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施工图集训”教学实践改革

2021-12-18 02:32邱玲于小骞高天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课程实践

邱玲 于小骞 高天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要更多与城乡发展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相符合的人才。现阶段高校传统风景园林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内容陈旧、创新性不强、专业知识脱离行业需要等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施工图集训”教学实践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采用项目化教学,以已建成项目为切入点,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项目认识、理论讲解、上机操作、项目复盘、结课仪式五个教学环节,提升学生设计实践操作能力,促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需求对接,搭建学生与企业交流平台,增加企业人才储备。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探索,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改革和风景园林实践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景观施工图;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3-0091-04

为弥补传统风景园林教学课程存在的弊端,培养符合風景园林工程建设的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方式展开景观“施工图集训”教学,以提高高校高水平风景园林建设,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传统风景园林教学课程存在的弊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文明建设快速发展、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持续性加快,我国迫切需要加强风景园林高层次人才的培养[1]。然而,风景园林实践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难以完成风景园林事业艰巨又繁重的任务,无法满足这些领域对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在此情况下,也暴露出高校传统风景园林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

(一)传统课程注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

在园林工程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仍保留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景观施工图课程授课方式强调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授,从而压缩了学生的绘图时间和绘图量,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和要求[3]。

(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脱离行业需要

在园林工程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存在许多内容陈旧、创新性不强的问题。教学中的园林工程技术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存在与现代园林施工技术脱节的情况。除此之外,在校学生与企业接触机会少,毕业后无法直接进入企业实习和工作,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现阶段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培养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难以迅速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2]。

二、基于校企协同育人开展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的意义

目前风景园林专业工程类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方法、网络翻转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考试考核方式、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内容[4-5]。然而,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园林实践紧密结合,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6]。

校企合作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是在遵循教育原则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整合高校与企业不同资源和力量,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人才培养探索。基于校企协同育人开展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校企协同育人使项目化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便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企业的项目流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和施工图应用三者之间的关系[3],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一种多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探索[7]。对高校而言,企业的优质资源和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教学机会,弥补了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带来的弊端,对高校修正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高校长效发展的有益探索。对企业而言,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活动虽增加了自身成本与工作量,但为保证企业人才供应、树立企业形象、推动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利于实现企业长远利益[8]。因此,校企协同育人推动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对于高校、学生、企业具有积极意义,为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深圳奥雅园林设计有限公司开展了以校企协同育人为基础的“施工图集训”实践,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符合行业标准的高素质风景园林应用型人才。

三、基于校企协同育人开展“施工图集训”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目标

“施工图集训”是风景园林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由风景园林艺术学院与深圳奥雅园林设计有限公司联合授课,授课对象为风景园林专业三年级学生,此前学生已完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风景园林设计初步”“中外园林史”等专业课的学习,具备实践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课程选取已建成项目“奥雅精品示范区案例(西安)”,企业导师与学院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施工图绘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真实项目工程技术的学习,将前三学年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充分掌握施工图各类图纸的绘制方法和相应的软件操作,进而提升设计能力。

(二)课程教学组织与过程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以真实项目工程技术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与重组,体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系统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技能的应用[3]。此次开展的“施工图集训”实践,将项目化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已建成项目“奥雅精品示范区案例(西安)”为切入点。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企业导师带领学生走进落地项目,使学生对前期方案有大致的理解和把握,为后期施工图绘制提供基础。整个实践包括项目认识、理论学习、上机操作、项目复盘和结课仪式五个阶段(图1)。

每个阶段都可细分为若干部分与内容,具体如下:

1. 项目认识阶段

由于大部分学生对园林施工图了解较少,教师前期重点收集本地区园林景观设计类、施工类公司的就业情况,分析施工图岗位的未来发展前景,加强学生对施工图岗位就业情况的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3]。之后,企业导师通过视频连线与课堂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实地项目,讲解建成项目“奥雅精品示范区案例(西安)”的方案概况、设计理念和方案特色,为后续施工图绘制奠定基础。

2. 理论学习阶段

企业导师着重带领学生了解施工设计的全流程、相关名词解释以及相关国家现行标准与要求,集中分析施工图的图纸类型、绘制内容等。在讲解景观基本构造与景观用材知识时,重点介绍施工材料的选择,包括质量把控与材料搭配的问题[9]。通过视频连线项目现场的方式,企业导师带领学生实地调查,进而分小组进行方案探究总结,每组对现存的景观材料搭配不合理、景观设施尺寸不合理等问题进行总结汇报。这一阶段,教师对课程中所涉及的设施尺寸、材料做法等进行梳理,通过落地项目实测等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进行培养。企业导师带领学生学习施工图的绘制和出图标准,熟悉景观施工圖常用的比例、图幅、字体、线宽等基础知识。明确要求施工图应按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进行设计,完整地提供环境景观施工所需要的全部图纸及所应达到可供施工的设计深度。

3. 上机操作阶段

学生根据园林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图绘制,制图过程贯穿整个景观施工图图纸理论讲解过程,课程做到讲练结合。这一阶段,着重对天正软件操作方法与CAD系统绘图环境设置进行梳理,课程采用“讲练结合、重点指导”的方式,提供针对性实际案例练习,指导学生掌握各类图纸的绘制要点,培养学生自主进行施工图绘制的能力。

4. 项目复盘阶段

对各个模块和整体项目进行回顾。这一阶段主要对关键事件进行分析,从过去的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接下来的项目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此阶段,会产出一些促进团队和个人改进的实践方法,学生作为参与复盘的人员在项目管理及专业技能方面有所收获和学习。

5. 成果检验与结课仪式

实践结束后,各组学生独立完成施工总图、施工详图、植物配置图等的绘制,并完成出图任务(图2—3)。邀请企业导师与学院教师共同作为评审团,对“施工图集训”实践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评选出优秀学员并颁奖。

四、“施工图集训”教学实践改革的效果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开展“施工图集训”实践,校企双方资源整合,发挥各自优势,解决企业人才需求与学生就业需求的双重问题,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一)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切身感受景观设计全过程,重点学习景观施工图设计流程。在上机操作过程中,各小组配合默契,个人作业与小组作业均完成较佳,学生充分掌握了施工图绘制的理论、方法与操作技能。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树立了明确的目标。

(二)增加对合作企业的了解,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施工图集训”实践,加强企业参与,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公司实习机会,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需求对接。

(三)增加企业人才储备

企业参与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直观地了解高校教育现状。高校根据企业在课程实践中的反馈,有目标地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提高输出人才的素质和专业能力,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力保障,降低企业招聘成本。企业也可借助高校学术优势,提高项目的创新性和核心竞争力。

(四)提高学校风景园林教学质量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项目经验、实践技能、师资力量等优质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了解落地项目、掌握行业发展前景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可以引起学校和教师的反思,教学评价结果可以更好地指导本科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完善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实践中聘请企业导师,有利于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促进高校高水平风景园林专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沈文婷.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农家参谋,2020(08):105.

[2] 李雄. 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设置与探讨[J]. 中国园林,2009,25(01):15-18.

[3] 刘春燕. 高职院校《景观施工图绘制》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3):161-162.

[4] 彭凤. 《园林工程》教学改革探索[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3):164.

[5] 朱红霞.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8(30):256-257

[6] 谷颐,韩冰,邢世通,等. 校企合作是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J]. 绿色科技,2017,(21):194-196.

[7] 纪鹏,盛云燕,王洪义,等. 风景园林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与实现路径[J]. 现代园艺,2018(22):217.

[8] 洪艳铌. 校企合作视角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惠州学院学报,2020,40(06):116-120.

[9] 周秋萍. 探究景观设计中施工图设计的重要性[J]. 建材与装饰,2020(12):80-81.

(责任编辑:淳洁)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9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项目编号:201902244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三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风景区规划’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编号:Z1050216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基于专题‘多讲’模式的‘风景区规划’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Y1903068)。

作者简介:邱玲(1981—),女,双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基于景观认知与偏好视角的园林规划设计、康复景观设计、城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规划、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等;于小骞(1998—),女,硕士在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不同空间尺度下植被滞尘设计、景观认知与偏好等;高天(1982—),男,双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多样性定向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同空间尺度下植被滞尘设计、城乡声景设计、景观生态、景观认知与偏好等。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课程实践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教学研究
立足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校企协同育人的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植物保护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讨
软件学院编译原理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ultivation Based on a Ladder Type System
项目进阶驱动的JaVaEE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