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风景也动人

2021-12-18 12:47王一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藕粉莲心桂圆

王一

“卖藕粉呦……”,这响亮又婉转的叫卖声掀开了家乡独有的动人风景。

大大的熬锅支起,锅盖微微欠开,一团团白雾便裹挟着甜糯的香气迫不及待地溢出锅外,在整条巷子中飘荡。锅里装着羹状的藕粉,夏日里是莲心百合藕粉羹,而冬日里则是红枣桂圆藕粉羹。

卖藕粉的是一位面色红润、须发花白的老汉。只见他叮叮当当地从竹篓中捞出一打白瓷碗,用滚烫的热水浇一遍那极好的釉面,瓷碗便折射出亮晶晶的光。

“爷爷,来一碗藕粉,”我笑道,从小喝着他家藕粉长大的我,与老汉早已熟络,“多加点儿糖。”老汉从不吝啬,舀起一大勺藕粉,满满的都是桂圆混着红艳的枣儿。他的手法利落,碗沿上干干净净,眨眼工夫又加了一勺绵白糖。雪白的糖像是山峰上的积雪,快速消融在软糯的藕粉羹中。

我用小勺将藕粉羹平滑的表面刮起一丝褶皱,再美美地品尝一口,软糯爽滑的藕粉由口入喉,唇齿间弥漫着香甜的气息,莲心微微苦涩的味道慢慢融开,为藕粉平添了别样的滋味。

这几年,藕粉摊子周围的风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本充满了烟火气的小巷外面,矗立起一栋栋高大的玻璃面大厦,里面入驻了一些“远道而来”的国际餐饮连锁店,餐厅的灯光或炫目诱人,或优雅昏暗,别具韵味。城市中央的湖边开了一家家咖啡馆,坐在里面,你可以一边闻着咖啡的香气,一边欣赏开阔的湖面在太阳的照射下银光闪烁。

然而,这些时髦的风景在我心里却远远比不上冬日暖阳下的藕粉小摊。我的心被这一口甜润的滋味熨得温热,那些坚守着传统手艺的人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为繁华都市守住了一道动人的风景。

卖藕粉的老汉说,他已经卖了30多年的藕粉,手艺是一辈辈传下来的。藕粉温润养胃,夏天加上莲心、百合能清热祛暑,冬天加上桂圆、红枣能抵御风寒。小小的一碗藕粉,充满了中国人对食疗养生的探究,延续了先人独具一格的技艺,传承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民间文化。

如今,像老汉一样的传统匠人们依旧在用赤诚的匠心、精湛的手艺,为城市中的人们带来熟悉的味道和温暖的慰藉——这正是我们身边无比动人的风景。这样的风景陪伴我们度过日日夜夜、风风雨雨,以最平常的方式坚守在我们身旁。

[评  改]

开篇情景导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同时亦巧妙点出“动人风景”四字,与题目呼应。

将白糖比喻成山峰上的积雪,非常新奇,同时写出了藕粉不仅好吃,而且好看的特点。

细节描写,嗅觉与味觉结合,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藕粉的美味,引人垂涎。

文中扣题,将外来的“风景”与心中的“风景”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揭示藕粉匠人的坚守,虽只是一碗藕粉,却依旧是“我”心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文末升华,进一步挖掘了藕粉背后的文化内涵,使全文洋溢着一种人文关怀的美感。

【总  评】  幽深街巷,传来一声声叫卖,夏日里卖的是莲心百合藕粉羹,而冬日里卖的则是红枣桂圆藕粉羹。一碗碗香甜的藕粉,不仅熨帖肠胃,更抚慰人心。文章立意不俗,不仅將“风景”诠释为身边的美味,并且对藕粉背后的文化意蕴——食疗文化进行了揭示,使文章洋溢着文化之美。细腻、柔和的语言则是文章的另一个亮点,对藕粉的描写结合了视觉、嗅觉和味觉的角度,将藕粉的色与味展现得淋漓尽致,惹人垂涎。此外,文章还运用了记叙、抒情和描写等表达方式,内容充实丰富,充满了温情。最后是完整、精巧的结构,文章开篇情景导入,文中亦有扣题,在对比中呼应主旨,而在结尾时则结合藕粉的文化意蕴升华主旨,在谋篇布局上可谓是层层递进、精妙无比。

(讲评教师   康虞佳)

猜你喜欢
藕粉莲心桂圆
藕粉
藕粉健脾又养胃
莲心宝宝有话说
莲心宝宝有话说
莲心宝宝有话说
桂圆和苔藓
难吃与不能吃
念念不忘藕粉圆
不按套路出牌
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