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2021-12-15 08:42鲍军海
山西农经 2021年24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战略

□鲍军海

(中共礼县委员会党校 甘肃 陇南 742200)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将乡村振兴落到实处,需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作用,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进行规范及有效的探索,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现代化,真正帮助农民增收、增产,真正实现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使人们共同享受发展的成果。对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在实际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明确现阶段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的困境

1.1 农业产业缺乏特色

近几年,从甘肃省农业情况来看,在实际推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地区充分发挥了乡村振兴战略所具有的指导作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的产业化及规模化[1]。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国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特色不突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要想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发展,首先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凸显本地区农业体系的特色。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无法突破原有的发展标准,没有充分依托自身所具有的区域优势构建农业产业体系,没有凸显本地区农业发展的特色,导致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同质化竞争问题,当地农业特点在产业化发展中没有被充分凸显,导致农业产业产量收获及经济效益受到限制,不利于农业产业的繁荣发展。

1.2 产业之间缺乏高质量的融合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动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在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产业之间无法实现有效融合,很多地区存在农业产业链短以及产业之间被人为割裂的情况[2],不利于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严重限制了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及一二三产业深层次的融合。尤其是在特色农产品开发及新业态开发的过程中,由于一二三产业无法实现有效融合,导致农业收益提升面临诸多困难,进而给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3]。

1.3 科技创新力量融入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信息化时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过程中,高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从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来看,普遍缺乏科技创新,很多地区农业发展依然采用传统模式,缺乏对科技创新技术的合理应用,导致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现代化及信息化不足的问题,没有真正将发展与科技创新思维有机结合,进而使农业科技成果无法得到有效转化,不利于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整体提升,甚至会阻碍现代化农业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科技创新和进步是解决中国农业的根本办法,我国农业科技投入长期落后于国际水平,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1.4 缺乏足够的品牌效应

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品牌效应的作用不可忽视。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虽然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但很多农村地区并没有加大对农业产业品牌的建设力度,尤其是在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凸显本地区的农业产业特色,也没有建立区域农业产业品牌,这导致在进行农业产业建设的过程中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4]。

由于缺少品牌效应,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很难达到统一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不利于发挥区域规模品牌的效应,制约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阻碍整体发展目标的达成。由此可知,造成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品牌效应的根本原因是很多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善于利用科学有效的宣传方式进行农业品牌的宣传。

在品牌效应构建过程中,不能根据市场实际背景和发展需求构建科学化的广告模式,进而导致整体发展过程中品牌效应无法达到既定目标。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下,缺乏足够品牌效应是影响农业产业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

1.5 缺乏先进的农业基础设施

当前,在社会发展和农业科学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性的设施设备逐渐完善,有效促进了农业发展效果的提升。全面分析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可知,部分地区未能充分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工作模式,影响了农业发展。

农业基础生产设备相对落后影响生产效率,导致农业生产及具体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多方灾害的影响。虽然部分地区已经使用较先进的农业基础设施,但很多农业基础设施不适合当前农业生产工作。造成农业基础设施无法达到既定目标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较强的资金支持,大型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普遍价格较高。

除此之外,在农业设施工作过程中,由于地域特点和土地的基本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单一化的农业生产设备无法适用于所有土地。因此,综合当前农业基础发展情况,缺乏先进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是比较常见且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2.1 提高对农业产业特色的重视程度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想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将规模化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融入其中,加大对本地区农业产业特色项目的开发力度,尤其要突出本地区农业产业区域特色,提升本地区农业产业的影响力,真正实现本地区农业产业的长效化发展[5]。

在对本地区农业资源进行运用和整合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区域特色农业产业资源,合理运用特色元素,构建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案,有效提升本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确保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挖掘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以及地域特色,使本地区农业产品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征及优势,为推动本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2.2 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推动力度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想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是重要措施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深,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竞争必不可少。

在培育农业发展新业态的过程中,必须构建具有较强现代化特征的农业产业体系,充分利用农业产业融合和聚集效应,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构建全产业链模式,使产业链能够覆盖农业生产到销售的每个环节,从而实现农业的真正繁荣。

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有效延伸农村地区现有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链每个环节所具有的附加值,从而为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加大科技创新的融合力度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想真正将农业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一方面要找到探索的新方向,另一方面要积极进行创新。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社会各领域及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高新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方式。要想真正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建设,科学技术的支持和融入必不可少。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想实现农业产业更好的发展,需要充分突出科学技术的优势,在技术创新的引领下构建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6]。

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合理应用科学技术,有效提升农业产业生产过程中的现代化水平。同时,要提高农业产业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提升农业产业的运行效率及生产质量,促使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真正体现高效率及高品质的特点[7]。

从农业产业发展过程来看,要将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指导理念结合在一起,加强对科技创新具体方法及意义的重视程度,使得科学技术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及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发展的各环节要合理、有效地引入科学技术,要想真正实现农业产业的发展,金融行业的支持必不可少,要将农业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将农业产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进行融合,从而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效率[8-9]。

2.4 做好农业产业品牌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品牌文化是一个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软实力,要想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深入探索农业产业的品牌化建设,使农业产业的软实力真正得以有效提升和强化。要想有效提升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就要不断增强农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区分度,在确保市场实际需求能够被充分满足的前提下,凸显农业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在充分融合品牌效益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品牌,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作用,有效落实农业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在促进农业产业品牌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精准定位,为农业产业构建丰富的品牌文化及扎实的品牌内涵,在充分考虑本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包装的设计[10]。

在落实农业产业市场营销相关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切实加大理念创新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将相应的营销措施落到实处,加大品牌的传播力度,有效强化品牌力量。要想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就要确保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产品竞争力及品牌效应都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有效提高农业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5 加强先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保障农业基础设施的科学辅助作用,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全面加强先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保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策略,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备构建效果[11]。

通过多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和探究,既要保障科学技术设备的建设效果,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和完善相关机械设备,加强农业机械设备应用优势的宣传和推广,促进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发展目标。首先,要结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析,加强资金的投入,从而保证先进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实现强化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目标。其次,为了充分保障农业基础设施构建与实际生产和发展目标相一致,在具体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传统农业机械设备进行不断更新和改造,这样既可以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也可以降低设备的投入成本,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此外,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域特点进行全面探究,保证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农业生产相一致。例如,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地势较低的地区,在应用先进农业设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低洼地区的地域特点,保障农业设施设备可以充分应用,从而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全面强化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分析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和农业产业发展困境问题,加强先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条件和发展条件。

3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想使农业产业的发展体现现代化的特征,就要充分考虑现代化社会给农业产业发展提出的全新要求,应对现有农业产业体系进行优化,使其能够体现现代化特征。对本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及发展优势进行充分、全面地挖掘,并以此为切入点有效规划本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增产,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战略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