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优势驱动乡村艺术文化振兴

2021-12-15 08:42徐家鹏吕孟彦
山西农经 2021年2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区域特色

□徐家鹏,吕孟彦

(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1 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

1.1 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要求

中央多次在关于现阶段和未来乡村发展会议上提到在现阶段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性成果的同时,要巩固前一阶段取得的成绩和拓展下一阶段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1],以此来提升中国广大乡村的新面貌,符合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规划。在如今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我国众多的乡村选择了短期经济效益的追求,而忽略了自身条件的挖掘以及自身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定位不准,随意拆毁乡村古老建筑,没有很好进行自我文化的延续。

目前乡村所面临的建设主要体现在经济与文化建设的矛盾点上。一方面经济需要建设,并非短期的经济需求,而是需要响应政府的号召,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有特色的、经济与文化并重的发展道路,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2]。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地区乡村文明的演变是这一城市历史脉络的缩影,从乡村中能寻找出所留下的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能追溯许多人文历史印记。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乡村区域的优势来实现乡村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一文化进行经济建设;另一方面给予广大乡村群众学习文化的机会,可实现乡村文化延续和乡村文化建设[3]。

1.2 目前乡村文化振兴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众多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依旧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大致可分为3 个方面。

第一,许多非遗虽然处在乡村之中,但由于非遗传承问题并不被现阶段推为主流,所以许多非遗文化出现传承危机,乡村文化的建设浮于表面化,非遗传承人年龄较大,对于新事物、新知识适应的能力较慢,造成乡村村民自发建设区域乡村文化基本不可能实现,这就需要专业的艺术开发与当地区域文化进行结合,让非遗等乡村文化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流派,让乡村文化也形成自己的“圈”,进行新的发展模式,而不是几十年只发生了微乎其微的变化。政府每年花费大量扶持资金来推行乡村文化振兴,例如乡村艺术节、电影下乡、乡村大舞台建设等。但在此基础上需要继续探索和开发区域文化才能获得较好的乡村文化建设效果。实现区域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从以往失败的道路中及时转换发展模式,与时代主流相互融合发展。

第二,乡村文化振兴的方式生搬硬套,虽然大多数乡村也陆续地提出了通过各种方法来振兴乡村文化,仅有一小部分乡村抓住了区域的特色,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区域文化,既丰富了乡村生活又成功拥有了乡村特色产业。但绝大部分乡村并没有很好地定位自己,一味地去模仿其他乡村的特色,甚至破坏了当地传统的特色文化,乱拆乱建,造成了资源的毁坏。

第三,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有特定的人才进行前期开发指引才能因地制宜地来发掘地方文化、创新地方文化、传播地方文化。要拥有专业规划团队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两者缺一不可,目前政府对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投入力度是非常可观的,能够让乡村实现自我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引进相应的艺术文化等人才来做切实可行的规划,以此来带动整体资源的整合与发展,引进艺术文化人才通过艺术的手法来发展乡村文化,带动乡村发展[4]。

2 用艺术给予乡村文化生机

有许多的著名学者批评指出,当前中国乡村遗产中有许多都被无知地破坏,每个乡村的特色古文化都被新的建筑所取代,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未能将自己的文化认识清楚。本身所拥有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都没有运用起来,而是随大流地来打造所谓的属于新时代的产物,造成了竞相模仿,改造旧场地,翻新新场地。本就拥有乡土气息的绿水青山,却被打造成第二个城市化社区[5],缺乏自己独特的风格,导致没有历史考究可言,也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在2020 年秋季,广西就利用区域优势,与高校艺术人才合作进行了“稻田文化艺术节”的项目,利用这个优势,打造出了秋收后的区域特色。当地拥有稻田资源,同时秋收后的稻草则成为了废弃物,当地就运用这个契机来打造此次文旅项目,将区域所拥有的与人才创造力相结合,来策划乡村文化的振兴。本属于废弃物的稻草,燃烧后会造成大气污染,保留在田地中影响耕种,这时候变废为宝,变区域为优势,进行艺术化加工。众多高校师生打造出了众多的稻田文化艺术品,不仅如此,众多高校教授也以此为景,进行了油画、服装、版画的创作,给当地吸引了一大批观澜游客,提供了众多的艺术文化附属性产业。运用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文化建设,给予了文化新的生机[6]。

3 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乡村文化

3.1 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精神动力

每个区域都有着属于地方的不同特色、文化与传统习俗。各地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当地人民的智慧,是世世代代的人们在生产生活劳动中所总结出来的,是情感与乡土人情精神面貌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区域文化特色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记载着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与创作,这也与当前所大力发展的振兴乡村文化有着很大的契合之处,区域特色的文化更能被当地群众所接受,更能走进当地群众意识的最深处,使得当地群众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与吸收,从而更能调动乡村群众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乡村文化、乡村经济的振兴更加有利好的局面。

3.2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想实现乡村文化建设,就不能够避开经济而不谈。但现如今经济建设并不是唯一的建设目的,在建设的同时需要将经济融入文化之中,以文化带动经济。文化产业与经济产业相结合,保证文化与经济的均衡,既需要有经济效益也需要有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区域性、时间性、领域性等优势能够给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不可估量的潜力,能很好地推动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化、链条化的发展。在建设、发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探寻出更多的发展资源,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播开来,使群众更多接触文化熏陶与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乡村文化经济建设提供了众多新道路。

3.3 将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动化

合理运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创新化发展,将前人所形成的文明成果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关联进行延续,来构成理性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和谐。例如刺绣作品图案传达了勤俭节约、相互帮助、兄友弟恭等优良社会价值观。对于自然界的崇拜,也是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体现的画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扬优良的区域文化能够极大推动乡村优良公德意识,同时也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新时代社会价值观有一个很好的互动效果,产生联动的效益。古人尚知礼仪,通过传承也能让后代子孙以此为榜样,拥有礼义廉耻的明辨能力,更加强礼仪与文化建设学习,弘扬中华各民族优良传统。

4 运用区域乡村艺术文化实现乡村振兴案例

乡村依靠艺术文化振兴的案例有许多,以日本的一个乡村为例,在一定程度上该乡村在乡村艺术文化振兴上有着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在日本的长野就利用艺术文化实现了经济与文化双重的效益。长野县本是日本浮世绘名家小布施町的居所,所以收纳了许多小布施町晚年的大作,当地乡村就将小布施町的作品收集保护,建造了一座艺术馆,将作品的创作和背后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记录,打造出属于本地的文化特色,每年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建造艺术馆也只属于区域艺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当地的村民经过艺术文化熏陶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从而进行文化学习和打造文化产业,使得长野县成功实现了以艺术文化带动产业,以艺术文化带动思想文化,实现了区域的振兴与发展。

5 结束语

现阶段艺术文化兴起能够带领区域的兴盛,运用乡村艺术文化来振兴乡村不仅是解决乡村与城镇经济发展不平衡,更主要的是针对文化的培养,从而带动产业的长久性发展。给目前乡村制作一副蓝图与规划,采取不同形式、不同手段来均衡发展乡村,打破现有乡村所出现的窘迫局面,在看到乡村之中青山绿水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每一片不同的乡村风情、乡村艺术文化,让每一位走出去的乡村人能够有一份特有的乡愁。无论从淳朴的民风、人民群众的工艺传承、还是产业化背后的故事,都能掌握着自己的特色,走出一条文化自信,铸造出一幅美丽乡村、和谐乡村、文化乡村、艺术乡村的时代巨制。乡村通过艺术文化兴产业、产业生链条、链条生经济,形成环环相扣的可持续的循环链,不仅能让当代人受益,而且还能让后代感受乡村文化,感受不一样的乡愁。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区域特色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与文化遗产相遇
分割区域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Tough Nut to Crack
区域发展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