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背景下我国DTP 药房发展模式探究

2021-12-14 06:01严羽陶群山魏骅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药店药房零售

严羽,陶群山,魏骅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012)

医疗保障制度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全民健康保障计划,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深化医保制度改革[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0年统计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底,全国零售药店超过55万家[2],医保定点药店约占75%,刷卡消费占比约40%,医保的重要性对药店来说不言而喻,当前在不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背景之下,必定将倒逼传统药店发展。本文所指的传统药房是指以销售非处方药和部分处方药为主的药品零售企业,DTP 药房(direct to patient pharmacy)又称直销患者药房,指的是药店获得制药企业产品经销权,患者从医院获得处方之后,可以直接购买药品并获得专业用药指导的模式。作为医保与新特药主要的连接端,DTP 药房面临着不可错过的发展机遇,其因与传统药店在药品品种、提供服务、销售模式、经营成本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很多上市连锁企业纷纷转向发展DTP 业务[3]。但DTP 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4],与传统零售药店相比,DTP 药房未来需要做出怎样的改变来应对医保制度的不断变化,关系到人民健康保障水平、药品销售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医保政策改革对传统药房的影响,了解其转型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对DTP药房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从而熟悉其发展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1 医保政策改革对传统药房的影响

1.1 互联网+医保支付冲击传统营销模式

“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兴起,在药品供应、医保报销支付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新的需求。2020 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实现线上业务的脱卡支付和跨域支付奠定了基础。互联网企业“发散”式的线上营销思路将冲击传统实体药店的线下营销模式[5]。根据2019年医药零售行业研究报告相关数据,目前我国实体药店销售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2013 年的98.8%下降到2019 年的81.8%。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互联网+”医保支付的推进,传统实体药店未来销售占比将持续下降[6]。新兴的医药电商与传统零售药店更多的应是差异化竞争,如果药店依然按照以往的营销方式进行销售,其效益将大不如前。

1.2 个账改革加大药品销售难度

2021 年4 月22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公布,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职工个人账户(简称“个账”)改革。根据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药品零售终端整体规模约为4 555 亿元,而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在药店支出费用高达2 029亿元,零售药房对医保个人账户有很强的依赖性[7]。此次改革使职工医保个账资金池缩小,从而可供个人消费的资源减少。此外个人账户改革推行门诊统筹与带量采购相结合,零售药店既要承受集体采购降低药品价格的压力,又要承担门诊统筹造成的顾客流失风险,药品销售难度急剧上升。

1.3 医保双通道管理机制对药房提出更高要求

为破解“进院难”问题,2021 年5 月10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谈判药品供应保障范围,与定点医疗机构一起,形成谈判药品报销的“双通道”。这对符合纳入“双通道”管理的定点零售药店的软硬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首先,为保障药品销售与医保支付等方面的有效及时对接,定点零售药店需在医保信息平台和电子处方流通平台建设等软件方面加大投入。其次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药品,定点零售药店需要建立符合要求的储存和分销系统,同时还需配备专业人员,提供专业用药指导。在医保基金监管方面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核实患者身份,堵塞保险欺诈漏洞,保障医保资金的安全使用。2020年至2021年6月药店相关医保政策详见表1。

表1 2020年-2021年6月药店相关医保政策汇总Table 1 Summary of pharmacy-related medical insurance policies from 2020 to June 2021

2 传统药房转型升级发展方向

虽然目前医保政策改革有一个缓冲期,但传统零售药房市场仍有大部分将受到影响[9]。从传统药店自身的角度来看,在缓冲期就要采取预防措施,充分考虑医保消费在药店中的定位,一种是加大对医保的依赖,转型成为专业处方药店纳入医保统筹体系,另一种是减少对医疗保险的依赖升级为大健康药店。无论选择哪种转型模式,药店都将面临新的挑战,需要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出发点,实现模式的突破和转型。

2.1 成为专业处方药房进入统筹系统

药店争取进入统筹,做强以处方药为主的专业药房是目前转型发展方向之一。所谓专业处方药店,从商品结构上看,主要是医保目录中品种齐全的处方药品,大部分可以医保刷卡购买;目标客户群主要是需要治疗疾病的人群;在服务方面,以具备良好的药学服务为特点,执业药师队伍配备满足需求;同时,信息系统、药品追溯系统、药品储存环境和药品供应保障能力等建设方面高于传统零售药店[10-11]。目前国内专业药房包括DTP 药房(或设有DTP 专柜的门店)、慢病医保药店、特病大病医保药店、开设慢病管理业务的门店等几大门店类型[12]。

2.2 减少医保依赖升级为大健康药房

传统药店转型另一大方向就是从以商品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在业务范围向健康管理领域延伸,从而摆脱医保依赖,升级为大健康药房。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定制式的、能够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变得非常重要,大健康药房不只是传统买卖药品的地方,而是以买卖药品为引流和增加粘性的手段,提供轻诊疗、心理咨询等健康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健康需求。当前已有不少连锁药店都有健康管理领域的发展规划,如开办疗养院、与医院合办医疗机构等[13]。

3 DTP药房与传统药房的区别

DTP 药房作为今后传统药房转型最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药房,发展前景不容小觑,很多上市连锁企业纷纷转向发展DTP 业务[14],在目前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背景之下,DTP 药房极有可能成为行业连锁巨头们新的增长引擎。与传统药房相比,DTP药房在药品品种、提供服务、销售模式、经营成本4个方面具有较大的不同。DTP 药房与传统药房的区别汇总如表2所示。

表2 DTP药房与传统药房的区别Table 2 Difference between DTP pharmacy and traditional pharmacy

3.1 药品品种

传统药房大部分销售非处方药(OTC),有部分处方药,而区别于传统零售药房,DTP 药房主要销售面向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的高附加值新特药,以及需要长期服用的慢性病药物,具有专业化、用量大的优势,特别是创新药物推出后,能及时通过DTP 药房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及时收回前期投入成本。

3.2 提供服务

传统药品零售企业以药品销售为主,再加以简单的用药咨询和测量血压等服务。DTP 药房依托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服务,销售新特药、处方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一对一用药指导等增值服务,营销管理从4P 转向4C[15],诠释了从传统零售药房“以产品为中心”到DTP 药房模式“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转变。

3.3 销售模式

传统的药品销售模式不仅冗长而且复杂,交易成本高,主要依赖医药商业公司连接制造商和销售终端,而DTP 药房模式可以绕过代理商、政府药品招标采购程序,减少了药品流通链,有利于增加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和保障药品安全。另外DTP药房可以与医药企业直接联系,从企业获得更多的专业服务资源,建立专业化的药学服务和患者教育体系,并拥有更强的话语权。DTP 药房模式详见图1。

图1 DTP药房模式Figure 1 DTP pharmacy mode

3.4 经营成本

在药店经营成本上,由于存在较强的规模效应,传统药房的经营成本相对较低,开设地点离居民区近,不需要高端的设备和较高的服务成本,而DTP 药房模式经营成本高,临近大医院便捷的位置、高标准设施设备配置、高水准专业技术人员配置,这些都需要较高的成本支撑。

4 DTP药房模式的SWOT分析

4.1 DTP药房模式的优势

DTP 药房模式在连接医院端、制药企业端、医保端、患者端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16]。医院通过与DTP 药房合作降低了药占比,符合我国医药分开、药品零加成和两票制带量采购等政策趋势;DTP 药房通过专业化服务密切关注患者用药情况,从而获得及时准确的数据和反馈信息,有利于药企对存货进行控制管理;DTP 药房通过为患者建立数据库获得药品使用信息,医保部门以此为参考依据考虑此类药品是否具有医保资格,弥补了新药、特药由于缺乏临床使用数据而难纳入医保目录的局限性;另外,稳定的药品供应渠道和专业细致的药事服务也能够提升患者对DTP 药房的忠诚度和粘性。

4.2 DTP药房模式的劣势

DTP 药房在我国起步较晚,2002 年康德乐中国(Cardinal)借鉴美国专业药房模式,是最早一批在我国开始探究DTP 药房发展模式的公司,但现在仍处于新兴事物,分布程度分散,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DTP 药房需要临近大医院、需要高标准的医疗设备、还需要非常专业的医药技术人员,这些都要以高昂的成本作为支撑。

4.3 DTP药房模式的机遇

当前国家积极推动医保药品价格谈判,扩大了医保支付范围,包括不少抗癌药、罕见病药等DTP药房主要营业品种,这对已具备大病医保特药定点资质的DTP 药房来说是重大的利好。另外国谈药品“双通道”模式的承接方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各地的DTP 药房,DTP 药房能获得更多可经营的产品,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局保障职能。其次互联网+医保支付也给院外处方药市场销售、DTP 等专业药房发展带来明显的利好[17]。

4.4 DTP药房模式的挑战

在当前国家集采常态化、国家谈判药品常态化情况下,DTP 药房与医院之间存在着长期竞争,如果品种同时在医院和DTP 药房销售,总的来说患者更大可能选择医院,尤其是在患者购药的同时还需要生化、病理检查的情况下,只有医院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随着市场不断发展,那些只在DTP 药房销售的医保品种,仍有可能准入所在地区医院进行销售,从而给DTP 药房带来竞争冲击。此前不少DTP 药房实际经营情况也表明了这一问题,相关DTP 药房在某些品种成功准入当地医院后,订单数呈现明显的下降。

5 思考与建议

5.1 建立第三方交易平台,推进医保支付与DTP 药房衔接

当前我国医保支付各地区政策存在差异,医保政策对接问题以及医保是否直接支付是阻碍DTP药房发展的重要原因。建议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托社保卡或其他信息平台身份的唯一性和完整性,建立第三方交易平台。在推行初期,以省为单位将各地DTP 药房药店分为省级板块、分别管理,规定消费者在本省市的DTP 药房才有使用医保资金支付的资格,后期根据全国医保支付政策的动态变化调整管理。另外采用指纹、密码、虹膜等技术手段核实患者信息,确保身份的真实性。

5.2 调整品种结构,增加DTP药房可盈利面

在当前带量集采和医保谈判常态化背景下,DTP 药房可通过调整商品结构实现盈利,增加与医院之间的竞争力。重新打造可营利性的品类结构,将患者疾病治疗作为主线,了解疾病的各个发展周期患者真正需要什么,以此为背景,搭建品类。DTP药房可以筛选上市短、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的集采失标或弃标品种,尤其是品牌国产药和原研药,并且根据医疗终端慢病畅销品种来布局临床价值高的药品,寻求新的利润空间,盈利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5.3 承接处方流转,实体DTP药房向互联网过渡

为迎合互联网+处方外流趋势,拓展医院端资源,实现更多的处方流转,DTP 药房可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争取获得互联网医保系统的处方流转与对接,促进互联网与DTP 深度融合。DTP 药房与互联网医院连通,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复诊续方,处方流转到指定DTP 药房,患者上门取药或者通过DTP 药房将药品配送上门,患者只需要支付自费部分,DTP 药房按照周期和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医保结算,这对特药患者及时用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5.4 加快平台建设,确保用药安全与用药效果

建立区域处方审核平台,由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提供专网对接、云计算中心硬件支持和区域数据共享等技术服务,使药品销售网络和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避免出现处方流转过程中的无处方购药和补方购药等违规销售药品行为;加强药学服务平台建设,平台与互联网医院合作提供在线开方服务,患者通过APP 及公众号等渠道,自主选择平台对接的DTP 药店进行购药或选择第三方配送到家服务,实现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的便捷化就诊购药服务,在有效解决“因病就医”问题的同时,也给承接的DTP药店带来更多的流量机会。

6 结语

当前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对于药品特别是高价药、新特药的可及性十分重视,再加上今年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们可以切实感觉到处方外流进程实质性的加速,消费者正逐渐养成新的购药习惯。DTP 药房就处于快速发展的风口之上,发展方兴未艾,完全可能成为未来药房模式代表。但由于其发展时间不长,目前在各方面还有待改进,各主体间应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拓宽未来发展的渠道,将DTP 药房建设成为一个以药品销售为依托的新型高端医药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
药店药房零售
在药店购买药品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聚好”电商 赋能新零售
今年春节新兴消费亮点纷呈——2018年新零售走向
第二十二回 徐大椿防假开药店 梅花鹿显真大巡游
药店里与大表哥偶遇
万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