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海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向OIE申请无疫认证的若干思考

2021-12-11 05:18陈斌玺尹亚娇
中国动物检疫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口蹄疫海南省检疫

陈斌玺,尹亚娇

(海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海南海口 570203)

海南省四面环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和丰富的农牧业资源。自1999 年农业部把海南岛、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四川盆地、和松辽平原等5个区域列为创建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后,海南省从2000 年开始按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完善动物防疫屏障体系,使全省的动物疫病防治、检疫、监督、监测手段和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于2009 年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成为全国唯一以全省区域建成免疫无口蹄疫区的省份。经过十多年免疫无口蹄疫区的维持无疫建设,海南省在动物疫病防范工作机制、手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断加强和完善,对畜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尤其是在畜牧业健康养殖、品牌效益提升、外销市场拓宽、农民增收等方面。而今,面对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大好时机,海南省应大胆开拓兽医领域对外开放,在国家免疫无口蹄疫区示范区建设基础上,对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区域化管理的有关规则和标准要求,以存在问题为导向,着力对海南省现行动物疫病防控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升级,谋划向OIE 申请口蹄疫无疫认证,以期进一步提升海南省兽医工作在国际上的认可度。

1 海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维持无疫建设现状

自2009 年建成免疫无口蹄疫区以来,海南省各有关职能部门在口蹄疫免疫监测、防疫屏障体系运行与管理、口蹄疫检疫监管等方面采取了有力的维持无疫措施。但是,因多年没有受到疫情的挑战与考验,存在安于现状现象。2019 年4 月,海南省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暴露出了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动物防疫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动物卫生监管能力弱化、设施设备老化,兽医队伍人员老龄化或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海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持续无疫建设面临巨大压力。

1.1 兽医工作体系建设有所弱化

前期结合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要求,省、市县分别成立了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行政管理、监督执法以及技术支撑等3 大兽医工作机构。但近两年受机构改革影响,海南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市县畜牧兽医局撤并至农业农村局,各市县均已撤销动物卫生监督所,仅保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1.2 动物防疫技术支撑能力弱化

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检验是动物防疫的主要手段。海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通过验收后,大部分市县逐渐不重视实验室检测检验工作,实验室设备仪器老化严重或缺乏;市县级实验室检验检测项目较少,缺少专职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仅能开展一般的快速检测、血凝试验,而日常实验室病毒检测则缺乏基础条件;各市县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参差不齐,有些乡镇因缺乏办公经费甚至没有设立独立的动物检疫申报点,缺乏动物检疫工具、出证设备等必要检疫设备和工作用车,工作条件落后无保障;各市县兽医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学历人员普遍偏少,高中及以下人员较多,文化水平不高。

1.3 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弱化

动物隔离场、动物无害化处理场、省际口岸检查站等场所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配套建设的重点项目。但目前,作为原农业部和海南省政府共建项目的海口动物隔离场位于海口市永庄水库二级保护区内,受环保因素影响,现处于关停搬迁重建阶段;全省9 个省际口岸检查站除了洋浦港、海口秀英港、八所港、美兰机场4 个检查站建设用地已基本落实外,其他检查站都属临时办公点;比对《海南省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实施方案》[1]要求发现,各市县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受建设用地和投入资金制约,进展缓慢。因此,现阶段海南省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弱化,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2 OIE 口蹄疫无疫认证的有关规则和标准要求

2.1 对国家或地区无口蹄疫状态的规定[2]

2.1.2 非免疫无口蹄疫国家或地区 提供证据证明其拥有有效的监测方案,并证明在过去至少12个月内没有发生口蹄疫。

2.2.2 免疫无口蹄疫国家或地区 提供证据证明其拥有有效的监测方案,证明至少2 年内没有口蹄疫临床病例,并且在过去12 个月内任何易感动物群均无口蹄疫病毒感染;易感动物群体免疫保护率不低于80%。

2.2 OIE 口蹄疫认证申请材料要求[3]

(1)申请国家或地区基本概况,包括与口蹄疫传播相关的自然环境、地理因素以及该国或该区域畜牧业总体情况等。

(2)兽医体系建设情况,提供与口蹄疫相关的所有兽医法规列表和概要,并说明兽医体系如何监控与口蹄疫有关的所有活动。

(3)口蹄疫根除情况,包括有关口蹄疫的历史、控制和根除策略、疫苗和免疫接种、口蹄疫根除活动情况(立法、组织和实施)、动物标识和流通控制等。

(4)口蹄疫诊断情况,提供是否对口蹄疫进行实验室诊断的情况以及认可实验室的概况。

(5)口蹄疫监测情况,包括易感动物种类和生产分布、流通交易监管、疫病监测以及临床疑似染疫判断标准、评价监测效果方法等。

(6)口蹄疫预防,包括易感动物饲喂泔水管控、与相邻国家和地区的协调、进口管控、疫病入侵处理相关措施等。

(7)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包括对可疑病例采取的控制措施、确诊口蹄疫暴发的应急预案等。

(8)提供遵守OIE 法典规定的情况和自我申明申请材料。

3 口蹄疫易感动物主要分布及养殖生产情况

海南省畜禽养殖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主导产业,免疫无口蹄疫区维持无疫建设带来的“品牌效应”也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海南省生猪养殖产业主要分布在海口市、儋州市、澄迈县、临高县、屯昌县、定安县等市县;牛羊养殖产业主要分布在澄迈县、定安县、陵水县、万宁市、昌江县、东方市、文昌市。据统计[4],2019年全省共有备案家畜规模养殖场765 家,其中规模猪场647 家(含种猪场137 家)、规模牛场46 家(含种牛场14 家)、规模羊场72 家(含种羊场43 家)。海南省畜牧业发展迅速,2018 年畜牧生产总值达320.394 亿元;受非洲猪瘟影响,2019—2020 年海南省生猪养殖生产有所下降,但牛、羊养殖生产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表1)。

表1 2016—2020 年海南省猪、牛、羊生产情况统计 单位:万头或万只

4 推动海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向OIE 申请无疫认证的几点思考

根据海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维持无疫建设现状,对照OIE 口蹄疫无疫认证的有关规则和标准,海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开启OIE 无疫认证申请程序,将面临巨大挑战。但在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为满足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刚性需求,推动海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向OIE 申请无疫认证,是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配套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准备,整体推动向OIE 申请口蹄疫无疫认证。

4.1 理顺兽医体系,建立外检内检互认机制

机构改革是大势所趋,在当前兽医工作机构精简改革情况下,要理顺兽医工作体系,明确兽医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逐级配齐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动物防疫、检疫、监管人员,做到专岗专人,保障动物防疫经费,改善工作条件,确保动物防疫体系正常有效运转。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兽医主管部门要和海关部门协商构建引入境外动物进入养殖环节后的内检外检互认机制,并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建设本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省际口岸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动物隔离场、动物无害化处理场等防疫体系,建立对入境动物疫病监测、突发疫情通报、流行病学调查、疫情追溯追踪等联合协作机制,定期开展动物疫病防控监管部门间联席会议,研究动物疫病应急防控或协调解决有关动物疫病防控重大问题,研究解决方案,联合协作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

4.2 对照标准,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

应用符合OIE 要求的口蹄疫疫苗实施免疫,强化春秋两防基础免疫和补免工作,确保易感动物免疫覆盖面,提升免疫合格率;加强各级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切实改善实验室软硬件条件,按OIE认可程序实施兽医实验室管理和动物疫病监测,鼓励兽医实验室人员积极参与OIE 认可的实验室检测能力认证工作;制定口蹄疫无疫区专项监测、检测、流通管控、出入境部门间协作等方案,加强动物疫病监测管理,科学开展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定期开展疫情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

4.3 整合资源,联合共建动物隔离检疫场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国内输入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易感动物和种用、乳用动物均要进行隔离检疫,大型动物隔离期为45 d,小型动物隔离期为30 d;《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从国外输入的动物需隔离检疫的,要在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指定的隔离场所检疫。由此可见,国内外输入至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有关易感动物都需实施隔离检疫。从整合资源、节约项目用地和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方面考虑,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和海关、科技等部门要充分沟通协商,按照OIE有关隔离检疫标准,通过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合理设置国外入境动物或国内引入易感动物的隔离检疫点,可共同推进动物检疫隔离场建设,分批、分来源、分种类实施动物隔离检疫,确保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引入有关易感动物疫病防控的全域管理。

4.4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动物疫病防控监管大数据平台

整合现有各部门畜牧兽医工作管理系统,构建全链条动物疫病防控信息监管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推进动物防控各环节工作信息化管理。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各个重要环节,探索对省内动物的畜禽标识或体内植入的电子芯片,建立易感动物个体信息库,实现对易感动物的免疫、监测、检测、移动、隔离等方面进行信息精准监管;通过对引入动物产地检疫、移动流通、落地隔离检疫、屠宰检疫、无害化处理等信息的流通监管,实现对动物疫病防控信息的闭环管理。

4.5 多方参与,建立外来动物疫病防控合作交流培训中心

在海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结合国家动物疫病分区防控的策略,建议建立海南省外来动物疫病防控合作交流培训中心。根据各种重大动物疫情形势和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引入动物管理政策和疫情防控的解读宣传;面向养殖企业、科研单位及个人开展引入动物的事前审批流程、事中事后监管程序培训或交流座谈,形成外来动物疫病的安全防控合力;邀请国家级和OIE 动物疫病防控专家或国内外动物疫病防控研究机构,围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开展专题培训,并结合海南实际,交流、研究制定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提出重大动物疫情综合防控方案;对照OIE 无疫认证标准要求,精准施策,争取早日获得OIE 无疫认证。

猜你喜欢
口蹄疫海南省检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海南省肿瘤医院
口蹄疫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