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2021-12-19 09:15中共唐山市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资源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课题组

[摘要]河北唐山市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许多具有地方特点,又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的精神财富。以“五种精神”为代表的唐山市红色革命精神,产生于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又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具有历史传承性和实践创造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体现。深入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大力弘扬“五种精神”,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对于当前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资源;建党精神;五种精神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12-0018-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务求实效,“用好党的红色资源,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1]。燕赵大地是一块革命的土地,处于冀东沿海的唐山市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许多具有地方特点,又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的精神财富,概括起来主要有李大钊精神、“特别能战斗”精神、“穷棒子”精神、“当代愚公”精神和唐山抗震精神。深入挖掘和弘扬“五种精神”,发挥其教育引导和精神动员作用,对于感悟红色精神的思想伟力、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深入挖掘以“五种精神”为代表的地方红色资源

以“五种精神”为代表的唐山市红色革命精神,产生于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又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具有历史传承性和实践创造性。在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五种精神”都给予过重要指示或批示。

(一)李大钊精神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889年,李大钊出生于唐山乐亭县,青年时代的李大钊目睹国家备受欺凌和民众生活苦难的现状,“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2]297,立下了“再建中國之志”[2]297。他积极领导并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情况下的实际运用,是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的先驱。他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1927年4月,李大钊被捕入狱后,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慷慨就义。李大钊曾书写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著名对联,这正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为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把自己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大会上指出:“学习李大钊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并紧跟历史发展和时代潮流不断探索的精神、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3]

(二)“特别能战斗”精神

“特别能战斗”精神是开滦工人反抗帝国主义压迫,在不屈不挠、顽强斗争中孕育产生,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得到进一步升华。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中国工人运动风起云涌。1922年,开滦五矿工人俱乐部在唐山党组织的领导下,为反抗英帝国主义的剥削压迫,发动了开滦五矿工人同盟大罢工,这次大罢工在工人运动史上留下光辉一页。1925年12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其中对开滦等地的工人阶级斗争精神进行了精辟阐释和高度概括,称他们“特别能战斗”[4]。

百年以来,开滦工人不断发扬传承这种特别能战斗精神。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民族英雄节振国;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创造高产、稳产新纪录,为保障京、津、沪的煤电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务院发出“学大庆赶开滦”的号召;唐山大地震后,开滦煤矿在17个月内就全面恢复了生产,达到震前生产水平,创造出世界震灾复矿历史的奇迹。 1973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长篇通讯《“他们特别能战斗”——记开滦煤矿的革命矿风》,高度评价了开滦矿工的“特别能战斗”精神;步入新时代,开滦人锐意改革、全面转型,成功跻身世界企业500强。开滦工人这种不怕牺牲、敢于斗争、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特别能战斗”精神,跨越三个世纪,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三)“穷棒子”精神

“穷棒子”精神是唐山遵化县西铺村人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创立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生产落后,民生凋敝。为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状况,全国农村展开了农业合作化运动。1952年,唐山遵化县西铺村老党员王国藩组织村里的农民,建起了由他任主任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初级社共有农户23户,土地230亩,没有任何大的农具,耕畜只有驴,而合作社只拥有驴四分之三的所有权,时称“三条驴腿”,被村里的富裕户讥称“穷棒子社”,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通过“三条驴腿闹革命”,攻克重重难关,赢得了一个又一个丰收年。

1955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遵化县《书记动手,全党办社》和《勤俭办社》两篇文章写了按语,称“穷棒子社”是“了不起的英雄的合作社”“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代表了“五亿农民的方向”。西铺村人这种团结互助、艰苦创业、勤俭办事、敢为人先的“穷棒子”精神,成为激励全国人民为建设富强国家而努力奋斗的一面旗帜,不仅在农业合作化时期,而且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四)“当代愚公”精神

“当代愚公”精神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唐山遵化县沙石峪村人在生活环境艰苦、生产力条件低下的情况下,谱写的一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乐章。

新中国成立前,沙石峪村是一个贫瘠落后的穷山沟,缺水又缺土,素有“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支部书记张贵顺的带领下,勤劳朴实的沙石峪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在石头缝里取土,青石板上造田,将原来2.3万块、780亩低产田,改造成了5020块、1200亩高产田,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沙石峪人“不靠神仙不靠天,艰苦奋斗几十年”,努力发展生产,改变了落后面貌,从吃国家救济粮变为向国家交公粮、卖余粮,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1962年6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报道《看愚公怎样移山——沙石峪村党支部领导群众艰苦奋斗十年间》,并发表了社论,高度赞扬了沙石峪人民在党支部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周恩来总理曾两次到沙石峪考察并亲笔题词,称赞沙石峪人“你们才是当代的活愚公”。如今,沙石峪人民继续发扬这种发愤图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坚韧不拔的“当代愚公”精神,努力把沙石峪建成了“山上松柏戴帽,山坡果树缠腰,山下葡萄抱脚,新房随处可见”的美丽乡村。

(五)唐山抗震精神

唐山抗震精神是唐山人民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铸就的伟大精神。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最大的一次灾难,造成24万人遇难、16万人重伤,百年工业城市瞬间变为一片废墟。大灾过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广大军民支持下,唐山人民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在中华民族奋斗史上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历经浴火重生,唐山创造了凤凰涅[ ]的奇迹,经过10年重建、10年振兴和25年快速发展,目前唐山已经成为一座更加现代、美丽的新城市,并以强劲发展势头努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城市。1996年,在纪念唐山抗震20周年前夕,江泽民同志为唐山亲笔题词:“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把新唐山建设得更繁荣更美好。”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调研考察时进一步指出,唐山抗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5]。

二、“五种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统一

每一种精神形态的内涵都与其产生的具体时期、历史任务紧密相连,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精神被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和弘扬,并不断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6]唐山“五种精神”之所以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五种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内在统一性,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唐山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

(一)从信仰维度看,李大钊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一脉相承

“坚持真理、堅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特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背后独特的思想理论根基和原生动力。

李大钊的一生,就是坚持革命真理、坚守马克思主义信念的一生。他敢于坚持真理,认为,“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7]148,号召人们敢于破除先入为主之偏见,主张真理的客观性,“此真理者,乃宇宙之本体,非一人一教所得而私也”[8]426。他为追求革命理想,始终把自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2]301,体现了一个革命者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愈加深重的二十世纪初期,他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率先在中国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他坚信共产主义必然取得最后的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7]367。所以,他“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3],为了党的事业和崇高信念,大义凛然、慷慨赴死!

(二)从实践维度看,“当代愚公”精神和“穷棒子”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生动实践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实践层面的高度概括,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敢于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实践品格。

“当代愚公”精神和“穷棒子”精神,就是在困难面前勇于担当、艰苦奋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生动写照。无论是沙石峪人还是西铺村人,他们都是在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不靠天不靠地,不向国家伸手,在党支部带领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这样的使命引领下党支部组织村民担土造田、开石填涧,互助合作、勤俭办社,凭着实干劲头,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人间奇迹,是一场“旧貌换新颜”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实干担当的精神品质。

(三)从意志维度看,“特别能战斗”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具体体现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意志层面的高度凝练,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强大的敌人和各种困难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

“特别能战斗精神”就是开滦工人面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不畏强暴、敢于反抗、在“争生存”的斗争中,彰显了工人阶级勇敢、坚决、彻底的革命性。“特别能战斗”精神,在顽强抗争中孕育诞生,在奋斗进取中凝结升华。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开滦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也早已深深融入所有中国人的血脉中,化为一种文化、形成一种风气、成为一种动力,激励着后来人不断奋进。

(四)从价值维度看,唐山抗震精神饱含了伟大建党精神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的道德情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品格。

抗震救灾过程中,党中央全面部署,从气壮山河的生死营救,到举国动员的灾后重建,广大党员干部、人民解放军、医务工作者,以及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救援队伍,饱含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任的情感,不怕疲劳、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爱国之心、浓浓同胞之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上的深厚情怀。

三、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五种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从本质上说,“五种精神”是意识层面的力量,如果仅仅停留在学习、研究、考察、培训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1]。因此,弘扬“五种精神”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把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实现唐山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唐山要成为勇立潮头的革命之城、再创辉煌的英雄之城、人民满意的幸福之城、创新开放的未来之城”的庄严承诺。

(一)从“五种精神”中感悟思想伟力,在传承与弘扬中彰显革命之城的红色特质

“五种精神”启示我们,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才能在错综复杂、乱云飞渡的形势下立场坚定,方向明确。

任何时候都不能没有思想的引领和理论的指导。当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回顾红色历史、弘扬“五种精神”,从中把握历史规律,汲取真理力量。首先,要把“五种精神”在理论层面进一步提升。目前,关于唐山“五种精神”的历史书籍、理论读本、普及读物还不够规范、完善,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系列。因此,需要进一步把专业的历史文献、鲜活的实践案例、生动的故事素材,进行系统梳理,一方面转化为有深度、有权威的理论著作,另一方面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普及读物,使得宣传“五种精神”的作品能满足各个层次受众的需要。其次,要强化顶层设计,统筹研究力量,開展系统深入研究,以党的百年历史为大视角,沿着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梳理出唐山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五种精神”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脉络,深入挖掘“五种精神”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强化教育功能的同时,塑造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宣传普通党员的动人事迹,这既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抵制,更能进一步彰显唐山“革命之城”的特质,赋予唐山红色精神之灵魂。

(二)从“五种精神”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奋发进取中再创英雄之城的辉煌

“五种精神”启示我们,只有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才能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不退缩,才能有争第一、创唯一的决心和勇气。

再创英雄之城的辉煌,就要抓住发展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唐山地处沿海、紧靠京津,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经济总量位居河北第一,具有港口、区位、资源、产业等多方面优势,拥有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工业文化、长城文化和海洋文化,又恰逢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蕴藏着巨大发展潜能。只要广大党员干部具有坚韧的斗争意志、顽强的斗争精神,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找准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平衡点,把握好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的结合点,在激发内生动力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改善外部环境中扩大影响力,就有基础、有条件、有底气在“十四五”时期迈进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俱乐部”,进一步巩固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地位,从而在奋发进取中续写辉煌。

(三)从“五种精神”中体悟人民情怀,在牢记宗旨中提升幸福之城的魅力指数

“五种精神”启示我们,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厚植为民情怀,就要以实际行动走好群众路线,了解百姓的安危冷暖,明白百姓的所需所求,倾情倾力把城市建设得更具魅力,让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首先,要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做好蓝天、碧水、净土涵养保护工作,建设空气常新、绿水长流、青山常在的生态环境,让人民生活在健康美丽、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其次,要推进共享发展,通过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打造教育和医疗康养高地,着力解决好孩子上学、老人养老这“一老一小”大问题,解除百姓的后顾之忧;最后,要做好兜底保障,加大对困难群体救助力度,为百姓纾危解困,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底线。设身处地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铸就真诚而深厚的为民情怀,这是建设幸福之城的应有之义。

(四)从“五种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现代化征程上开辟未来之城新境界

“五种精神”启示我们,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勇于担当、苦干实干,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当前,唐山市的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唐山肩负着“努力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以及“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的重大责任,实现“三个努力建成”和“三个走在前列”,就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心怀忧患、负重奋进的使命感,去破解经济发展困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通过向海发展,由内陆资源型向沿海开放型城市转变;通过转型发展,以调旧育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京津发展第二空间,努力成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从而实现建成创新开放的未来之城的庄严承诺。

总之,“五种精神”是唐山靓丽的名片,更是唐山城市精神之灵魂。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镜鉴未来,用好用活这些红色资源,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是要把“五种精神”转化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唐山提出的“三个努力建成”和“三个走在前列”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拼搏干劲。只有这样,“五种精神”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史学习教育才会真正走深走实、走到人民群众心里。

课题负责人:籍雪梅

课题组成员:郑小玲 刘浩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2]李大钊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习近平.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09-20-28)[2021-10-19].http://www.go

v.cn:8080/ldhd/2009-10/28/content_1451412.htm.

[4]政协唐山市委员会.唐山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139-140.

[5]习近平在河北唐山市考察: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 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EB/OL].(2021-10-25)[2016-07-29].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6/0729/c64094-285

93459.html.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1).

[7]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李大钊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26.

责任编辑:王玉倩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度唐山市社科联立项课题“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以唐山市‘五种精神’为研究视角”(TSSKL2021-14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资源
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
怎样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
以史为鉴,切实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质量
学习习近平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