行业协会

协会是养蜂者自己的组织,最能代表养蜂者的利益,为了行业的良好形象及长远利益,通过自律养蜂者的行为,是从源头上提高蜂产品质量的有力手段。与其在提高检测技术上下功夫,远不如在提高生产者自律水平上做文章有效。协会统一销售产品,要求每个会员的产品具有一致性,无形中就能产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加强协会或合作社的建设,通过利益联结来提高蜂产品质量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2 加强蜂产品质量生产环节的监管

养蜂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流动放蜂,没有固定场所,时间也不确定,给监管带来很大难度。2012年8月农业部颁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本办法涵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两项内容。从近几年的实施情况看,各地的监管力度差异很大,有的地方确实把蜂产品纳入到质量安全监督抽查范围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客观的讲,当前我国的蜂产品存在严重的监管盲区,有很多地方至今尚未把蜂产品纳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范围内,有的地方农检部门甚至认为蜂产品不属于监管范围,不作为。目前很少在蜂产品生产环节出现质量案件,这给蜂农放松质量管理留下很大漏洞,不少蜂农自以为不恶意惨假就算是合格产品,根本不去关心药残及微生物指标,质量意识模糊不清。为了提高我国蜂产品质量,让每一位蜂农成为质量安全责任主体,根据养蜂行业特点,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蜂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工作谈以下思路。

2.1 根据不同蜂产品制定具体监管办法

根据抓主流、抓重点的监管思路,在国内各种蜂产品的主产区依法进行定时段、定产品监管,比如在四川的油菜蜜生产期、陕西、甘肃的洋槐蜜生产期、华北地区的荆条蜜生产期、东北地区的椴树蜜生产期、青海的油菜蜂王浆、蜂花粉生产期、陕北内蒙的荞麦蜜、花粉生产期等。集中监管检测力量,在不影响蜂农生产转地的情况下,实行常态化抽查监管,惩处不合格产品。这对提高蜂农的质量意识、自觉学习提高用药水平、震慑恶意造假者能起到强有力的作用。

2.2 根据各地不同生产特点制定不同的监管办法

养蜂生产流动性大,分散面广,实际监管中常常因为时间不够而放弃检测,或者抽样后尚未检测出结果养蜂者已转场。所以监管必须根据养蜂生产特点提早进行安排部署,形成一套易于操作的监管流程,先对抽查样品所涉产品进行预封存,及时检验出结果,以进行对应的处置措施。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监管的作用。

2.3 完善检测设备及队伍

蜂产品检测的项目较一般农产品多,检测程序也比较复杂,因此要对加强对各地农产品检测部门进行设备的扩充与检测技术的培训。为了节约投资,可以建立区域性蜂产品检测中心,对于本地区涉及的养蜂场地全部上图建档,建立完善的抽检制度,将本区域的定地养蜂者和转地养蜂者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同时加强蜂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全面掌握蜂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对蜂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持续地对影响蜂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总结

总之,通过建立蜂产品生产环节监管制度,加强对生产者的职业素养教育和生产环节的监管,可以从源头上控制蜂产品的质量,把问题解决在进入市场之前,特别是对生产者能起到很好的警示和提升作用。对全面提高我国蜂产品质量、促进蜜蜂产业步入良性循环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蜂产品养蜂生产者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省养蜂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蜂产品品牌建设为例
1月巴西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3.92%
养蜂车的应用与效益
2020德国iF设计奖
世界蜂产品生产与贸易状况分析
“蜂火相传”互动体验馆的体验式营销模式
会安慰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