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多维融合型党建工作模式研究

2021-12-21 05:28徐雄
决策探索 2021年22期

徐雄

【摘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好引领作用一直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海上党支部以业务工作中的问题为导向,通过实施党建创新寻求突破,跳出了“单一式抓党建”“围绕式抓党建”等传统思路,探索构建了多维融合型党建工作模式。从系统性、协同性、科学性等更高层面来看,多维融合型党建工作模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要加强系统性谋划、突出“深度融合”、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关键词】海上党支部;多维融合;党建工作模式

一、海洋渔业执法面临的难题

(一)海上执法与服务渔民的二元对立

一方面,海洋渔业执法开展以维护渔业规范为核心,为营造更好的海上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保证海上渔业资源的永续使用做好保障,是为渔民现实利益和子孙后代福祉着想的神圣工作,严格科学的执法是服务的最高境界。另一方面,作为相对弱势群体,渔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突破执法单一困境,利用执法资源为渔民提供必要的服务帮助,能够拉近与渔民的距离,从而缓解与执法对象的矛盾。服务是做好执法工作的基础,不能通过好的服务拉近与执法对象的距离,那么任何执法行为都可能形成一种对抗性矛盾,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于以往的海洋渔业执法工作缺乏完善的服务,使得与渔民难以和谐相处。

(二)多领域管理与力量整合的相互脱离

海洋治理包含海洋渔业管理、海关、海洋国土管理、海上救助等多个领域工作,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业务关联。海洋渔业管理主要是监督管理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工作,处理重大海洋与渔业权益纠纷,处理涉外渔事案件,综合协调海上联合执法;海关主要是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行使进出口监督管理职权;海洋国土管理主要是负责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与海岛开发利用规划、海洋与渔业发展总体规划并监督实施,对海洋事务进行综合管理和协调,对海域使用进行综合管理,监督管理国家授权的海域及海岸带使用;海上救助主要是开展海上救助和抢险。虽然在同一海域工作,甚至经常面对同样的工作群体对象,但在单一的工作体系下,各领域都是各扫门前雪,有协同工作的要求但无协同工作的机制,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治理责任与治理空间的渐行分离

渔民经常在海上活动,只要出海就会脱离地域的行政管控,从而造成社会治理的真空地带和法律规范的灰色区域,这种生活居住区与工作作业区的不统一,给社会治理带来了难题。海洋渔业执法工作很难顾及所有的海域和作业区域,执法行为往往因为简单粗暴而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也造成执法者与执法对象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二、海上多维融合型党建工作模式

(一)以创建海上支部破题

2017年,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成立了海上党支部,初始就明确了“理论学习的加油站、文明执法的示范岗、联系渔民的连心桥、锤炼队伍的训练场、海域党建的试验田”五大定位,确定了“保资源护安全”的初心使命,提出了“党建领航、执法护航、科技导航”的工作思路,提炼了“渔政铁军、海上先锋”的党建品牌和“海上堡垒、渔民之家”的服务目标,明确了“支部建在海上,理论学在海上,队伍练在海上,民情连在海上,服务优在海上”的实施路径。从参与海上党组织活动,到涉海工作协同配合,再到以“联建联帮”结对渔村;从“汇聚红色动力,共护蔚蓝海洋”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到组织开展青少年海洋知识科普活动、让党员船员为多个学校的学生讲解海洋知识,逐渐使一支素质扎实、党性修养过硬的队伍快速成长并不断发挥作用。党建工作重心的前移,破解了海洋渔业执法“最后一公里”瓶颈,海洋渔业执法队伍与渔民间的关系大大改善,执法效率大大提高,为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探索海域党建新路子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以共建海上党建联盟“入局”

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薄弱环节,创新工作理念,通过共建党建联盟实现“入局”。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党组织牵头组织温州海事局、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东海救助局温州救助基地、温州航标处、温州市农业农村局5家单位,缔结了党建联盟共建协议,成立了阵地资源联享、重点工作联动、主题活动联办的党建联盟共建平台。联盟成员虽职能不同、各自独立,但在工作性质上都与海有关、与渔民有关,从而实现了各涉海单位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转变。联盟可以通过开展以现场教育、体验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强化党性教育;也可以通过开展以青年联谊交友、素质拓展为主的交流活动,增加了解、增进友谊;还可以通过走访慰问、助力扶贫、志愿服務等惠及民生、助推发展等各类工作,强化联促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共建各方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和提升。

海上党建联盟总体上形成了“四带二”的工作机理,即通过四个融合带动两个融合。所谓“四”,一是主体融合。通过把各关联单位党建工作统筹安排共同推进的方式形成工作主体的融合,以协同作战、同向发力填补服务群众的缺口,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努力寻求与渔民党组织的关联,探索行政执法部门党建工作与渔民村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融合。二是业务融合。通过党建工作牵线,各涉海单位业务工作或一体化开展,或相互配合支持,以业务工作的融合深化促进党建工作融合。三是方式融合。把海洋渔业管理、海关、海洋国土管理、海上救助等几个相关单位各具特色的党建工作方式统一成一个整体,建立统一的工作标准,使得各单位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步协调推进。四是机制融合。建立统一的党建工作联合组织体系,谋划并建立统一的党建工作标准,在制度层面确保融合的常态化和不断深化。所谓“二”,是指在四个融合的带动下实现两个创新性融合:一是执法主体机关党建与执法对象基层党建的融合,二是执法主体和执法对象的融合。

(三)以服务带动执法发力

一是突出红色引领,这是党建工作的灵魂,是所有服务工作的政治保障。为此,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海上党支部谋划了“1+1+N”党员联系活动载体,即每名机关党员联系1名以上有带头作用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渔民党员,带动影响其他渔民党员,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帮扶效应。设立“党员先锋船”,打造“海上红网格”,通过编组生产实现应急救援,有效打通渔船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成立海上矛盾处理工作小组,指导渔民党员带头搭建交流平台,做好渔事纠纷处置。开展“和渔民共过政治生日”“双节三送”等活动,引导渔民党员在船上挂上党徽、带头出海作业。

二是强调协同配合,这是多元融合的要义,是确保服务全面高效的组织保障。为此,以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党组织为中心,汇同海上党建联盟各单位,理顺职能关系,梳理渔民服务需求,打破工作界限,统一进行制度规范,统一对接服务项目,统一执行服务工作标准,统一开展服务行动,统一对服务工作进行研究和总结,相互支持配合,使涉海行政服务、渔政管理服务、渔民生活服务有条不紊,便捷高效。

三是延伸服务触角,这是深化服务的途径,是服务工作保持活力的手段。“一枝一叶总关情”,关注渔民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人们不经意的小事做起,结果往往事半功倍。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海上党支部指导筹建了洞头东沙红港海上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安全生产指导、纠纷调解等日常生活服务,构建了联通陆海的党组织生活和工作格局。打造党员“渔小二”代办品牌,有效解决了渔民办证难问题;率全省之先打造“丰收海商通”,解决了渔船海上现金交易难题;率全国之先免费发放救生雨裤,解决了涉及一万多渔民的原配救生衣不适应海上作业的安全隐患问题。

四是调动群众参与,这是做好服务的根本,是服务带动良性执法的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要确保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政治方向,努力将人民培养为解决涉渔问题的决定性力量,积极探索群众组织参与涉渔违法行为管理,构建海上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此,以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为引领,成立了首支市级层面以“护渔”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队,构筑了执法机构、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涉渔违法行为治理格局,内陆涉渔违法举报率同比下降40%。

(四)以建立协同机制落实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分解机制,以此落实各涉海单位党建责任。对此,海上党建联盟各党组织共同签订了党建工作责任书,做到党建职责、任务、内容细化和具体化,明确基本责任和具体责任,增强党建工作的可操作性。

二是建立工作联动机制。一方面在共性化的服务项目和业务工作中共同引入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联动带动各自业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在差异化的服务项目和业务工作中,通过共性化的党建工作联动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各自业务工作都因共同的党建工作而得到促进的效果。

三是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在统筹好各领域资源的前提下,支持海上党建工作在内容、载体、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鼓励各涉海单位利用各自特色和资源做好党建工作。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海上党支部特别注重以党员教育制度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通过建立海上党员周记制度,即每周由一名党员开展党建活动策划、撰写心得体会,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做细党员政治思想动态监督工作;建立每月之星评选制度,激发党员干部工作热情;建立常态化集训制度,开设“海上学习大讲堂”,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四是建立海上执法监督制度,守牢廉政底线。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海上党支部开展“海上执法市民观察员”活动,加强海上执法事务监督管理,连续两年举报件回访满意率达100%。严格落实案卷评查机制,实行案审会制度,确保行政处罚公平公正。连续两年开展渔获物网上拍卖活动,700多吨渔获物得到了规范化处置。

三、海上多维融合型党建工作改进方向

(一)要进一步完善四级联动机制,实现海上党建无盲区

搭建“市支队海上党支部—县(市、区)大队海上党支部—渔村、渔区党支部—海上党小组”党组织框架,推动形成有机衔接、有序推进、有效运转的党建层次体系。市级负责整体布局和指挥协调,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查指导。县(市、区)大队海上党支部统筹推进和抓好落实,推动海洋与渔业执法机构党建与沿海乡镇、村居党建有机融合。渔村、渔区党支部组织动员渔民党员积极参与服务管理,抓好党建工作兜底,团结带领渔民群众参与渔业社会治理。

(二)要进一步明确实施路径,使海上党建成为制度性安排

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既要围绕基层党建总体目标,厘清工作任务,确保任务落实,又要突出海上的特点,着力攻坚克难,补齐工作短板,推进海上党建质量整体提升。要围绕海上党支部,推进执法职能转变,明确工作标准,制定任务清单,完善各项制度,使党建成为制度性安排。要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亮剑”体系,让每一个党员干部在海上党支部这个平台中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通过整合技术、信息、公共服務、社会资本等多种资源,建立全覆盖、立体式“惠渔便民”服务体系,当好联系渔民的连心桥。

(三)要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使海上党建成为社会共识

要配强海上党组织领导班子,扭转重业务轻党建的认识偏差,切实解决党建务虚、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要建强海上党建阵地,切实解决渔民党员活动无场地、海上事务办理找不到组织等问题,推动党内活动规范化、服务渔民常态化、日常事务制度化。要占领海上舆论宣传主阵地,充分运用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积极宣传渔民党员先进事迹、渔业治理成效、海上党建优秀做法等,实现对渔民的价值引领。

参考文献:

[1]王慧,银冰瑶.南通“融合党建”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J].人民论坛,2017(30).

[2]张书林.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困境与路向[J].理论探索,2018(1).

[3]艾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N].学习时报,2018-10-31(02).

[4]杨俊辉.做实党建与治理的融合文章[N].中国组织人事报,2020-07-29(06).

[5]牛月永.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特点[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06-21(05).

[6]许正中.“融合党建”是党领导创新型社会的新模式[J].人民论坛,2017(30).

[7]冯俊.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根基(聚焦十九大报告·从严治党)[N].人民日报,2017-11-06.

[8]龚少情.新时代党的群众组织力的生成逻辑和实践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19(03).

(作者单位:温州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