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自然保护地中的运用实践

2021-12-23 22:40新疆林业科学院园林绿化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21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内容

王 旭,孙 刚(新疆林业科学院园林绿化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但是,中国科研人员将大数据技术利用于自然保护方面研究较少,对于世界所产生的数据,没有加以合理的应用,自然保护并不涵盖旅游文化理念,无法使得自然保护工作受到各地方职能部门的支持。基于此,该文结合笔者数年参与自然保护相关经验,在查阅了大量大数据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大数据技术合理应用方式,总结相关经验。

1 当下大数据技术在自然保护方面应用的不足之处

近几年来,全球环境持续恶化,人口总量虽然在缩小,但是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01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各个行业均对此作出积极响应与支持,但是在政策落实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管理质量与结构上存在理性缺陷,全国自然保护空间网络尚未完善,各个地区自然保护数据仍处于孤岛状态,大部分地区所采用的环保策略,都没有经过科学家的讨论与支持,使得部分地区重形式、轻管理,严重阻碍了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1]。

在2011年之前,地方自然保护一般是根据山、水、林、田、湖、草作为分界线,对生态区域进行“地图式划分”,而这种方式既不科学,也不够合理,严重破坏了当地系统的生态平衡。很多地区生态系统数据内容无法被科学采集,相关数据内容完整程度较低,无法实现信息共享,IUCN分类系统定义十分模糊。在规范上,中国尚未建设自然保护数据库,国家层面也缺乏对于环境保护行业的规范标准,这使得很多行业依靠环保的名义去获取相关利益,却无法达到理想化的环保标准。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信息孤岛”脱离不了关系,但直接原因也是缺乏相关指导[2]。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能再走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自从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国内经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峻,部分地区环境生态平衡已经十分脆弱,需要完全禁止人类进行干扰,人口教育集中的区域自然环境已经无法实现自我平衡。

2 大数据技术在自然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1 对环境保护地进行调查、分类

大数据技术是通过收录自然环境保护地的资源、数量、大小、种类、珍稀程度等相关资源,对已有的环境状态进行保护,降低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为了能够达到此建设目标,地方政府需要建立自然资源保护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制定自然保护相关计划,利用GPS技术、叠加统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化技术无人机技术对保护区域状态进行检查,实时更新保护区域植被覆盖率与植被种类数据,对进入自然保护区人员进行监控,在发现破坏、纵火、猎杀等行为时,及时联系林业工作者与当地公安部门,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保护。同时,数据内容应向社会及时公布,让更多人员能够重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与相关职责。此外,公布相关数据能够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让更多人员能够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之中,通过实时更新大数据内容,还可以让人民了解自身对于生态优化所作出的贡献,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欲望[3]。

2.2 对环境保护地进行调查、评估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环境重要讲话内容,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科学发展理念,地方政府必须强化对于当地环境调查评估,并将数据内容及时的加以分享,打破信息孤岛的限制,让人民群众能根据大数据内容,对各个地区环境状态进行比较,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数据内容相互学习环境保护办法,逐步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水准。

3 结语

总而言之,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若地球环境遭到破坏,那么所有人类生存将受到影响,为了积极响应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相关工作内容,提高地区环境建设水准,地方政府必须重视大数据技术,将其融入自然环境保护工作之中,将环保问题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在人们面前,并提出优化办法以及相关改进意见,从而提高国家整体环境标准。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环境内容
环境保护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