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儿童立场,让拓展性阅读落到实处

2021-12-10 15:48吴华丽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爬山虎资源文本

吴华丽

成尚荣先生说过:“儿童立场,简言之,就是站到儿童那边去,其中重要的是放下‘身段。”为了儿童的发展,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固守在有限的教材中,而需要加强学生的拓展性阅读。

一、把握原发点,让拓展性阅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

1.遵循学生学情,拓展针对性资源

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学生的个性越发鲜明,彼此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他们之间的需求不同、价值观不同,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体验自然也就不同。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學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如班级中部分学生出现了缺乏爱心、自私自利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时,就借助课文中无私奉献、甘于助人的老屋形象来启发学生内在的认知性思维:你觉得故事中的这位“老屋”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让你想到了谁?勾起了哪些你经历过的故事和画面?教师这种针对性的点拨和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从文本中的角色关联到了生活中的爷爷奶奶以及自己与爷爷奶奶之间发生的故事。此时,教师可以再向学生拓展与“爱”相关的整本书和文章,如《长袜子皮皮》《猜猜我有多爱你》《小男孩和大树的故事》等,让故事中的爱、故事角色心中的爱,像种子一样,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

拓展性阅读资源应该从儿童的需要和认知出发,不能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更不应该是教师随心所欲的,而需要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和状态出发,从他们的特征出发,拓展他们需要的阅读资源。

2.依循认知兴趣,拓展适切性资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马斯洛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就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依照具体的层次而逐步提升的,在现有层次得到满足之后,自然就会追寻下一层次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拓展性阅读的内容就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出发,借助拓展性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领域和精神世界,引导学生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进发。

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一文介绍了仿生学方面的知识,借助课前谈话,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对课文中介绍的三次实验充满了兴趣,都渴望能够从中学习更多仿生学的知识。为此,教师就可以从这个兴趣点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拓展。如《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就介绍了大量仿生学的案例,人类从大自然中的蜻蜓、鲸鱼、袋鼠等不同的动物身上,学习到了众多宝贵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求,更贴合了学生内在的好奇心和兴趣。这些拓展性文本,拉近了学生与科学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情感,可谓一举多得。

二、夯实支架点,让拓展性阅读以儿童的思维深入

1.采用多维形式,让学生充分表现

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儿童的这个特点就更加鲜明。这种表现欲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理品质。教师要在教学中呵护学生的这种心理品质,激活学生蕴藏在心中的欲望,让他们在阅读拓展性资源的过程中,能够用契合自己认知的方式阅读、交流和分享。

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编选了《牛和鹅》作为单元的开篇之作,教师除了引导学生紧扣课文感受鹅的一举一动以及“我”内心的心情之外,同时还利用“阅读链接”向学生拓展了李汉荣的《牛的写意》中的片段。针对这两篇文本的特点,教师并没有仅仅局限在阅读的层面上,而是搭建了多种展现和交流的平台,如鼓励学生离开座位,走上讲台,或独自进行阅读感受的交流和分享,或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介绍自己的收获,同时也可以巧妙地融入讲故事、配乐朗诵等多种环节,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多维的交流平台,让学生从原本的静态阅读转变成为动态展示。此时,学生已经不再是纯粹的阅读者和观众,更是汇报交流的主体,整个交流过程充满了创意和挑战,深受学生的喜爱。

2.创设可感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

很多教师在引入拓展性资源时,都是采用直接的方式,生硬地布置阅读任务。这样的方式学生要么毫无阅读兴趣,要么就是消极对待,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课文中的故事情境、人物角色的情感心境和学生自身的特点,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吻合、相贴近的情境,保证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时间,在启发性、情感性和形象性的情境中,丰富、浸润学生的阅读体验。

以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具体地感知“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教师让学生拓展阅读了其他文本中描写声音的语段。如果将这些语段的内容都一股脑儿直接抛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这样学生的体验就不会十分深刻。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文本,用充满情感的渲染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描写瀑布声音的文字,感受文字中大海的澎湃,让学生在生动的语言中聆听大自然中的鸟鸣虫叫,以加深学生的认知体验。

在教师的渲染下,学生的情绪被充分调动,思维被充分激活,他们用自己的认知积极地与拓展的阅读资料进行近距离碰撞,让阅读变得生动而有趣。每一位学生都在自己的感知中迈向阅读的最佳境界。

三、把握归属点,让拓展性阅读促进儿童的发展

1.借助拓展性资源,培养语用能力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拓展性阅读所选择的文本资源以及最终的阅读归属点,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文的第3自然段中,作者叶圣陶先生对爬山虎脚的外形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描写,充分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同时也综合性地运用了形容词和方位词,将爬山虎的脚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读来不禁令人对作者的语言功底敬佩不已。教学这个片段后,教师就向学生拓展了作家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在感受叶老德高望重的人品之后,让学生聚焦文中对爬山虎描写的两段文字:“刚进里院……闪烁着迷离的光点”“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显得虎虎有生气。”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描写的同样都是爬山虎,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文字与肖复兴笔下的文字,究竟有着怎样的区别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风格、情感表达和详略安排上进行深入的考量。

阅读单篇文章,学生是无法真正窥探文本中所蕴藏的内容的。只有融入了更加深入的内容,在语言的对比感知中,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鉴赏力才能得以提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拓展资源的运用。

2.铺陈拓展性资源,培养想象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诗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塔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统编本教材中众多选文都极富想象力,拓展性阅读需要将选择的点指向学生内在的发展潜力上,引导学生敢于想象,善于想象,乐于想象。

如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一文主要描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拥有火种,盗取天火,被宙斯惩罚的故事。作为典型的希腊神话故事,课文中奇幻的想象元素比比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神话,尤其是希腊神话的特点,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拓展《希腊神话》全集,让学生在神话的世界中展翅驰骋,进而在由此及彼、从点到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意识。

语文教学中拓展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遵循生本理念,坚守儿童立场,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需要入手,真正为儿童的发展助力。拓展性阅读只有基于儿童立场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蒋王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爬山虎资源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爬山虎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资源回收
爬山虎
爬山虎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