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12-21 00:41林琳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模式过程

林琳

深度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为整合性的知识,以批判性的思维去学习新知识,然后将所学的新知识融入到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最后可以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针对当前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应用为解决这些难题带来了新的突破。任务型教学模式从问题和任务的角度出发,强调二者之间的联系,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全面掌握。任务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扮演好课堂主体的角色,同时,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综合学习能力都会有所提升。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行为的转变是关键点。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师通过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高其英语水平,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深度学习理念下实行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也对其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东莞市推进“品质课堂”行动计划,明确“落实立德树人,提升核心素养”的课堂新目标,探索“优质资源支撑,信息技术赋能”的授课新方式,构建“彰显学生主体,体验互动探究”的课堂新样态,优化“依据课程标准,促进师生发展”的课堂新评价,凝练“富有东莞特色,发展素质教育”的教研新成果,致力于实现“覆盖全部学校、全部教师和全部学科”的教改新广度,在此背景下,任务型教学模式急需应用到英语教学实践中。

(二)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效果不理想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一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则是处于“配合”的被动状态。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在讲台上花费大量时间为学生讲解,耗时耗力,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师的单方面努力常常收效甚微,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升,极大地打击了教师的自信心,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可见,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同时发力的,必须改变以往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主动权,必须摒弃传统的课堂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体。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助推。兴趣是一剂良药,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对教师的教学指导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兴趣可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充当学习的小主人。对于教师而言,基于兴趣的重要性,教师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时,会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常会提前设置一些课堂任务与活动,注重把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体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趣味性,进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任务型教学法更关注的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会得到教师的积极回应,这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任务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任务型教学法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法,是一种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充当引导者。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英语学习一味强调写,几乎完全忽视对于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学习模式呈现僵化的局面。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对英语表达与实际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会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处于沟通交流的状态,在探讨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又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达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深度学习理念下实行任务型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三位一体模式,包括任务、教师及学生。其中,教师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是处于主体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应第一时间分析学生的任务完成度及学生的整体表现情况,然后基于此,再不断进行调整,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让课堂的开展人性化、合理化。教师在课前的备课阶段就要制定好教学任务与目标,在课堂上,以授课内容为出发点,并进行情境的创设,加强情境模式的应用。如在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教师要确保学生对语法的各种知识点与考点充分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情境模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实践场景中进行探索,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教师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设计是任务型教学法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在设置英语的教学任务时,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的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注意将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回顾之前所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学任务的设计要体现梯度,难度要保持在一个持续上升的水平,而不是呈直线状态,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难度的递进设计会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通过精心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互动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可以建立起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信心,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任务

在使用任務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学会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设置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差异性,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任务。这不仅可以密切融合于不同学科的知识,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打开,而且对于其英语知识应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着莫大的帮助。

(四)游戏方式探究学习任务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朋友好玩的天性,在课堂上巧用游戏的方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时,将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可有效提升学习任务探究效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课程教学中,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游戏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的运用,结合信息技术生动的展示效果,将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因此,综合小学英语教学任务模式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等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这将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及任务完成质量,是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三、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者、引导者和学习促进者,这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内容的题材,设计好教学活动,并对活动进行科学分层,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会倾听,在意义协商中提高深度学习能力,并结合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超越课堂、学校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增加信息输入的深度和广度,满足学生的任务活动需求,促进深度学习。一方面,教师要擅于搭建“脚手架”,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擅于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全体同学参与到课堂中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在课堂活动后要巧用评价帮助学生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和热情。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学模式过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