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2021-12-15 13:30
大众文艺 2021年22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德育

沈 燕

(江苏省启东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启东 226200)

随着思想、文化、利益的多元化,中职学校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他们没有具体的政治信仰,没有具体的理想信念。除此之外,中职学校学生普遍表现为诚信意识缺失,法律意识薄弱,团队精神缺失,且没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因此,中职学生的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需要尽快矫正、补充。

一、中职德育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必要性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要求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尽管教学改革在不断地进行,但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教学还存在较多不足,其教育内容落后,与学生成长发展不符,除此之外,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学习,没有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等,使学生难以拥有学习兴趣。

(二)中职学生个性使得学校要加强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社会在不断发展,在新时代下成长的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且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网络成为中职学生生活的必要条件。德育教学过程如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就会导致学生对德育内容失去学习兴趣,使学生无法对其产生共鸣,那么德育教学也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新时代倡导中职德育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育教学要注重实践,要找到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做到知、信、行的统一。而体验式的德育教学是德育学习的桥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创造合适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德育具体内容。

二、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过程中体现的主要特征、需要遵循的原则与教育流程

德育教学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与教育目标进行,具体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进行客观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反思、交流与分享,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中职生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要特征

德育教育是十分被动的。德育教学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相契合,在具体的培育过程中,要遵循学生发展特点,符合学生发展规律,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针对德育教学内容也要进行适当的选取,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德育教学不能只通过说教进行,要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具有体验感。德育教育要具有主体性,德育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各个主体之间形成不同的体验,使他们之间能够彼此交流。德育教育要具有互动性,具体体现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进行平等、双向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等。

(二)德育在培育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现实生活,是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总结与向往,其贴近于人们的实际,因此,在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回归现实。除此之外,德育教育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工作等展开,要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德育教育工作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价值观点等,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德育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学生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价值观等方面有所提升,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力。

(三)培育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流程

1.教师创设体验情境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采用合适的德育教学手段,使德育内容得以有效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德育。

2.学生分组,教师引导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小组之间相互合作探讨德育的观念,让学生自主探索良好的道德行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探讨规则,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对德育内容进行理解,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感受什么是德育,除此之外,学生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进行分工合作,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使各个学生都能发挥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强调小组长的职责,使小组长能够协调好成员之间的联系与纪律。

3.交流与分享

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分享,使各小组成员在活动过程的感想与体验进行分享。使学生之间做到有序交流。

4.总结概括与评价

教师在活动最后环节要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与概括,将各个小组之间的分享进行总结并进行适当的评价,使学生能够认清在活动过程中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之处,使学生能够自我得到提高。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评活动,使学生更加认识自我,提升自身的思想与行为。

三、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过程中的对策

(一)德育教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感受价值观内容,使中职学生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身的意识之中。在此之前,教师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充分的了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培养目标与内容之间相互联系,使其能够与德育联系在一起,使教材内容变得充实且具有趣味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在学生的专业课上挖掘隐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使专业课程的教学不断得到改善,坚持教书育人原则。将专业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提升提升思想觉悟,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教师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使自身具备模范作用。

(二)在社会实践中培育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职生知行统一

教师要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准备形式多样的活动,要能够使学生从多维度、多层次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学校可以为学生建立德育教育基地,使德育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校引导学生,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不断升华,使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新青年。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校园环境是隐性教育资源,因此,学校与教师要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手段,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实践中感受德育。学校要建立德育教学保障,使校园成为一个完整的德育教学体系,使员工之间相互合作,构建完善的德育保障机制。除此之外,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风,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使学生能够真正在环境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德育内容的学习。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办多种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活动中去;可以建设校广播台、主题专栏等,在校园的各个地方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身边就能感受到德育的魅力。

(四)有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学生生活、学习必备的工具,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德育兴趣,启发学生对德育进行思考。例如:可以利用视频与影像融合技术构建虚拟教育场景,使学生能够进行体验式学习;可以利用聊天软件与新媒体等构建校园网站,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产品的魅力,使学生能够陶冶情操。

(五)优化社会体验资源支持系统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结合社会资源进行,要利用大众传媒的引导,使学生体验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家庭环境氛围的营造。教师要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使家长的教育理念与学校一致,使家长做到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家长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使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只有这样,社会、学校、家长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总结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要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得到提高,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采用合理的教学形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多方面融合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德育的多样性,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德育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中国德育》
我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价值观(二)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