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视域下国贸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探析
——以无锡市为例

2021-12-16 11:56李秀玟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6期
关键词:无锡市无锡外贸

文/李秀玟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外贸易市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也持续增加,但随着当前对外贸易的情况和形势愈加多样化,市场对就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2020年初,我国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在此次疫情中对外贸易遭受到了重大打击,对外出口订单迅速减少,各出口城市出口量骤减,尤其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为代表[1]。

无锡市作为我国苏南地区城市,是江苏省经济总量的重要拉动力之一,由于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无锡市对外贸易发展历史悠久,且外贸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对外贸易总额开始成为无锡市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一大支柱,历年来对外贸易行业也是人才就业的一大去向。以下将以无锡市为例,从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当前本科国贸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等方面,分析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应如何提高自主就业的能力,以适应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2]。

一、研究背景

据2020年国家发布的数据显示,无锡市2020年GDP总量达到12370.48亿元,为江苏省各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三。其中,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无锡是苏南民营企业最活跃的地区,也是我国民营企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无锡涌现出一大批实力强、技术先进的民营龙头企业,在最新公布的江苏省百强民营企业名单中,无锡市共有26家上榜。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以人才储备为支撑,根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外贸外资直接或间接带动超过2亿人就业,无锡市强劲的经济发展能力意味着对就业人口的巨大吸收能力。

笔者所在城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经济带,是全省经济的重要拉动力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江苏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百强名单于2020年发布,无锡市民营企业占到26家,这些制造业主要以生产纺织、钢铁、化工材料产品为主,占历年来无锡市对外贸易产品的极大比例。

近年来,无锡市形成了以金属、机械、原材料、纺织等为主的制造业和以电子、生物医疗等为主的新兴产业,此类产业不仅占无锡近年GDP的构成部分,而且在无锡市的对外出口订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据相关统计资料可知,从生产法构成角度来看,2020年无锡市国内的GDP各项构成内容如表1所示。

其中,2016年~2020年无锡市对外出口订单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2016年~2020年无锡市(境内目的地/货源地)出口总额

另外,根据2019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资料,无锡市户籍人口为502.83万人,常住居民人口达659.15万余人,同时老年人口系数达到7.50%,属于进入老龄化水平的城市。大量的外来人口以及本地人口开始老龄化,推动无锡市经济长远发展,必须有充足的就业人口和高素质的人才为基础,当地岗位需求的缺口要更多外来人口来补齐,这对广大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而言具有较为良好的就业形势。

二、供需矛盾

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9年《省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南京)、中国(无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和政策的提出,使无锡对外贸易的参与呈现出更加积极的姿态。外贸行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是对外贸行业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加。从这一角度来看,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就业时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较为乐观。然而,仍存在其他因素,使进入对外贸易的门槛提高。如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关税壁垒、国际关系等,使对外贸易行业对外贸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外贸人才具备外语沟通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国际商务谈判、掌握国际贸易条例法规,独立完成报关、国际结算、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有实践经验的要求。

但从当前我国本科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和实际情况来看,大多高校在本科期间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倾向于理论基础教育,而且学生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同时国际贸易实训课程所占比例较小,学生对国际贸易行业的认识不够深刻,实践能力不足。除此之外,受高校地域与学校资源差异的影响,学生素养也出现两极分化,这些因素都使国贸专业学生毕业时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三、建议与对策

(一)学校

第一,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无锡市地区经济发展情况,配合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制定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学生培养计划,使学生的教育更加适应和符合无锡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调整教学模式。合理调整国际贸易课程的模式,增加学生的国际贸易实操环节的课程,做到理论课程与实训相结合,通过学以致用的形式使学生能够以更融会贯通的形式将理论基础运用于实践,抓牢理论基础,提高实践能力。第三,整合利用当地资源。加强与无锡当地对外贸易行业的企业和单位之间的合作,协调共同搭建实训平台,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国际物流公司、海关等地参加与外贸相关的见习实习活动,搭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认知能力。第四,加强就业指导。国际贸易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更好地就业,就需要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和能力提升,学校通过聘请具有对外贸易行业工作经验和背景的教师,尽早正确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本校教师也协同努力,有针对地为就业工作进行技能提升。

(二)学生

1.提高职业能力。考取各类语言等级证书和技能证书,积极参加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各项竞赛活动,累积参加外贸易项目的经验,并利用寒暑假期赴各类对外贸易行业企业单位进行实习,为今后就业和经验丰富做准备。

2.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参加学校及校外企业组织的各种实习实训课程,为就业做准备,尽早做好职业规划,避免毕业后能力与用人单位招聘脱节错位。

(三)用人单位

1.无锡市各大外贸行业的公司和单位应该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与高校共同搭建学生实践平台,并安排专人负责和指导,为自己单位培养更多的储备资源,培养出更加符合自身选拔要求的人才。

2.制订既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又能激励国贸专业学生从事外贸行业的用人机制和培养方案,使机制能够吸收更多有才能的、具备高素质的国贸专业学生主动就业。

四、结语

制订正确的培养方案,才能达到合理就业、稳定就业的目的,国贸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多方共建。国贸专业学生就业要适应无锡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学生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态度,还需要高校制定以无锡市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培养方案,同时也离不开社会用人单位的参与,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使得国贸专业学生得到合理的培养,才能避免培养出的学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错位,才能更好地提高对外贸易行业的就业能力。

猜你喜欢
无锡市无锡外贸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无锡市刚柔并济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无锡公交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无锡市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