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青梅竹马”的创作

2021-12-11 15:00王玉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梅枝壶把青梅竹马

王玉芳

青梅竹马这个词语是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长干行·其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这个题材历来被艺术家们所乐于利用,无论是在诗文、书画还是在雕塑上面都有不同形式的作品展现,在紫砂壶的实际上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是紫砂壶常用的题材之一,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篇所讲的“青梅竹马”壶同样也是选取了自然界中的梅花和竹子作为创作素材进行渲染和演绎,通过壶的器型和壶身的构造来渲染青梅竹马的形象,表达出那种意境和情怀,并让他展现出艺术的美感。

在以往的紫砂作品中往往对“青梅竹马”的设计和制作上多专注于表现其内涵的方面,并且表现各种风格,佳作频出。因此这把“青梅竹马”壶也是汲取了前辈们和当下的不同的风格特点,再加入自己的感情和领悟,使整件作品给人一种温文尔雅,趣味盎然的感觉,细细品味让人怡静快乐。

这把青梅竹马壶采用的是紫砂壶器的制作手法,主要着意于自然、意境。整把壶选择竹子和梅花两种形象来进行塑造,力求其立体感和画面感,在写实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地刻画,将梅花和竹子的那种自然风韵表现出来也展现出一种青梅竹马的自然风韵。这把壶的壶身压扁呈扁腹状,上线之间紧密之感向四周迸发出一种张力,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壶身如同一个轻盈的飞盘一样在空中飘扬自在,壶盖呈圆盘状,盖于壶口,上下彼此对应,风格统一,壶流和壶钮呈一条直线巧夺天工,与整体造型相统一,可谓异曲同工之妙。

这把壶的造型即是模仿了自然界中真实的梅花和竹子作为壶的壶嘴和壶把,有剪辑和造型与其相结合,在壶身塑以梅花和竹子作为装饰,壶嘴如一支新生的竹子破土而出从壶身伸展出来,中间的鼓线清晰明了,生机盎然,壶嘴朝上利于出水。在壶嘴上面更为精妙之处便是从壶嘴的竹节上攀爬出来的那一小段的细嫩的竹枝,有力地弯曲到壶身,并在其上生长出几片嫩叶贴在壶身,真的是惟妙惟肖。竹叶细节刻画精细,筋纹鲜明,仿佛一个正在生长的竹枝在风中徐徐飘动,画面感极强,片片竹叶随风舞动,又有何人安知我心呢?壶把的设计上是采用的梅枝的造型,作者将枝干上的树节细节雕刻得细腻,纹路逼真,梅枝韧劲十足,富有生命力。在壶把上也是伸展出一根小的梅枝,小巧而灵动的把上长出几多黄色的梅花贴在壶身一侧,并且每一朵花的形状各不相同,或含苞待放,花丝依稀可见,又或大方盛开,格外逼真,立体感极强,在壶身上装饰得格外美丽,鲜黄的花色为整把壶增添了一抹活力和生机。这几朵梅花如同真实镶嵌于其中,其曼妙婀娜的美让人心中为之荡漾。

紫砂壶不仅仅注重其外在的形象,更重视其内在的精神本质,用文化来融合艺术气场,因此紫砂壶历来深受人们的青睐。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艺术化的描绘,与紫砂壶相结合制作出精美的紫砂花器,这把“青梅竹马”壶的整体造型简洁规整,细节刻画细致,展现出紫砂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更是传递出一种轻松愉悦的青春气息。紫砂人文意义的加入往往能够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因此“青梅竹马”这个题材便是丰富了这把壶的文化内涵和寓意的。

猜你喜欢
梅枝壶把青梅竹马
李传胜
家庭相册
《最美中国画100幅 》
“青梅竹马”的由来
“青梅竹马”的由来
碧桃千秋 流韵四方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一粒珠
病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