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策略思考

2021-12-23 22:40丛楠棋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服务中心山东烟台264001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21期
关键词:烟台市培育农民

丛楠棋(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1)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然成为必然趋势,需要大量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近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并在政府的主导下得以如火如荼开展,为现代农业发展输送了不少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不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实践中依旧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导致实际培训效果和预期依旧存在一定偏差,需要持续进行优化和改善。

1 烟台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

在农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培育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助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可靠动力,进而实现农民培养体系和目标从传统技术培训到现代教育体系的变革。所谓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是指知识资本富集、职业身份认同、职业依存度高、以农民作为专业职业的人,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农业利润,而且其职业身份不可代替,资本和技术依存度高,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烟台市近年来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和培训,不断加强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力量参与的培训体系。烟台市农广校下设9所分校均设有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共计83所,开创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仅2020年上半年,烟台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0多次,组织科技人员下乡3787人次,开放技术资料、明白纸3万多份,接受不同方式培训的农民达5万余人次。不过,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依旧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加以重视并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改善。诸如培训对象整体学历较低并限制农业集约化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人力资本对培训的支持不足、政策支持不足、财政经费不足、优秀人才欠缺、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新型农民培训效果始终难以达到预期,需要尽快通过合理手段进行改善和优化[1]。

2 乡村振兴战略下烟台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策略

2.1 构建宏观支持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要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支持和落实,其中微观层面指从具体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加以应对,宏观层面则主要指构建宏观支持体系,形成良好环境,确保培训工作得以顺利、规范、高质量落实。而要构建起规范的宏观支持体系,则需要重点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优化顶层设计。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涉及多方主体,而且关系到整个地区、所有农民以及农业发展,在实践落实层面必然极为复杂,必须做好顶层设计进行基础支持,否则整体会陷入过于混乱的境地。政府应当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思路,重点围绕经济诱导、政策扶持、项目支持等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坚持贯彻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原则,做好目标规划,积极利用先进理论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培育机制,打造融合专项计划、课程大纲、授课标准、创业培训课程、新领域以及新业态培训等在内的课程,应用包括理实结合、核心骨干课程主导、累计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并行的培养模式,明确考核遴选标准与制度,将培训工作和农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2)规范土地流转制度。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需求,而后者则需要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科学分置作为依托。地方政府应当积极实行“三权分置”政策,不断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因地制宜优化具体流转策略,重点保护农民的基本福利与土地保障功能,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吸引农民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农业建设发展之中。

3)全面构建现代农业政策支持体系。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其中包括资源保护和科技推广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业金融信贷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等。只有确保这些政策有效实施和落实后,农民的权益才能得到充分保障,进而实现政策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相辅相成,共同为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2]。

2.2 完善管理服务体系

管理服务是支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辅助,高水平的管理服务能够切实促进培训质量及效率的提升,减少培训过程中不必要的各种基础问题。在管理服务方面,需要重点围绕三点进行优化与完善。

1)积极创新培育理念。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味着从传统的技术培训到现代的教育体系实现变革,而传统培育理念过于滞后、死板和陈旧,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必然会严重限制甚至拖累培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对此,必须深化培育理念和整个培育环节的融合,以科学、先进的理念作为重要引领,着力以打造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以先进体系为新型农民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助力。

2)明确培育目标定位[3]。要想有效支持培育工作规范,对其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十分有必要,否则相应的管理和服务可能会和实际需求存在巨大偏差,反而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培育。以社会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基础,着眼于文化、技术、经营等综合素养,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地方实际情况明确培育目标,并以目标作为培育工作的指导和规范,能够确保培育工作按照预期开展与落实。

3)加强培育管理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离不开管理以及服务,对相关部门、机构、组织的权责进行明确划分,严格要求各单位做好本职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以及优质的帮扶服务,确保培育工作得以专业化、灵活化、实用化开展。

2.3 因地制宜地优化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是决定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培训内容和地方农业发展需要、农民实际需求等相脱节,那么很难有效发挥其作用,培育出的新型职业农民往往也仅停留于“纸上谈兵”的层次,无法为地方农业的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带来可靠的发展推力。在政府的主导下,相关部门应当因地制宜地优化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内容和实际情况精准对接。

1)充分考虑地方农业发展要求。地区农业受地方自然资源、人文、生态等影响巨大,无法突破地区限制实现全面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构建产业特色,才能促使农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得到充分提高。只有将培训教育内容与地方农业实际条件和发展要求相结合,同时积极挖掘产业特色,才能确保培训教育内容科学、合理、有效。

2)充分考虑农民实际需求。农民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只有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保障实际培育效果。从培育内容层面考虑农民的文化层次、经济需求、生产技能、经营能力等因素,围绕基础技能、核心技能、社会现实技能等对培育内容加以优化,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民提供不同的培育内容,能够进一步保障实际培育效果。

3)深化培训内容与行业引领的对接。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需要进一步与整个市场建立紧密联系,而通过相应的培训教育强化农民的诚信意识、自律意识和行业意识,同时提高农民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农业市场。

2.4 创新和拓展培训途径与形式

对培训途径与形式进行适当创新和拓展,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单一培训形式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还能以更加契合农民实际情况的方式进行有效培训,进而改善培训效果,真正培育出大批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优秀农民。在实际培训时一定要贯彻多形式并用的基本原则,即针对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合理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培训,不可过分拘泥,尤其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的优势,真正实现培训渠道全范围覆盖。同时在培训中还应当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长期与短期并重,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持续优化,不断探索更高水平的培训模式。

3 结语

综上可知,烟台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既取得了良好成效,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实际培训效果并不能满足地方现代化农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度的剖析,准确把握其中的缺陷与不足,并采取有效方法加以改善,为现代农业发展输送大量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人才。

猜你喜欢
烟台市培育农民
《盆兰图》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三虎争粽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