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1-12-15 08:42王亮成
山西农经 2021年24期
关键词:株洲市职业院校人才

□王亮成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0)

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人才振兴的必要性

1.1 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就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来说,乡村人才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乡村人才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另一方面,乡村人才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乡村经济发展状况相匹配。

首先,就乡村经济发展来看,乡村人才振兴的优化,尤其是文化素质的提升,直接体现出乡村劳动力综合素养的提升,能够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质量的劳动力不仅体现在专业素养上,更体现在综合素养上,包括理论能力、技术掌握程度、行业前沿掌握程度、创新实践能力等,一个地区劳动力所体现出的素质,直接作用于乡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由此可见,乡村人才振兴对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乡村人才质量能够生动地体现出乡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如北京、上海等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其乡村地区经济体的主要构成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产业,以及一些技术和理论要求较高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程度相对较高,这就决定了构成城市内最主要的人口是高学历人群。

1.2 促进乡村经济转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加速了经济转型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要推动乡村经济的转型发展,最关键的就是乡村人才振兴,乡村地区的高素质人群对经济的转型发展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1]。

当下,我国乡村经济的转型发展多数以互联网为基础,围绕互联网对各个行业内的经济体进行改革与优化。乡村经济转型发展的主体是人口,而人口对乡村经济转型的推动力是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行业方面的专业素质,对乡村经济的转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区域之间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础之一,乡村经济的转型发展对乡村人才质量的提升提出了迫切的需求,需要各个区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提高乡村地区人口的素质。

2 株洲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策略

2.1 依托职业教育资源,构建新农人职业继续教育体系

对于株洲市来说,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与支持力度,首先要依托本地职业教育资源,构建新农人的职业继续教育体系。教育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基础,更是提升人口文化素质的关键。株洲市要在发展本地教育的基础上,依托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新农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充足的支撑[2]。

随着本地经济转型发展,对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较高要求,株洲市应当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展新农人职业继续教育,提升社会人员的文化素质。具体来说,株洲市可以依托本地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再教育,按照区域内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以务工、务农两个领域为主线,进行再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从而为本市的经济发展提供配套的人力资源支撑。以职业院校为主体,充分调动各个行业参与的积极性,构建行业领域的再教育体系,在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基础上,促进乡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升。

2.2 依托地域职业教育资源,组建专家智库

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人才教育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做好人才的保障与供应,这是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提升地区人口素质的关键。当前,株洲市要想充分释放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活力,需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3]。在创新培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着重突出专业性创新,鼓励各职业院校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创新性探索,并且各职业院校要在给新农人与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培训机会的基础上,为新农人与职业院校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提供渠道。

此外,在株洲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发展的过程中,要组建地域性旅游专家智库,从行业角度出发,带动株洲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与乡村经济的共同提升。

株洲市要将“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专家智库”的组建深入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领域中,完善自身的“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专家智库”体系,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发展及乡村供给侧的实施,从而带动乡村产业经济发展,解决自身的“短板”。

在进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专家智库”组建的过程中,株洲市应以地方职业院校教师为主体,兼顾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行业和农民群体,从而融汇到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和农民这三者之间[4]。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专家智库”组建体系推进的过程中,要把握住株洲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问题的关键矛盾,通过发挥自身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优势,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专家智库”组建中,应以各个区域政府、职业院校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为单位,对区域内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人才进行选拔,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培训广大农民群体,提升农民群体的综合能力,从而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盘活提供地域性人才支撑。

2.3 构建职业院校乡村创新培训体系

当前,乡村振兴的根本是人才创新,创新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活力,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研究发现,株洲市各个乡村缺乏创新培训体系和创新培训机构,难以发挥出创新培训体系对乡村产业创新的带动作用。这就需要以各职业院校为基础,结合乡村地区具体的发展情况,构建创新培训体系。

在创新培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突出专业性创新,鼓励各个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创新性探索,并且职业院校要在给学生提供培训机会的基础上,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提供渠道,促进学生之间创新思路的生成和实践。从乡村角度出发,应带动株洲市乡村人才振兴与职业院校发展的共同提升。

2.4 引导职业院校完善针对性教育体系

结合区域范围内乡村人才的具体需求,完善以职业院校为主体的培训体系,既能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为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为职业院校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内部动力。对此,株洲市应该引导职业院校完善自身教育体系,通过发挥职业院校教育体系的作用,为职业院校提供人才支撑,以适应市场的变动以及职业院校竞争发展的需要[5]。

在针对性教育体系的建设上,株洲市应当引导职业院校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为学生创造力和发展力的提升提供基础,另一方面最大化地提升职业院校的效率与效益,从而促进职业院校的发展以及本地乡村人才质量的提升。

2.5 积极引进人才,鼓励各类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

株洲市应出台相应政策,提高职业院校对学生投身农村发展的吸引力,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专业人才保障。在此过程中,提高职业院校学生投身农村发展的动力,能够让职业院校学生对返乡就业、返乡创业有更高的积极性[6]。

要提高职业院校学生投身农村发展的动力,首先要构建职业院校学生投身农村发展的保障制度,从返乡就业和返乡创业两个角度进行构建。在针对返乡就业的制度上,株洲市应结合本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发展,为这部分人群提供较好待遇,同时针对高层次人才投身农村发展,应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针对返乡创业人群,株洲市应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促进人才投身农村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7-8]。

基础设施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投身农村发展有较强的吸引力,包括交通、住房、公共体育场所等。当前,株洲市虽然自身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但各乡镇的基础设施仍较落后且不均衡[9]。株洲市要在加大发展县域经济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基础上,带动县城以及各个乡镇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合对应的政策支持,提高对职业院校学生投身农村发展的吸引力。

在此过程中,株洲市应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鼓励更多职业院校学生投身乡村产业和旅游业,这不仅能够带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民群体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株洲市应着力提升各乡镇的基础设施水平,从而提高对人才投身农村发展的吸引力。

2.6 强化乡村产业从业人员培训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互联网不仅成为提供就业机会、助推乡村发展的工具,同时也是乡村新农人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有效依托。在株洲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依托互联网建设行业知识学习矩阵,在调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各行业主体积极性的基础上,盘活互联网本身蕴藏的巨大能力,综合作用于乡村的发展以及人口素质的提升[10]。互联网本身具有海量资源和实时更新的特性,不仅使用门槛低,而且具有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的特点。在株洲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引导农村居民通过互联网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本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发展作出贡献[11]。在行业知识学习矩阵的建设上,应从两个维度进行。

首先,建设以职业教育服务为主体的行业知识推广矩阵,即依托互联网建设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行业知识宣传自媒体,将行业内新兴知识、理念、典例进行推广,为行业内各主体的自主学习提供基础性的引导和支撑[12]。

其次,依托QQ、微信等聊天工具建立行业知识学习群,以乡村为主体,邀请农村人才与职业院校学生参加到学习群中,依托学习群进行线上交流与培训,为乡村人才与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互联网支撑。

3 结束语

在乡村人才振兴建设的过程中,优化职业教育作用,不仅能够提升职业教育的育人能力,同时能够进一步打通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建设之间的通道,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就当前来看,株洲市在发挥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过程中,要能够以职业教育为依托,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乡村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助农”等活动,拓宽职业教育的服务范围,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株洲市职业院校人才
人才云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2020年株洲市复用餐饮具专项抽检结果分析与安全状况评价
攸县学子摘冠航天知识竞赛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湖南攸县煤矿事故确认18人遇难
齐心协力 同台唱戏 合力推进职业院校关工委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