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探索

2021-12-23 22:40姜振祥单泊仁山东省莱西市农业农村局山东莱西2666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农药农产品生产

姜振祥,单泊仁(山东省莱西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莱西 266600)

中国各个地区均开始严格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基础,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构建以本地特色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升级农业产业,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村地区缺少丰富的资源,信息传递较为落后,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让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面临了诸多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地区开始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并利用信息化建设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1 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

现代化农产品流通模式可以让线上线下销售齐发力,利用集购网、海淘大宗等电商企业,建设大宗农产品交易平台和跨境电商产业园,推进农产品加工物流先导区建设,从而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1]。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较为落后,销售市场有限,使得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受到了限制,也使得乡村经济振兴工作出现了较多的制约因素。信息化建设可以改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产品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加工环节、储运环节、销售环节、服务环节形成互利网化模式,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推进农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利用该种流通模式可以有效解放当前农村的劳动力,让更多的农民可以从事其他工作,包括休闲农业、农村服务以及加工产业等,为农民提供新型的收入来源,促使农民形成积极创业的意识。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是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可以让农民在足不出户的状态下完成产品销售,和物流人员、加工人员等进行合作和交流,不断推进新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构建“互联网+现代农业”。

为了能够让该市农民获得更多信息,让他们可以拥有更多的产品销售渠道,我市到目前已经建设并开始运行“益农信息社”861个,分布全市12处镇街861个乡村。

2 加快智慧农业发展速度

智慧农业可以让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科学技术进行紧密的结合,提升农业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式,能够明显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效果。当前莱西市已经加快布瑞克农业大数据平台应用,将全市58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蔬菜、果品、花生等特色农产品全部录入平台系统,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小镇一期项目建设,以此让农业向着新的方向发展。通过将各类数据融入到平台中可以使农业生产活动数据做到互通和共享,为农民提供丰富的农业信息和资源,使农民更好地了解不同农产品在市场中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技术。例如,大棚种植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模式,可以通过各种智慧化设备的应用来调整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从而为蔬菜提供更加合适的生产条件。除此之外,在大棚内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了解蔬菜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情况,及时调整病虫害防治计划和生产计划,提升蔬菜的产量以及生产质量[2]。

3 积极推广“智慧农机”和农业科技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机械设备和农业科技是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设备和科学技术的改进和完善,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当前农村生产设备已经在不断地迭代和革新,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上升,农业科技研发资金也有所增加,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相关部门应当认识到智慧农机和新型科技应用的必要性,需要采取信息化手段加大推广力度。如在推广粮食烘干机械、植保无人机、果品筛选机等“智慧农机”时,可以以新媒体平台为基础,将胡萝卜精量种植和收获为突破口,满足农户当前在种植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应用需求,调动农户了解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在抖音平台上建立官方账号,在其上方发布有关于各种机械设备或者农业科技的知识,将文字、图片以及视频进行结合,在短时间内让更多农户可以接受到技术推广内容,从而实现农机作业、作物品种、栽培模式相互适应、深度融合。有关部门还应当统筹协调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强化合作攻关,开展新品种引进驯化示范、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农业物联网应用等技术研发创新和示范推广。

4 对农产品实施质量追溯

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了产品生产到应用的全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对于促进农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质量追溯系统的建设可以使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有效的全程监管。在质量追溯系统可以直接在追溯平台上查找到和农产品有关的全部信息,如生产基地和合作社的生产情况、生产技术,节省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投入,促使农业生产活动变得更加规范和科学。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当地特色产品的代表,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销售潜力,因此需要针对这一类产品实施质量追溯,大力培育农产品区域特色品牌,构建品牌农业。对于许可用标企业来讲,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自己的产品包装上应施加地理标志和绿色或有机认证防伪码、企业信息码或产品追溯码等防伪标志,以防别人假冒,市场被他人侵占。企业尽可能实现地理标志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并建立下架召回和退货制度,以此提高企业的诚信度和品牌的公信力。另外,地市工作机构要对农产品地理标志持有单位进行每个季度的定期检查,检查保障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是否行使了对地理标志使用人的监管[3]。

目前,全市纳入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三品一标”基地、财政扶持的园区和专业合作社170余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产品已达1000个(种)。2020年利用该追溯系统打印二维码63414个,查询次数827次。经过绩效评估,纳入追溯的70家生产企业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达5亿余元,间接经济效益可达3亿余元。

5 利用信息化系统加强农药监督

乡村振兴工作中不仅需要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应当不断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以此来保证农村地区的环境不被破坏,改善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的面源污染问题。农药是农业经济活动中必须要使用的药物,在治理病虫害的环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部分农户缺少良好的生态意识,使用了过量的农药,或者农药毒性成分过多,都会给土壤造成污染,增加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难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为了加快乡村生态振兴速度,应当合理利用信息系统对农药使用进行管理,逐步对高毒性作用、高残留的农药进行淘汰。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农药监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对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对不符合标准的经营机构进行惩罚。同时利用宣传培训的方式引导农民可以正确、科学、合理地选择农药,按照制度要求采购农药,提升农药的使用合理性。

莱西市自2015年开始,组织3支安装队伍进行农药监管信息化平台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对全市430家首批项目单位的设备调试安装工作,确保其全部安装了移动宽带。4月份,组织全市近60家农药批发企业负责人和系统操作人员100余人参加了全市农药管理工作暨农药监管平台技能操作培训会议,学习讲解当前农药管理的重点,追溯平台的基本操作技能。

6 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够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融入信息化能够提升工作实践效果,让农产品可以拥有新的销售渠道,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水平,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让农村经济发展拥有新的活力。虽然目前信息化建设、乡村振兴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农村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多的制约因素,相关部门应当增加资金支持,引进各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云平台等,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

猜你喜欢
农药农产品生产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