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2021-12-18 12:47张弦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作文题信仰初心

张弦

【中考热点作家·美文抢鲜看】

只为那纯真的信仰

●米丽宏

小时候,特喜欢《红星歌》:“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我们哼着唱着,觉得自己好威武、好神气。但“党”是谁?为什么党会发光?这个遥远而模糊的问题,真让人想不透。

上学后,从村人那儿得知我们李老师是党员。党员嘛,就是党的人。这一下,“党”的形象明朗了些。

李老师被村里人称为“党员秀才”。不论谁家,写对联啊、红白喜事记账啊,人们张口就是:“快去请党员秀才来。”而在学校,李老师负责着整个小学的日常运转。除了上课,他还管伙食,点柴焰,烧开水,为学生熥干粮,整天乐呵呵的,从不嫌烦。有一次,他弄来一根枣木杠,一有空,就用砂纸打磨,磨得光溜溜的。当我们猜测他是不是在做一支擀面杖时,枣木杠已架在了校园两棵树的丫杈间,原来是给我们练单杠的。那时,教室四面透风,门窗摇摇晃晃,冬天风一吹,我们个个被冻得瑟瑟发抖。每年,都是李老师从家里带来化肥袋子,踩着梯子,糊了顶棚,堵了窟窿,又给窗上钉了塑料布。

从他那儿,我们知道,党,是温暖的,叫人敬服的。

后来,看露天电影,看到电影中的人说起“党”,是那么庄重而肃穆。于是,内心深处,对党,又悄悄生起一种仰望星辰般的神圣感。

随着年龄增长,对党的认识也在深入。从课文《刘胡兰》,读到了党员的坚贞不屈;从《老山界》,学到党员的乐观主义精神;从《七根火柴》,见识了党员的无限忠诚……

初中时,学《飞夺泸定桥》一文,老师为我们穿插了一个题外话——刘志丹的故事。他讲,刘志丹长得秀气俊朗,却叱咤陕甘,令敌人闻风丧胆。他每到一个村庄,都要先摸排村里情况。比如,人家多少户,房子多少间,锅灶多少口,大炕多少铺……信口拈来,如数家珍。有人不信,暗暗去数,结果一毫不差。老师说,看看,这些革命家,可不是只靠猛冲莽撞,他们是靠智慧打天下。

原來,党,就是这样一群人——以血肉之躯走在前面引领人民追求幸福,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一半送给百姓,把一个坚定的信仰种植在人心里,并帮他在革命中百炼成钢。

多年后,我也成了一名共产党员。记得有人问我:“三十了还入党,你想图啥?”我摇摇头,我并没有抱持什么实惠的目的。我只是尊敬那些有信仰的人,也想树立一个信仰。

一个人有了信仰,才会内心安宁,充满正义,邪气不侵。而这样的人,散发的总是正能量。正能量,有着阳光的质地。

前不久,我读过一本名曰《向中国共产党学习》的书,解开了我的几个疑惑。比如,我曾弄不清楚:那些早期的党员,并不是穷人,他们有的衣食无忧,有的是海归的高知,有的身居高位,到底是什么促使他们心甘情愿抛弃一切干革命?

而中国近代史上政党林立,北洋军阀、封建复辟、辛亥革命、国民党,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什么最终走到历史舞台中央的却是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资产的共产党?

答案,是两个字:信仰。

是的,是坚定的信仰,支撑着一个政党,在危机中寻得机会,在逆境中扭转乾坤。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前有堵截,后有尾追,空中有轰炸,他们靠着信仰,靠着坚忍不拔的意志、愈挫愈勇的耐力、绝处逢生的谋略,一步步走出险境,最终获得无限美好的江山。

我们个人,如果拥有这样的信仰,定能为人生注入积极的力量。那种内在支撑,会帮我们寻到人生的真义。

【赏   析】  单单是这篇美文的题目,就让我的眼窝倏然一热。“只为那纯真的信仰”,这是一句多么真诚的回答!它发自肺腑,掷地有声。

作家米丽宏“现身说法”,她以时间为序,回首往事。曾经的少年,一直迷惑:“‘党’是谁?为什么党会发光?”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她对党的认识层层深入,逐渐从模糊走向了清晰。尤其是当她成了一名共产党员,那份长久的对党的热爱、对信仰的尊崇终于喷薄而出。

党是谁?

“党,就是这样一群人——以血肉之躯走在前面引领人民追求幸福,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一半送给百姓,把一个坚定的信仰种植在人心里,并帮他在革命中百炼成钢。”

党为什么会发光?

“一个人有了信仰,才会内心安宁,充满正义,邪气不侵。而这样的人,散发的总是正能量。正能量,有着阳光的质地。”

作家以个人的成长阶段为经,以形象生动的红色故事为纬,纵横交织,自问自答,最终解开了少年时期的“疑惑”。

但行文至此,作家并未住笔,继续采用问答的方式,深挖“信仰”的价值,进一步阐释“信仰”的普世意义。

“到底是什么促使他们心甘情愿抛弃一切干革命?”“为什么最终走到历史舞台中央的却是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资产的共产党?”

答案,就是两个字:信仰。

这简单的两个字,是压倒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人生有信仰,便有内在的精神支撑;人生有信仰,便能实现美好的梦想。

【中考链接】

1.2017年江西作文题:向         学习

2.2018年广西百色作文题:《华严经》里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最初的理想,执着追求,人生才得善始善终。初心,就是自己最初的本性,是仁心、爱心、孝心、忠心;是信心、雄心、痴心;是悲悯之心、感恩之心;也是人生中始终如一的信念、梦想、目标等。漫漫人生路,坎坷泥泞多,纷繁诱惑多,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应当不忘初心,不因为别人的风向而改变自己。你的初心是什么?是否动摇或改变自己的初心?是否还在守望自己的初心?

请以“守望初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3.2018年四川内江作文题:我心中的英雄

4.2020年甘肃青海作文题:英雄

【满分佳作】

英雄碑

浙江省平湖市东湖中学  冯煜雯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没错,如今还有许多地方战火纷飞,那些触目惊心的记录着实令人心痛。每每看到这样的报道,我总会庆幸自己生在中国,生在这样一个安全的国家。

但是,我错了,我完全没有意识到——此时的中国并非完全安定,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2020年6月,在祖国的西部边境,一场外军蓄意制造的冲突悄然袭来。黑压压的人影在日暮时分,从山后头冒出来,陆续挤满河滩,险恶的战斗气息突然逼近。

在一片喧嚣声里,在无限制扩大的凶犷的压迫感里,解放军阿里军分区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握紧拳头,率先迈出步子,单枪匹马,展开双臂,立在冰水中,挺在了敌人面前,如中流砥柱挡在了最前方,用生命捍卫着祖国领土和国家尊严。

在数十倍的敌军面前,纵然寡不敌众,但五位战士仍奋不顾身,用石块和棍棒击退了对方一个连,气魄逼人。随后,增援部队及时赶到,外军被迫撤离。然而,我们永远失去了四位可爱的战士: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更加触动人心的是,陈祥榕是00后,牺牲的时候,他才19岁。生前,他曾在日记里动情地写下八个字: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英雄无畏,只因责任在前,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他们的脚下就是最前线!他们的身后就是最中国!宁可向前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

抬起头,我的胸腔里似乎堵着什么,压抑得喘不过气来。鲜红的画面不住地从我眼前滚过,那气壮山河的呐喊、矗然屹立的“界碑”,一次次地撼动着我的内心。

边防将士在危难时刻,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心中热爱,毅然决然地扛起了肩头重任;他们把战斗力量齐聚一处,融为搏风击浪的最硬拳头,铸为护卫人民的坚硬盾牌,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扛起了那面鲜红的旗帜,立起了那块不容侵犯的肃穆界碑!

倏然之间,我猛然意识到了什么叫做“身在福中不知福”。比起那些仍处于战乱之中的人们,我们的处境,不知道要比他们幸福多少倍!我们现在的高枕无忧,是无数驻守边防、常年无法回家的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铸起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打着“学习”的旗号肆意挥霍?还有什么理由在本該奋斗的年纪里选择安逸?

对此,我们还不该珍惜吗?还不该有所感怀吗?纵使现在的我们还年少,还扛不起“刀枪”,还无法在祖国的边防立起“界碑”,但我们可以拿起笔杆,以笔明志!可以与过去的贪图享乐划清界限,奋发向上。假以时日,待到我们羽翼丰满了,扛得起担子,也要以自己的热血,为国旗增色!

阖上眼,巍巍昆仑之上,那坚定矗立的界碑,在雪峰的衬托下,格外挺拔……

【评   语】  喷薄而出的敬佩,卷天盖地的崇敬;荡涤心灵的洗礼,催人奋进的自勉。整篇文章磅礴大气,中心凸显,重点突出。通过特定情景的引入和特殊事件的引述,再结合自己学生生活的隐射,把自己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对保家卫国的子弟兵的无限敬仰表露无遗。作者善于通过对比描写,反衬出中国的安全、人民的幸福和自己原先认识的肤浅;也善于通过环境和主要人物的心声描写,把读者带入现场,增强了冲击力。

(讲评教师   冯跃忠)

猜你喜欢
作文题信仰初心
信仰
不灭的初心(节选)
漫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