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发展路径研究

2021-12-15 08:42□王晶,卢
山西农经 2021年24期
关键词:流通供应链农户

□王 晶,卢 奇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048)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成为科学研究中的热点以及产业创新发展中的重点。农业作为民生基础,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是打通流通堵点、提高流通效率的重要途径。传统供应链一直存在缺乏有力组织领导、产品交易方式落后、流通信息不畅通、物流配送方式落后、资金融资困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利用数字化技术改进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成了重中之重,提出了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机制,以创新农产品发展路径[1]。

1 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1.1 供应链主体组织化程度低

在传统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农产品从农户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过程组织松散、组织结构不强,因此流通效率低、流通损耗大。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线上销售农产品成为主要流通渠道,农户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纷纷开启了线上销售之路,但是仍旧存在组织程度低的问题。例如,生产上,由于小农经济分散经营、合作化程度低,生产端组织程度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组织;物流上,缺少由物流联盟带动的完整物流配送体系;销售上,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市场需求信息把握不到位[2]。

1.2 产品交易方式落后

传统农产品以批发商收购为主要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下农民没有议价权,收购价格由收购商做主,导致农产品优质却无优价,农户利润难以保证,打击了农户的积极性。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农户、合作社开始采用电商交易模式,但由于农户缺乏配套设施、物流设备、人才,出现同质竞争、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导致农户依旧没有议价权。在电商快速发展的今天,需优化交易模式,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交易组织机制。期货模式可以帮助农户提升收益,降低风险,但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涉及农产品种类少,农户参与度不高[3]。

1.3 信息机制不完善,难以实现主体间的信息共享

由于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供应链中应用的缺失,导致产品市场、物流、资金、信用等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存在数据缺失、处理粗糙的现象,进而影响数据信息在整个供应链主体交易、物流、资金中的应用。加之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不完善、供应链主体组织不健全、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存在屏障、信息节点不畅通,导致供应链信息难以为所有主体服务。

以生产端为例,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个农产品产地源头有多个电商平台企业运营的现象。电商平台因为各自商业利益不同、技术架构不同,使其产品运营数据信息无法共享,导致电商平台、农户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提高,农户难以获取市场需求热点,从而盲目种植农产品。

1.4 现代化物流体系不健全,物流配送效率低

当前,我国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中冷链物流及相应冷库、冷藏运输车等配套设施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冷链物流、冷库建设落后不仅会影响农产品品质,还制约了农产品物流运输的广度和范围。冷链物流运输配送中存在供应链脱节问题,影响了整体冷链物流运输的效果,生产端缺少预冷设备、中间企业间断关闭制冷设备,使全程冷链遭到破坏,冷链配套设备不健全使运输车到冷库难以保证低温冷藏。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生产地冷链物流和冷库建设未受到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流通主体间的冷链设备合作组织存在不足,导致冷链供应链脱节,产品品质受损[4]。

1.5 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影响农产品流通效率

农产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企业自身实力弱,影响融资。二是由于供应链信用体系不完善,导致金融机构很难确定哪个是有资质、能投资的优质企业。从企业财务状况来看,农业中小微企业受自身业务限制,盈利能力弱、抵押物较少、内部融资能力弱,多依赖银行贷款。农业中小微企业受自身能力限制,融资渠道单一,获得的资金支持非常有限。

此外,当前政府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业中小微企业有部分借贷支持,但由于我国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无法判断借贷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资质。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在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时,耗费大,信用信息搜集结果不尽如人意。

2 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机制

2.1 组织机制

供应链环节上,各主体组织松散,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导致供应链节点上的组织活动效率低、供应链主体间的合作不畅。因此,要在组织机制上通过现代企业的构建对供应链相关主体、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在供应链生产供应、仓储物流以及经营销售各环节,形成能够整合与启动农产品供应链上、中、下游各类资源,按照市场机制和规则运行的现代化公司组织体系[5]。

在生产端建立特色农产品现代生产供应组织体系。企业以资金、人才、技术入股,农户以自己的土地、生产要素加入合作社,形成以企业为带动、农户共同参与的农产品生产供应模式。在物流端基于物流企业联盟,依托云技术建立集现代仓储、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组织机制,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供应联盟公司+第三方物流联盟公司+订单”的特色物流配送模式,调拨与匹配储力资源和运力资源。在农产品销售环节建立农产品经销联盟公司,负责采购、销售农产品及把握消费者需求信息,形成由龙头经销公司带动的高效销售模式。

2.2 交易机制

通过挂牌、竞拍、竞价、预售等新型农产品创新电子现货交易模式。挂牌指现货即买即提,卖方在现货平台上发布挂牌商品销售信息,买方接受该商品的各种要素信息,在该商品的可销售数量范围内自主选定采购数量,双方确认并达成现货购销合同,即时交货付款,该方式适用于企业常态化库存商品销售。竞拍交易是卖方在电子现货交易平台上预先公布挂牌商品信息及销售底价,根据“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竞价规则,客户参与交易,由获得购买资格的买方与卖方达成现货购销合同,双方即时交货付款,更适用于紧俏商品的销售。竞价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缴纳保证金,集中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采用当日无负债结算、隔日无负债结算或其他提前结算交易方式。预售交易是指生产商发起预售,由采购商摘单达成交易,但采购方必须交付一定的预售金,且预售金必须存放在监管账户[6]。

2.3 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共享主要指将交易信息、物流信息、资金信息和信用信息上传至信息共享平台,加工、处理后在供应链主体间共享传输。技术层面由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完成数据的收集、储存、加工处理和传输,由区块链技术保证信息的不可更改性,保证信息稳定安全。

交易信息链由农户作为农产品信息的发起端,经由供应链上的农户联盟、信息共享平台、分销地,到达消费者完成产品信息传输。产品信息流经消费者信息加工处理后形成产品需求信息反馈,再经由原来的供应链路线反馈给农户相应的市场需求变化信息,实现指导农产品生产调整的功能。物流信息链用于信息实时传输、运输线路优化、仓间调配。在信息共享平台上通过线下仓库、运输、配送主体及时上传信息,制订产品调度计划、仓库调拨和合理的运输路线,监控物流过程,保证产品运输安全。资金信息链上有流通主体间的资金结算信息与融资信息,通过查询资金信息链,可以准确核对商品交易过程中的资金往来、结算,作为流通主体间钱货交易的公共账本,及时查询并结清相关账目。信用信息链由流通主体的市场交易信息、企业信息、资金状况等构成,这些信息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形成信用等级评价,构成流通主体的数字信用身份。将信用信息链分享给流通主体乃至公众,可以在交易活动中选择信用水平高的企业进行合作。在融资活动上,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可以对借贷方进行信用查询,方便企业融资[7]。

2.4 基于物流联盟的供应链仓储物流与配送机制

电商企业或物流企业以物流联盟的方式搭建云仓储与物流配送平台,吸引相关的仓储企业、物流企业入驻,实现数据对接,以就近配送为原则,有效整合区域范围内储力资源和运力资源,主要实现路径有以下几点。

2.4.1 建立实体分仓,实现就近配送

在区域特色农产品产地或分销地建立实体分仓,对仓库信息、物流配送信息等实行联网,在区域范围内共享储力资源与运力资源,实现货物的就近配送。

2.4.2 完善社会化信息系统,实现货物信息共享

电商企业联盟建立实体仓库,通过“云”技术将区域内的物流相关信息收集整合,建立统一完善的物流信息共享系统,并在各物流平台间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实现物流资源的合理调动,提高物流效率。

2.4.3 解决“云仓储”问题,建立新的仓储配送体系

电商企业根据各销售网点物流配送需求,测算出各个需求点之间的需求流量,建立一定数量的配送中心。通过企业交易信息对仓库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建立仓储配送体系。

2.4.4 整合物流企业,形成物流联盟

通过搭建“云仓储”平台,吸引大量仓储企业或第三方物流企业集中到平台上,电商企业制订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评估与激励标准,形成与“云仓储”相适应的物流联盟配送队伍,从而实现两者完美的合作,互利双赢。

2.4.5 供应链融资机制

农产品供应链流通融资机制是指农产品电子现货交易与服务集成平台提供方在整合供应链业务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数据的基础上,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供应链组织信用评估机制。以业务流为基础,充分利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信用传递,合理设计融资方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风险。主要参与方有平台及金融机构、核心龙头企业、上游农户、下游商户、物流企业、政府机构和担保公司等。具体来说,在农产品流通的不同阶段可分别设计与提供预付账款融资(采购阶段)、动产质押融资(运营阶段)以及应收账款融资(销售阶段)等不同的金融服务。

3 结束语

构建供应链数字化是用数字化手段解决供应链上位于节点、链条的难点、痛点,推动供应链上主体间的数字化协同性,探索数字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上的应用机制。

当前,我国致力于数字化技术研究,数字技术的产业化、产业的数字化成为了研究重点。如何将数字化技术科学地融入到农产品流通中,构建数字要素与流通要素深度融合、协调发展的农产品流通供应链数字化建设,是农产品流通领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构建新型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电子商务平台,融入数字化技术创建农产品数字化流通的组织机制、交易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仓储物流与配送机制、供应链融资机制,形成供应链数字化的机制保障,可以为当前供应链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入研究,相关人员将不断探索适合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的新机制、新模式,不断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综合效率和效益。

猜你喜欢
流通供应链农户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良法”“善治”为粮食流通保驾护航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国务院决定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