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字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深度学习*

2021-12-15 02:07焦红梅
大众文艺 2021年22期
关键词:研讨汉字传统

焦红梅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北京 100062)

从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大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到2021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七年时间,中小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碎片化、形式化和表面化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上走向深度学习,让学生从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从而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传统文化的载体——汉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理论依据——汉字的表意性和系统性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还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所以汉字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传统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发挥着记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它是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载体。因此,从汉字入手探讨传统文化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那么,如何以汉字为切入点来实施传统文化课程?这要从汉字的字形说起。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字形中有大量的意符,意符表示这个字的意义类属。具有相同意符的字,往往属于同一义类,承载着同一类别的文化。比如“玉”旁的字,其意义都跟玉有关,这些汉字共同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玉文化。在传统文化学习中,我们就可以通过“玉”旁的一系列的字把握玉文化的内涵。汉字的表意性和系统性,使其能够成为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路径,从而发挥牵一“字”而探一“类”的独特作用。

二、问题驱动——课堂生成的真实问题

其实汉字往往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由汉字生发的问题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只不过这些问题,通常被忽略,或者教师为节省时间直接给出答案,学生自主探索和习得的契机由此而错过。

与汉字相关的很多问题最终都要从文化上来解释,因此非常有探究的价值。例如,有个同学叫“李琳”,教师问学生是哪个琳?学生说“王”字旁的“琳”,教师说这是“玉”字旁。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是“玉”?此类问题还有:为什么“嫉”“妒”“婪”“奴”这些贬义词都是“女”字旁?为什么叫“绫罗绸缎”?为什么“肺”“脑”“腿”“脸”都用“月”字旁?等等。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是主动学习的前提。这些真实问题是教师设计课程框架或者教学设计的向导,教师的职能在于如何将这些问题情境化、项目化,引领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向自主学习者一步步迈进。

三、问题转化——素养为本的课程体系

我们将学生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逐渐形成。该课程体系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根本,坚持价值观引领、系统化设计、多空间渗透和情境化迁移的原则。在课程设计上,我们根据课堂生成的问题、学生现实生活以及部编版语文教材确定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六个专题,分别是丝织文化、玉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中医文化和饮食文化。六个专题分布在初中三年完成,每个学期完成一个专题。

四、课程实施——指向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

由于课程体系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而设计,而深度学习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追求,因此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坚持深度学习理念。“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通过积极地探究实践,深刻地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并运用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理论学习——知识与能力构建

本课程以汉字理论为基础而开展,因此起点课是汉字理论。授课方式是教师讲解,授课主题是《汉字造字法》。课题组成员采用统一的教案和课件讲授此课,这是学生进入专题学习的前提。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汉字表意特性,知道汉字的六种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和形声,重点掌握形声字造字法。

(二)自主学习——信息搜集与整理

以汉字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学习,首先从汉字出发,因此每一个专题都要先进行一次头脑风暴,全班同学一起找出同属这一个专题的汉字。当头脑风暴完成后,关于这一专题的汉字系统基本成形。接下来,学生需要通过搜集信息来完成对系统中每一个汉字的解释。学生的任务是每人负责1-2个汉字,自主完成汉字溯源任务——查找并记录这些汉字的本义,即完成信息检索工作。这时,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三个工具,一是《说文解字》,二是汉典网,三是专题相关文献资料。

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进行意义分类整理,举例如下:

(三)合作研讨——文化分析与解释

完成前期的信息搜集与处理工作之后,学生进入文化分析与解释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以课堂研讨的形式开展。课堂研讨是学生从低阶思维走向高级思维的转折点。专题课的研讨,首先是研讨方法指导,然后以小组形式展开,通过研讨梳理出此专题中汉字的文化体系。研讨步骤是每人分享独立思考后的分类,共同研讨各分类的合理性,从而确定分类角度,并梳理出分类结果。结合对该专题文化内容的理解,结合汉字分类分析总结出其意义。以丝织文化为例:

通过对以上汉字的分析,大体可以了解我国古代丝织业的原料和加工等有关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出丝织的过程。

丝织的原料为丝,即蚕所吐之物。丝的分类很细,又有细丝(糸、细、缅)、生丝(绡)、大丝之分。对原材料的加工,《说文》中有一个字“缫”,“绎茧为丝也”,即把蚕茧浸在沸水中抽出丝。抽丝之前先找丝头,即“绪”字,抽丝的过程叫“绎”。“绎”之后为“總”,即把丝束聚集在一起。接下来为练丝,所谓“练”,即把丝煮得洁白。这样才能染,所以“糸”部众多颜色词显示了古代染丝技艺之高超。最后是“织”,“作布帛之总名也”,而织时则要用经纬穿插的方式,即所谓织横线(纬)和织纵线(经)。而“综”则是织机上使经线与纬线能交织的装置。而“约、缠、绕、结、缩”则是织丝过程中织丝材料所呈现的各种状态。纺线结束后将线头打上结,则为“终”。

(四)实践体认——实物验证亲身参与

该课程设计坚持多空间渗透的原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既有课堂和家庭空间,也有校外空间。这种校外空间,可以是博物馆、展览馆,也可以民间组织、科研机构或者大学。总之,一切可以与专题文化相关的空间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场所。根据专题特点和需求以及现实情况,每一个专题相应的实践场所为:丝织文化——古北水镇永顺染坊,饮食文化——绿源艺景,玉文化——国家博物馆,建筑文化——古代建筑博物馆,服饰文化——国家博物馆,中医文化——中国医史博物馆。

专题课的实践活动与学校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活动前专题课教师会提前去相关地点参观备课,为学生设计任务单。活动过程中,会预留出专门完成传统文化任务的时间。有时也会安排教师或学生现场授课。活动结束后,利用传统文化专题课进行总结讨论。以丝织文化实践活动为例:

永顺染坊中展出了15种织品,每种织品都有相应的名称。为让学生对这些织品有更深刻的认识,研学之前,我们将织品图片和名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查找这些名称的含义,并进行现场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知道了我们常说的“绫罗绸缎”的真正含义。“绫罗绸缎”是丝绸品种的4个种类。这四种织物的区别主要在于纹路。织物根据经纬的组织形式,常见的可以分成“平纹”“斜纹”“缎纹”。“绫”是斜纹,“绸”是平纹,“缎”是缎纹。而“罗”属于一种别扭而特殊的织物,称为“绞经”,即经线是扭转的。

(五)成果迁移——完成项目学以致用

让学生们自己从生活中去寻找发现他们兴趣点——能利用传统文化专题课所学解决现实问题的点,然后教师的职能是将这些兴趣点项目化,为学生们制定个性化的项目式任务。“要发射火箭,每个孩子都必须点燃自己的引信。”通用照明的物理学家加里•艾伦在edutopia.org的一次访谈中说。这些兴趣点就是孩子们的“引信”,是点燃学生热情的火花。我们看看学生的发现,例如:

丝织文化、服饰文化——学校汉服社打算组织一次汉服文化展,展览既包括静态的汉服历史和知识的介绍,也包括动态的汉服走秀。汉服走秀的服装,学生们自主设计,并要为观众介绍服装每个部件的名称及命名缘由。丝织文化和服饰文化小组的学生们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

中医文化——学校地处生物医药基地,学校附近多是药厂,其中有同仁堂、蜜蜂堂等中医药企业。学校与这些企业多有合作,经常组织学生到药厂开展实践活动。但是在药厂开展的实践多是与中医药相关,中医文化涉及较少。学校决定各年级去药厂活动前首先安排中医文化讲座,招募学生讲师。中医文化小组的同学主动承担起传播中医文化的任务。

建筑文化——学校开展“什刹海寻宝活动”。什刹海区域既有民间四合院,也有官员住宅恭王府,而且学生有故宫建筑的基础,因此教师带领学生考察时,对建筑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建议在寻宝活动中加入打卡环节,即根据寻宝路线图找出宝藏地点,扫码答出建筑文化相关知识后才可以拿到宝藏。建筑文化的问题设计由这些学生完成。

猜你喜欢
研讨汉字传统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加强理论研讨 助推新时代人大工作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