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护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有效性探讨

2021-12-15 14:09毛晓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50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教学法临床

毛晓莉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健康理念的不断形成,对我国护理质量和人员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护理人员的专业综合能力素质。高校护理专业是培养护理人员的主要阵地,护理教学质量直接决定护理人员素质,进而决定了护理质量。为满足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优秀的护理毕业生,必须不断提高高校护理专业教学质量以及水平。深入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中国高校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    键   词]  高校护理教学;情境教学法;优势;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044-02

临床护理学相关课程是我国现代高校护理学专业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拥有较强应用性与实践性,是护理学专业学生走向临床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利用校内实践资源和场所,借助情境教学法实施教学,有助于校内教学与临床实际接轨,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升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护理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

一、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一)激发护生学习兴趣

在护理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护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临床护理工作情境,使抽象的护理知识讲授过程具体化、形象化,吸引全体护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充分激发护理学习热情。

传统的护理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先讲解护理操作步骤,再到护理实训室分组进行护理操作过程示范[1],按照要求全体护生分组进行练习,护生的护理学习操作过程往往是不连贯的。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除把各种相应的临床护理操作过程讲解清楚、示范讲解到位外,还依据病人的真实情况精心设计护理病例,充分发挥了全体护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分获得了以往护理实践课上学不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了学习自信心,从而大大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2]。

(二)提高护生综合能力

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护生不断提高与医师、护士、病人之间互动沟通时的语言表达能力,主动发现、解决各种临床医疗问题的综合应激处理应用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将各种教育理论活动与教学实践活动有机紧密结合,使护生尽早接触临床,培养学生的护理责任心和爱心,锻炼与各种临床医疗人员之间沟通时的语言技巧[3]。

(三)培养护生团队精神

传统式的课堂教学只要求教师能够教授实训具体操作,面对新医科的高校素质教育和社会实际需求,如今还需要注重护生整体团队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护理专业的学习效率,锻炼护生课堂写作能力。

(四)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

情境教学法有效解决了在高校护理专业教学中缺乏场景真实性的问题,使护理学生置身于临床真实工作场景。通过与“病人”接触,护理学生初步积累了护患间的沟通交流经验,并对护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以及操作流程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丰富了临床理论知识,增强了应用综合能力[4]。

二、高校护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一)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角色扮演法的步骤

(1)课程预备阶段:①分组设计。将班级学生分成5~6个组,每组约8人,让学生推举出一个组长,由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参加案例研讨,并设计角色所扮演的剧本。②布置任务:由老师按照课程内容调整课堂教学安排,在教学前夕,将重要问题加以系统设计,让学生对老师所指出的問题重点预习。要求学生针对本课程的不同病例进行重点把握、编排符合护理实际的剧本并进行角色扮演。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医患角色都将由学生扮演,让他们自行编导、演绎[5]。

(2)实施阶段:①理论课程教学:对学生布置针对性的预习方案,教师将课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难点加以分析和讲解。②分组演练:小组按照顺序,依次演示不同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护理的步骤、要点,将所学知识通过情境演绎的方式展现出来。

(3)评价阶段:在小组演示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引导性反馈及心得分享,让学生彼此交流感受,对演示效果、知识渗透度进行互评。教师结合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并鼓励学生做到更好。

2.角色扮演法的优势

(1)综合运用学生角色扮演表现情境的教学方法可以检验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进行角色扮演中,理论知识自然会充分融入角色情境中,抽象复杂的实验知识点也得到了更加灵活的运用表现。学生通过不同的角色情境教学反复练习并熟练掌握,进而自发地、充分地挖掘自身真实存在的潜能,克服对抽象复杂知识的胆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6]。

(2)运用角色扮演情境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我们过往的互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互动课堂自主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方式十分被动。老师俨然是整个互动教学课堂的活动主体,而学生只是互动课堂中的参与者。在角色扮演中,学生成了互动课堂教学的活动主体,角色扮演这个形式促进更多学生对自我、对他人以及其在社会中的价值观和定位的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自发参与课堂探究,自主学习查阅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教学理论知识。这种“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互动知识教学形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3G模拟人仿真情境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过程,在校期间采用3G模拟人仿真课堂进行护理临床教学,可根据实际需求設置一些逼真的场景,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设置真实的旁白与对话,让护生在模拟人上进行护理操作,既可以减轻护生面对真实临床场景的心理负担,极大地提高护生的学习乐趣;又可以增强护生动手能力,提升护生临床护理思维综合能力。

主要的教学方案及操作步骤简述内容如下:

提前两周宣布,让学生提前思考准备。每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到3G模拟人仿真教学中。

(1)学生分组。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如班级每个学生的心理性格、个人综合护理能力、护理思维能力等把学生分成4~5人/组的模拟小组,每一个模拟小组选取一人担任组长,负责小组人员调配分工及过程记录。

(2)课前教学准备工作。教师依据课程教学需要,设计编写出1个具备科学代表性的护理临床案例,设计仿真情境、旁白、病人诊治过程、对话。提前两周把病例告知护理模拟小组。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角色分配,包括医生、护士、家属和病人等。学生深入了解病例主要护理内容、情境场景设置,提出护理问题,设计临床常见护理操作,以便进行仿真模拟实践教学解决临床护理问题。

(3)加强教学任务实施。在模拟教学课堂上要仿照真实临床工作中的环境,进行各种情境的模拟角色演练。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基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语言表达技巧及临场应变能力等来完成各个模拟教学任务。

(4)专题讨论。模拟结束后,在任课教师精心引导下,展开讨论和专题辩论,指出优缺点,参与模拟的小组成员可以讲述自身对不同角色的感受,教师及时予以详细分析解答。

(5)教学总结。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针对3G仿真人情境模拟教学进行总结、归纳、提炼,指出一些改进的方法、措施,达到改善教学活动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三、情境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在曾金莲[6]的研究中,对儿科护理学课程采用情境教学法,使护生通过情境教学,体会患儿的痛苦与家属的不安,使护生充分体会护士职业具备的角色内涵,懂得在以后实际护理工作中如何关爱病人,做一个有温度的护士。

在王铁超等[7]的研究中,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护生积极性,通过多种方式的情境创设,使妇产科护理教学更新颖、多样,降低了教学难度,使学生能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是教师主动整合所有教学内容,通过自动创建一个模拟护理情境,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将整个事件从最初发生开始直至最终发展的过程呈现出来,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护理专业技术基本知识,是一个好的体验式护理教学解决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卓莉俊.高校护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9(7):44.

[2]李玉红,刘金婵,钟起,等.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9,36(4):348-351.

[3]农晓芳.情境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东方药膳,2021(5):217.

[4]封慧娴.类比思维情境教学法在临床用药护理实习生教学培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1, 18(8):105-108.

[5]夏焕君,杨紫棋,毕春华.情境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的教学效果[J].济宁医学院学报,2021,44(2):145-148.

[6]曾金莲.情境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5):106-110.

[7]王铁超,刘丹.浅谈情境式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7,16(12):55-58.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教学法临床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