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山药饮料的研制

2021-12-24 11:58张雅岚王鹤儒赵慧玲
农产品加工 2021年22期
关键词:木糖醇均质柠檬酸

张雅岚,李 佳,王鹤儒,赵慧玲,孙 佳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115009)

紫山药口感佳,肉质呈紫红色,营养丰富且含有淀粉、蛋白质、皂甙、维生素、矿物质、多糖、花青素和薯蓣皂等营养素[1],据本草纲目药书的记载,紫山药具有降血脂、抗衰老、抗菌消炎、抗肿瘤等生理活性和功能[2],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对紫山药饮料的报道较少,试验以紫山药为主要原料开发新产品,以提高紫山药的利用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木糖醇、柠檬酸、α-淀粉酶(2 000 U/g)、糖化酶(10万U/g)、果胶、CMC,郑州市糖柜商贸有限公司提供;紫山药,市售。

1.2 仪器设备

分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技仪器有限公司产品;破壁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冷冻离心机,上海卢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产品;高压均质机,上海诺尼轻工机械有限公司产品;水浴锅,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1.3 试验方法

1.3.1 工艺流程

紫山药→清洗、去皮、切块→蒸煮→打浆→液化、糖化→取汁→调配→均质→杀菌→成品。

1.3.2 操作要点

(1)原料预处理。紫山药用流动水清洗后去皮,用刀切成0.5 cm×1.0 cm薄片。

(2)蒸煮、打浆。紫山药片在100℃下蒸煮6~10 min,将蒸煮后的紫山药与水按1∶5的比例打浆。

(3)液化、糖化。参考崔晋[3]紫山药酒的发酵工艺研究及其品质分析,α-淀粉酶添加量40 U/g,温度75℃,pH值5.5,酶解时间70 min;糖化酶添加量240 U/g,温度55℃,pH值4.5,酶解时间60 min。

(4)取汁。酶解后的紫山药汁以转速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

(5)调配。向紫山药汁中加入预先溶化好的木糖醇、柠檬酸和稳定剂。

(6)均质。将预热至60℃的紫山药饮料在20~25 MPa下进行均质[4]。

(7)杀菌。将紫山药饮料在121℃下保持8 s进行超高温瞬时灭菌,冷却包装后即为成品。

1.4 感官评定

选定10人为感官评定小组,分别从颜色、风味、组织状态3个方面进行感官评定[5]。

紫山药饮料的感官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紫山药饮料的感官评分标准

1.5 单因素试验设计

分别探讨紫山药汁添加量(20%,30%,40%,50%,60%)、木糖醇添加量(2%,4%,6%,8%,10%)和柠檬酸添加量(0.01%,0.02%,0.03%,0.04%,0.05%)对紫山药饮料品质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

2.1.1 紫山药汁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紫山药汁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见图1。

图1 紫山药汁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由图1可看出,当紫山药汁添加量为40%时,感官评分最高,此时的紫山药饮料具有良好的紫山药风味;当添加量小于40%时,紫山药风味不明显,饮料颜色浅;当添加量大于40%时,紫山药风味重,出现腻感。所以,选择紫山药汁添加量为30%~50%。

2.1.2 木糖醇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木糖醇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见图2。

图2 木糖醇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由图2可看出,随着木糖醇的添加,感官评分逐渐增大,当木糖醇添加量为6%时,感官评分最高,此时的紫山药饮料酸甜适度,且有回味感;继续增加木糖醇的添加量,饮料甜度过重,并掩盖掉紫山药风味。所以,选择木糖醇添加量为4%~8%。

2.1.3 柠檬酸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柠檬酸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见图3。

图3 柠檬酸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由图3可看出,当柠檬酸添加量为0.02%时,评分最高,此时的紫山药饮料甜度适中、口感清爽,饮料呈紫红色;继续添加柠檬酸,饮料糖酸比失调,饮料过酸且饮料颜色越来越红。所以,选择柠檬酸添加量为0.01%~0.03%。

2.2 正交试验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紫山药饮料的最佳配方。紫山药饮料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2。

表2 紫山药饮料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由表2得出紫山药饮料的最优组合是A2B2C3,即紫山药汁添加量50%,木糖醇添加量6%,柠檬酸添加量0.02%,此时紫山药饮料感官品质最佳。

3 结论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紫山药饮料的最优配方为:紫山药汁添加量50%,木糖醇添加量6%,柠檬酸添加量0.02%,稳定剂添加量0.1%果胶和0.1% CMC,此时生产的紫山药饮料的品质最佳。

猜你喜欢
木糖醇均质柠檬酸
柠檬酸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透析机消毒液中柠檬酸检测方法的对比
木糖醇为什么不是糖?
吃木糖醇能降血糖吗
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研究进展
喝柳橙汁预防肾结石
空气搅拌在调节池中的应用和设计
凝固型酸乳均质工序改进
木糖醇,糖尿病人不能可劲“造”
均质工艺对燕麦浆稳定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