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2021-12-23 22:40何艳萍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建水6543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21期
关键词:数字化旅游农村

何艳萍(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建水 654300)

2021年2月,中国乡村振兴局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将步入新的历史起点,乡村产业升级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会成为一项重点议题。在这一背景下,需要三农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性,并结合当下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找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积极地探索新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径,才能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要求,助推农村经济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1 农村经济特征

1.1 地域性

对农村经济而言,其本身隶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中,因此地域特色非常鲜明,地方独立性也比较强。与此同时,农村经济本身所具备的地域特色与当地人文环境、自然地理、资源禀赋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本身也有着一定的经济特色所在。而在农村经济实际发展过程中,则需要由当地政府加以引导和调控,才能使得农村各项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推动农村经济实现更好地发展。

1.2 综合性

在农村区域内,经济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经济成分组成复杂,不同经济活动隶属关系层次也较为丰富,本身的经济循环功能也比较完整。因此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需要做好统筹规划工作,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合理处理农村诸多经济发展要素,做好农村各项资源的科学配置,才能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在所在区域内实现良性循环[1]。在此基础上,不断以农村为中心向外扩展,不断扩大农村经济的发展规模,实现未来更好发展。

1.3 开放性

农村经济本身也有着一定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农村生产要素一直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无论是在农村内部还是外部,这些生产要素均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是这种流动的生产要素的存在,才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无限,在稳定社会环境下始终处于稳定发展状态。与此同时,由于农村资源、人口以及行政面积有限,因此很难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只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对外开放,只有加强对自身特色资源优势的利用,吸纳并集聚多种生产要素,才能推动自身实现更好地发展。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困境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依然面临一些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以种植业为主,缺乏特色产业支持,导致自身市场竞争力不足,难以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农村财政支持力度较小。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项农村经济改革措施的推行,均离不开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但当下针对农村财政支持力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当下农村同样缺乏有效的融资贷款渠道,三农信贷规模较小,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落后,难以为广大农民创业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3)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充足人才支持。相较于城市,农村整体条件相对艰苦落后,导致大量农村优质人才流入城市,很多农村大学生立志“逃离”农村,选择在城市扎根生活。很多青壮年劳动力也选择到大城市打工,导致很多农村空心化。由于缺乏充足人才支持,这对农村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4)农村信息网络不发达,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农村,信息相对封闭滞后,一些新理念、新政策信息难以得到有效传播,同时也不利于广大农民开阔视野,限制了农村各种资源作用价值发挥;因此如何加强数字化农村建设,借助信息化时代发展机遇,加强“互联网+”与农村特色产业融合,仍是乡村真振兴战略背景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3.1 丰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三农工作者改变发展思路,通过结合自身产业结构发展实际,注重丰富产业内容,明确农村经济发展新方向,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寻找最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在具体实践方面,需要大胆进行产业革新,积极转变以往单一的农业种植发展方式,将种植业与服务业融合在一次,丰富产业结构的层次性,带动农村经济实现更好地发展。比如加强现有农村土地整合,建立规模化的现代农业采摘园、种植园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入农事观赏、农事采摘等服务项目,吸引城市广大居民到乡村观光游玩,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实现更好地发展。除此之外,农业生产还可以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做好农产品深加工,打造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发展,提升农产品经济价值,推动农村经济实现更好发展。

3.2 加大农村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还应进一步加大农村财政支持的力度,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建立完善的农村财政管理制度,针对各农村税收收入,实现科学合理的分配,同时将税收支配权力下放给至县级人民政府,促使其能够结合各农村实际情况,做好资金合理配置与使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农村各个产业实现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还应扩大农村金融融资渠道,使其能够引入社会资金,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从而为乡村周边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市场融资。最后,还应注重金融服务的完善,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提供一些优化政策,鼓励其建立起与农村经济相适应的新型金融服务机制,不断地扩大“三农”信贷规模,为广大农民带来更多的信贷优惠金融服务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创业,带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3.3 加强优质人才引入,优化人力资源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优质人才同样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因此需要加大优质人才引入力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回乡,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创业。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组织电商服务职业农民培训等活动,加强农村相关产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农村营造一个适合创业的良好环境。与此同时,在人才培训教育方面,还应注重做好农村干部教育培训教育工作开展,引入大学生村官,做好村级后备干部人才梯度建设,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在实际培训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村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养以及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农村基础干部先锋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带动当地农民群众促经济、谋发展,不断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质量水平。

3.4 推动数字化农村建设,实现“互联网+农村经济产业”创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发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数字化农村建设,建立农村国家标准互联网,消除城乡之间因为“数字鸿沟”带来的信息差距。基于此,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需要三农工作者认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薄弱之处,加强数字化农村建设。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进行“互联网+农村经济产业”创新,例如上文提到的乡村旅游产业,三农工作者可以在其中引入数字化信息技术,进一步激发乡村旅游产业潜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做好数字化运营工作,采用网络直播等方式,加大乡村旅游宣传力度,丰富乡村文旅营销渠道;借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乡村旅游互动体验,推动乡村旅游消费业态创新升级,在完善的数字化农村建设支持下,打造乡村旅游数字化服务,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收集游客行动轨迹、消费轨迹和云端检索记录等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挖掘绘制游客画像,为游客提供更加精准的乡村旅游服务,不断提升游客乡村旅游体验,为乡村旅游带来更多人气[3]。除此之外,还可以以农村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创意文化产品的研发,积极打造乡村旅游文化特色品牌,促使乡村文化的附加价值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当地农村带来更多的旅游经济收入,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实现更好地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针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三农工作者提高认识,充分了解农村经济发展所具备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还应了解当下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些困境问题,针对这些困境问题做好深入讨论与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径,从而促使农村经济未来实现更加稳定顺利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字化旅游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旅游
新农村 新一辈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