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果园作业中植保无人机自适应导航技术要点探讨

2021-12-23 22:40徐士红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办事处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山东聊城2520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21期
关键词:转场树冠山地

徐士红(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办事处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聊城 252000)

山地农业种植主要以经济果林作物为主,但是受地理因素的局限,现代化地面作业采用农机面临较大难度,即难以通行。因此,山地的机械化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施药技术的发展,农业植保及农情信息领域均已经采用智能化农机装备,而无人机灵活、可垂直起降的特点,则与山地果园的植保作业的需求完全一致。

1 无人机植保作业技术概述

实现无人机山地果园植保作业的前提,必须使无人机具备果树识别、定位、实时探测、自主调节等一系列功能。无人机通常采用电池供电,在完成上升、下降、平飞、转向等各种动作时,有时会和控制意图存在较大的差距,想要确保无人机在山地果园植保作业的效率,就必须对其飞行轨迹进行改善,对线路进行合理规划和制定。受到无人机自身飞行特点的影响,在进行植保作业时,其在飞行转场时需要先放慢速度,停在半空中,然后再对转向角度进行操作,包括对无人机的水平位置及高度进行设置和转换。在对无人机位置进行调整过程中,需要多次实施减速和加速操作,当无人机飞行到果园上空开始作业时,需要再次进行加速,并沿行作业,但是转场过程需要等较长时间,在此期间并不能进行作业,属于没有任何作用的能耗[1-2]。在沿行飞行过程中,无人机会持续进行植保作业,不会对速度和能耗产生任何影响。所以,对于无人机植保作业而言,单次的航线越长,作业的效率则会越高,并且在作业过程中更容易进行各种控制[3]。选择无人机作业路线时,想要有效确保作业效率,则需要使其在作业时以沿行的轨迹飞行,并尽可能地减少转场,避免造成无效的能耗,增加作业效率。

2 无人机植保作业自适应导航控制技术

农业航空植保无人机主要用于喷洒农药,消除各类虫害,促进植物的生长。无人机之所以能够实现植保作业自适应导航,主要是因为其采用多种机载传感器,实时采集当前无人机周围环境信息,并将这些实时信息与原先设定的路线、距离等设置参数作出比较,从而确定其中的误差范围,并借助相应的控制器得到输出控制量,进而对于无人机飞行作业实现有效控制[4]。

无人机植保作业不但需要在有外界各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实现各种转场控制动作,还需要对飞行轨迹、识别物、航向等功能及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进行预设。特别是植保无人机在山地果园作业时,地形崎岖不平,如果不能及时调节无人机的高度,则会导致农药的喷洒不够均衡,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此外,还可能会导致无人机发生掉落、坠毁等不良情况。所以,植保无人机山地果园自适应导航技术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发现,实现精准控制,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山地果园[5]。

3 无人机水平航迹控制方法

不同于平地果园种植,山地果树大多是沿着山坡等高线进行种植,但是山地高度之间的差距并不相同,而是随机性的,极少会有直线型的行或者列。无人机在山地进行机植保作业时,升降次数会比较多,这导致对其控制难度加大,并造成能力的损耗,进而致使其作业效率较低。通常情况下,在完成相同高度的作业面后,无人机才能开始进入另外一个高度的作业面积。成年果树的俯视树冠直径相对较长,在喷洒农药时要确保无人机应从果树树冠中心位置飞过,这样才可以保证农药均匀地喷洒到每棵树冠上。

4 结语

农业信息化、规模化的发展离不开航天技术的推动,通过将各类传感器安装在无人机上,使其有效获取周围环境的数据,并实时感知各类状况,根据预设好的动作和目标,由计算机进行控制。采用无人机自适应导航技术,不需要考虑山地果园的地形、作业覆盖面等因素,只需要在树冠位置对农药进行均匀地喷洒。即便果树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甚至较远,依然可以通过无人机RTK定位系统,确保无人机能够有效作业,而不会发生漏洒或重复喷洒等问题。总之,这种无人机自适应导航技术完全满足山地果园植保作业的要求。

猜你喜欢
转场树冠山地
技术创新永远在路上
——从我国第一代地铁车DK1到山地城市地铁车As
山地环境中景观营造策略探究
山地建筑竖向设计分析
影视动画分镜头设计中的画面转场研究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榕树
树冠
一个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