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毕业生择业问题引导与处理

2021-12-16 11:56郑筱甜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6期
关键词:公务员权重辅导员

文/郑筱甜

据统计,2020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作为2020届的本科毕业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们没有进行线下实习,无法参加线下招聘会,民办高校本科生网投的简历石沉大海,学生找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伴随的是恐慌、焦虑、害怕、失眠、抑郁等情绪,出现极度的心理失衡状态,一方面是毕业压力带来的情绪不稳定,另一方面是身体内在机能变化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择业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正确择业与就业[1]。

一、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学生W(化名),女,中共预备党员,籍贯为广东省某地级市,广州工商学院财会类专业学生,2020年毕业生。该生综合素质良好,成绩中等偏上,在校期间担任班干部,是教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榜样,为人踏实诚恳,但性格内敛不擅表达,缺乏自信。一方面,该生毕业后想留在广州市工作,另一方面想回家乡考取公务员,但目前该生对公务员考试并没有足够的把握。

正值毕业之际,该生由于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在家休养三个月,直到九月份好转后开始投简历找工作,因错过毕业招聘黄金时期加上她性格内向、不够自信,所以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该生逐渐感到迷茫和无助,开始不断自我怀疑和否定,陷入自我厌弃和与无所适从的状态,不知道何去何从,从而寻求教师的帮助。笔者听后意识到问题紧迫,须及时处理[2]。

(二)问题关键点

面对该同学的困惑,作为其辅导员,笔者非常希望尽快帮助该同学解决眼前的困惑和困难。笔者通过与该同学的交谈后分析发现,该生在就业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就业有错误的认识,过于理想主义。在学校时,W同学一直热衷参加社团活动,但存在对工作的理解与认识不够的问题,在实际找工作过程中,当意向单位给出较低的待遇时会让她产生一种“被低看”的错觉,没有正确认识到自身所学的财会类专业是一个需要经验积累的行业;在校期间缺乏工作实习机会,毕业后想找一份薪资企业各方面都满意的工作,没有清晰明确的就业目标。

2.不能在不同的就业方向中分析出各自的优劣势,并与自身进行匹配,给予个人正确的评价、判断,从而做出合理的选择。W同学既想考公务员又想去企业上班,从本质来说这两条路要做的准备共性较小,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她自身的准备来说,很显然没有足够的能力让她兼顾这两种选择,但是她又无法做出选择,自己到底要走哪条路。

3.对自身定位较模糊,缺乏明确的就业方向,从而产生矛盾,纠结是遵循内心等待着满意公司的offer,还是降低求职标准,先就业再择业。

二、处理办法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采取的解决方案既要能缓解学生焦虑情绪,又要帮助该生作出就业抉择。在本案中,笔者通过了解班级同学和分析本校4502名毕业学生发现,他们的平均薪资水平为3695元/月,所采用的解决思路是制作生涯平衡单。所谓的生涯平衡单,是将所有的生涯选择与条件以量化方式呈现,计算结果,从而做出较佳选择的一种决定方式。具体步骤是先让W同学对个人就业方向选择作出客观的评价,列出个人就业的测量评价指标,并根据各指标对学生重要程度进行“重要性权重”赋分,得出各方案的分值,通过对比各方案得分值客观选择较好的方案来协助学生进行职业决策。

(一)实施办法

根据以上思路采取两种方法:第一是开展班级就业促进分享会,让班级已就业的同学分享个人就业情况;第二是对W同学将要面临的选择以量化统计的方式进行测算,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择业影响因素、不同方向的风险值、个人压力,重要性权重系数分别为4分、3分、3分。通过学生个人描述来看,影响择业的因素中主要有以下五项因素:薪酬待遇、专业匹配度、地理位置、职位稳定性、发展空间。

首先,分别对择业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权重比例赋值(即在就业选择的五大因素中各项指标所占比例),W同学认为薪酬待的权重系数为3分,地理位置3分,专业匹配度2分,职位稳定性1分,发展空间1分;其次,通过对不同就业方向选择风险值进行赋值,对考公务员和企业就业的成功概率和风险值进行赋值,重要性权重系数各为5分;最后,对个人压力自测,考公务员的压力值和直接就业的压力进行赋值,重要性权重系数分别为6分和4分。

根据上述数据,笔者制作了W同学的理想状态的决策量表(见表1)。通过对各方案的选择进行评分,得出每个方案的分值(以满分为10分进行评分,风险值负向计分),然后将各指标分值列出,最后根据各项打分乘以各指标的重要性权重计算出总得分(见表2)。

表1 W同学的决策评分量表

表2 W同学的决策评分量结果量表

(二)指导过程

从W同学的三种就业选择中可以看出,现阶段选择企业就业中已有工作选择是最理想的。尽管在薪资待遇、职业稳定性和发展空间上不是那么满意,但从W同学个人的情况看,是目前的最优方案。

当W同学看到方案得分时,该生明显犹豫不决,对分析结果持怀疑的态度,根据理性分析所得出的方案结果,在W同学心中是第一个被排除的选择。该同学的个人理想的就业目标是选择4.38分的考公务员。究其原因,W同学潜意识尤为看重职位稳定性,因此把公务员作为第一选择,根据分析进一步掌握了解学生的心声之后,笔者将就业指导咨询与理性选择的理论相结合,阐明就业与择业的关系,通过分析目前学校整体的就业情况以及就业水平,让W同学认识到,结合她自身特点以及优劣势和目前已有选择的情况下,理应先就业再择业。经过这次就业指导,W同学半个多月后就业成功,并表示对择业与就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三、经验总结

(一)效果评估

大学毕业生是学生向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就业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职业选择,辅导员应该运用专业的职业理论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本案例中,笔者采取了量化分析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运用管理学知识帮学生找出自身现阶段的最优决策。此外,发挥朋辈领导的作用,通过线上就业论坛的形式在班级内开展就业分享促进会,引导学生主动发言,探讨就业形势,相互分享,从中吸取经验,从而帮助毕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二)经验启示

首先,大学生就业是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作为辅导员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咨询,不能用个人的主观想法来影响学生的选择,而是要客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剖析自我,培养学生理性选择的能力。其次,要以共情的角度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处境,客观看待整体的就业形势,缓解就业压力,让其学会分析自身的优劣势,扬长避短,激发学生的动力,在就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最后,辅导员要学会运用客观的测量工具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增强学生的说服力。要学会总结学生产生迷茫的重要因素,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利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猜你喜欢
公务员权重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篮球公务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层次分析法权重的计算:基于Lingo的数学模型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