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河南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困境的有效对策

2021-12-21 05:28白雪玲张丽萍
决策探索 2021年22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河南中医药

白雪玲 张丽萍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药材种植、中药产品研发和中医药养生保健等中医药产业链发展面临的困境,研究并提出了适合河南中医药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期为河南中医药健康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持,持续巩固优势、深挖潜力、补齐短板,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有序推动河南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

【关键词】河南;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对策

随着河南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影响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河南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困境的分析研究,进而探索适合河南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中医药健康产业政策法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一、河南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配套的产业政策和监管机制还需持续健全

近年来,为促进河南省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河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将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写入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发布了一系列中药材保护条例和行业标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日益复杂,现有的监管机制和扶持政策已经不能很好地为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服务,现有政策的顶层设计缺乏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的统一规划,与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和支撑体系不健全、执行不到位,致使中医药健康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如,一些中医药健康产业存在片面、盲目和小规模发展的情况,呈现高耗能、低产值发展态势;区域优势不显著、区域特色不突出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和财力的浪费。此外,某些传统的管理办法与当前河南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形势不匹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和质量提升,要改变过去不合理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标准及临床应用范围,增加科研投入,优化技术工艺,目前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中医药循环经济中保健品、食品和药妆的产业发展,仍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再加上监管体系不健全、准入条件不明确,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阻碍了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还需持续培塑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是中医药健康产业绿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不断提升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相继出现。中医药卫生健康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盲目生产、资源消耗过快、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严重破坏生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如,种植方法不科学,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既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壞,也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产品质量;中药材的生产与加工工艺不够先进,尤其是在深加工和再利用方面做得不够,不仅加大了资源浪费,也严重影响了产能;中药材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三)科学管理和科技研发力度还需持续加强

中药材种植和中医药健康产品在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产品包装等环节科技含量低,是当前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后继乏力的主要因素。资金投入不足、缺少高层次技术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机制也是制约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此外,由于自主提升能力不足,缺乏安全有效的研究数据和质量溯源体系,致使产品科技附加值低、质量不稳定,消费者认可度不高。加之某些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科学管理意识淡薄,也制约了河南中医药健康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河南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总体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和监管力度

一是切实加强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注重在顶层设计上持续发力,立足新形势,逐步制定和完善适合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在产业立项、审批、资质准入、质量标准、物价、税收、市场流通和监管等方面,切实发挥好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建立高品质、结构合理、效益突出的中医药大健康生态产业链。二是坚持整体区域发展规划,以中药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为核心,逐步加大对中药种植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多措并举促进各基地间的互动联合,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集成、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三是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在组织协调、行业咨询、标准制定、监测研究、人才培养和第三方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维护行业信誉,促进中医药健康产业绿色有序发展。

(二)提质增效,加强中药生态资源保护

传承优良的传统种植方法,开展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注重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一是加强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开发。加速推进河南焦作地区“四大怀药”、南阳地区“八大宛药”、禹八味等道地中药材“三标一品”认证,打造“豫药”品牌。二是建立可追溯中药材种植产业基地。在道地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种植源头可追溯的绿色、天然、无污染的高品质中药材。严格落实种植过程科学管理,加强对中药材生长环境的动态监测,做到药材养护过程可追溯,确保中药材品质。三是开展中药资源普查,保护优质中药资源。加快优质资源库建设,在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集中分布区建立中药植物园,加强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促进资源恢复与增长,同时加强替代品研究和开发利用,增强产业的发展后劲。

(三)注重科研投入,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改革

改善产业结构和提高运行质量是中医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中医药产业应当认清自身优势和弱势,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尽快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尽快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和企业间关系,形成强势产业链,促进中医药产业良性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二是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设立中医药产业研发专项资金,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立足建设重点实验技术平台,加强校企科研联合,倡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的产学研联盟,强化科技支撑,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以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三是可联合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利用其学科及人才优势与企业的优势相结合,共同建设国家级大健康产业发展技术中心。

(四)依托“互联网+”,向“大健康产业+”战略转型

依托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在政府扶持下充分发挥市场活力,打造河南中医药健康知名品牌,推动相关企业向“大健康产业+”战略转型升级。一是加强产业布局和引导,提升品牌效益,培育河南中医药知名品牌和企业,建设区域中医药健康产业示范基地,整合优势资源,发挥示范作用,产生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产业做大做强。二是优化中医药产业发展结构,改革中药生产工艺,加强废气、废液、废渣的监管和科学处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入开展中药加工后的副产品再利用,使中医药健康产业步入绿色发展轨道。三是推动大健康企业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向“大健康产业+”战略转型升级,深度融合“互联网+”“金融+”,深度挖掘和全面提升大健康产业价值链,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医药产品。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他多次强调,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持续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有利时机,让中医药充分发挥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深入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快中医药养生、医疗康复服务以及健康文化、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創新性发展,使河南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有序推动河南省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参考文献:

[1]张伯礼,张俊华,陈士林,等.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与战略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17,19(2):16-20.

[2]《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EB/OL].国新网,2016-12-06.

[3]中国中药行业数据研究报告[R].广州:南方医药经济信息研究所,2015.

[4]张伯礼,陈传宏.中药现代化二十年[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5]黄璐琦,李军德,李哲,等.我国现代大中药产业链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0(5):67-69.

[6]马勤阁,魏荣锐.新时代下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探析[J].科技广场,2018(1):37-42.

[7]张菀航.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健康中国”建设[J].中国发展观察,2016(3):32.

[8]张丽萍,李南,赵献敏.河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决策观察,2018(3):14-15.

[9]尚秀花.试论医药行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6):578-579.

【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2017B136)、河南省重大科技项目“河南省基于负外部成本的中医药健康产业绿色发展研究”(18240041059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丽萍系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河南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