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课文资源落实语文要素

2021-12-10 23:42蔡刚枝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观潮钱塘江大潮

蔡刚枝

统编本教材所设计的语文要素是基于学生内在语文能力发展体系的,因此所选择的课文也与语文要素相关,蕴藏着与语文要素相关的重要价值资源。教师在落实语文要素之初,就要围绕体现单元语文要素的价值点,开掘相应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能力。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一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那这篇课文中究竟蕴藏着哪些资源能够为落实这一语文要素而服务呢?

一、解读结构,感受作者展现自然之美的精妙构思

“感受自然之美”,编者所对应选择的课文都应该是描写自然景色的,《观潮》自然也不例外。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钱塘江大潮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与一般景点相比,这样的自然之景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决定了作者的写作与构思,应该以动态化的方式,针对潮起到潮落的整个经过,进行全面展现与描写。

从文本的整体架构来看,作者开篇就以简单的一句话作为第1自然段:“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一句不仅可以作为整篇课文描写的中心句,同时一个“奇”字,也充分体现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这也成为了作者后面展开深入细致描写的重要抓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原本奔涌不息的大潮静静停止了下来。“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作为涨潮最后的结果,不仅使得整篇文章一脉相承,同时也与前文形成了强烈且鲜明的呼应。

再细看中间的三个自然段,就会发现作者在描写潮水发展的过程时,完全依照时间的顺序,这与潮水发展的动态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课文第2自然段一开始,作者先交代了“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然后直接揭示了开始的时间“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如果将观潮作为一件事情的话,这样的交代同时还不着痕迹地将事情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相关要素也呈现出来。

文本的结构,看似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通过对文本结构的洞察,学生能够与作者形成深入对话,并了解作者的整体构思,对于学生想象大潮的画面能够起到辅助作用,同时能提升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

二、解读发展,感受作者展现自然之美的层次阶梯

对于一个动态发展的场景而言,作者不仅要清晰地交代不同的时间段,更为重要的是凸显不同时间段里潮水涨起来的重要特征。因此,教师在解读完整篇文章的结构之后,就要将解读的关注点聚焦在不同时间段的特征上。

先看课文的第2自然段,由于是刚刚开始,作者对钱塘江的描写就极富针对性。如“宽阔的钱塘江”“横卧”“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这一系列的语句,将大潮来临之前,钱塘江的状态和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展现了江面平阔的静谧之美。此时的状态,就与即将到来的大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按照常理来看,此时钱塘江大潮还没有真正到来,并不属于题目中“观潮”的范畴,但作者仍旧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展开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其目的就是要与后来大潮来临所形成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借助于巨大的落差感和对比,达到震撼人心的表达效果。同时,作为一篇展现动态景色的散文来说,作者在构思时除了设定了时间线索之外,同时呈现出“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核心模块,从这个角度来看,第2自然段就尤为必要。

以此类推,第3自然段着重描写了潮水初起时的状态,一开始先用“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等描写声音的词语,预示着大潮即将来临。虽然在一开始还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但随着“响声越来越大”,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紧接着第4自然段,作者继续以这条白线为抓手,将其变化细腻而生动地展现了出来:从一开始的“一条白线”到“逐渐拉长”,然后“变粗”,最后直至“横贯江面”。到了最高峰时,“白浪翻滚”“形成了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这样的变化极具画面感,是引导学生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重要资源。写作至此,作者似乎意犹未尽,又分别从外形和声音两个层面入手。先看外形,作者以比喻的手法,将巨浪比喻成“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其“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的画面;再看声音,作者又以夸张的手法,展现其“山崩地裂”的状态,则可以想象其“被震得颤动起来”的样子。最后第5自然段,虽然篇幅不长,但前后对比的味道异常强烈,先从“漫天卷地般涌来”和“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然后以“过了好久”,描写了退潮之后“恢复了平静”,不仅预示着一次涨潮结束,还宣告这次的“观潮”活动告一段落。

纵观这篇文章,作者依照不同的时间段,将“观潮”的整个活动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状态,且在描写时确定了不同的层次,使得整篇文章不仅结构严谨,也为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提供了基础。

三、解读语言,品味作者展现自然之美的遣词造句

语文教学就是“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统编本教材所编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語言表达不仅规范标准,还生动形象,是培养学生感知和表达能力的重要范例。因此,对于这篇课文的解读,无论如何都不能绕开文本的语言。

首先,作者充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前后差异鲜明的语言,形象地展示出潮来之前的幽静、潮来之时的壮观和潮退之后的平静。解读文本就需要从这些前后富有变化的语言入手。如潮来之前“江面平静”“笼罩薄雾”,潮来之时“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山崩地裂”“颤动起来”以及潮退之后的“恢复平静”。前后三个阶段,差异如此巨大,更加有利于学生借助这些语言想象潮水的画面,提升言语实践能力。此外,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还体现在对观潮群众的描写上,这一点看上去与“潮水”无关,却能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如第2自然段中,人们“昂首东望”,一个“等着”“盼着”,就将人们内心的焦急与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到了第3自然段,人们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人声鼎沸”足见人们的兴奋和当时场面的喧闹,“潮来了”的相互转告,更将人们的激动之情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而个个都“踮着脚”,更具有鲜明的画面感。这种前后变化,正是因为作者借助了这一侧面烘托的视角,与来潮之后的变化形成了相得益彰的联系,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作者在言语形式的运用上可谓匠心独运。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迅疾、壮观,除了修辞手法和精妙词语的运用,同时还与相匹配的句式形成呼应。如潮水刚起,对于“一条白线”的描写,作者就采用了简洁的语言和极短的句式展开描写,比如“拉长”“变粗”和“横贯江面”等,主要就是为了与当时“白线”的变化形成呼应。因此,无论是朗读,还是就此想象,都不应该过于拖沓,否则就与作者意欲展现出来的画面感和动态感不相符合。再如为了凸显高潮时的迅猛,作者在描写外形和声音时,还采用了对仗的句式,分别用不同的比喻以及形成的画面,从不同的维度展现出鲜活的画面。这种对仗式的语句,从形式以及所形成的气势上,与语言文字的内容形成了对接,更形成了鲜明的表达合力,起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经典文本所蕴藏的教学价值是丰富的,更是鲜明的,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随意选择,而需要与语文要素对接,找准联结点,深入发掘课文资源,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广州路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观潮钱塘江大潮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抓“变化”,品味钱塘江大潮之奇
习主席视察黄河
问潮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男子观潮被卷走后又被拍回岸
钱塘江
赵学敏书法作品《七绝·观潮》
全家都来学中文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