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的思考

2021-12-24 01:58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法律法规资源

(辽宁大学环境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湿地,拥有关键的功能以及科研价值,其动植物资源很多,具有调节气候以及涵养水源等功能,对人类活动具有核心意义。伴随人们持续了解湿地生态系统,更多的人们开始重视湿地资源的相关保护以及管理工作。现在,我们就重点探究湿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

1.湿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1 保护管理机构不完整

部分管理机构不能更好地适应规划以及调查的要求,对于湿地监测工作的深入实施不利,不能落实湿地保护区的相关管理工作,尤其是湿地资源通常处在偏僻的地区,环境以及工作的艰苦使得大量杰出人才知难而退,机构中欠缺技术型人员,专业水平比较滞后,很难施展出高科技的核心作用。

1.2 湿地所属权划分不明晰

部分湿地地形比较复杂,属于国家级保护区,有的属于地方保护区,有的属于海洋区保护,有的属于林业区保护,进一步造成大量湿地无人打理或者多方管理的情况。

1.3 管理机制不完整

关于多重保护的湿地资源,每个部门开展分区管理,如环保部门负责环境污染治理,林业部门负责管理森林,水利部门管理水资源,多方管理使得整个湿地保护区不能获得全面的管理,对生态系统保护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4 相关法律法规还需完善

我国属于一个法治国家,然而我国与湿地资源保护有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太完善,这导致湿地资源保护不具备一个完整的法律保障。

1.5 人们的湿地保护意识不足

我国在湿地保护上的宣传力度远远不足,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未了解到生态平衡的意义。常常出现过度捕捞与采集、挖沙采石、污水排放以及群众基建占用等情况,占用对湿地的用途进行了改变。

1.6 欠缺对应的保护执法团队

因为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不高,大部分管理机构只能停留在监督上,不能将严令禁止以及开展惩戒的层面落到实处,于是欠缺湿地资源保护的相关执法团队,如今只能实现“有法可依”,却不能开展“执法必严”,进而使得国内湿地生态系统不断被破坏。

2.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的优化措施

2.1 转变保护观念以及保护措施

第一,为了对湿地资源开展保护,应该将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利用起来,凭借各种传媒力量来充分保护湿地以及湿地资源,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湿地在国内生态系统建设中的意义。第二,经过实施各类普法教育活动来充分施展湿地的生态教育功能,进而提升全社会主动保护湿地资源的意识,对以前的观念进行改变。第三,还应该使用退田还湖还林与退耕还林还草的策略,使湿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第四,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措施进行转变,不但要大力保护湿地环境里面的野生动物,更要保护湿地的水资源、土地以及野生动植物,更好地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2.2 创建专门的保护管理部门

针对湿地保护来说,需要创建一支专业队伍,能够聘请专业化人才来开展保护规划,要采取严格标准来选拔人才,对相关人才还能够开展有关的培训,实现与时俱进,让他们的指导更加具有时代性,与高科技时代的核心特征相符。要梳理好部门的资金,且不可因为资金进一步压缩工程规模,降低工程品质,也不可膨胀资金方向,造成材料的不断浪费,有效制定预期规划,在开展保护的过程中更加切合湿地特点。

2.3 创建自然保护区

湿地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创建自然保护区是对湿地进行科学保护的渠道,在国际上也是可行性较高的策略。在从前重点保护的是黑鹳与丹顶鹤等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当前不但要对稀缺物种进行保护,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物多样性,如供养生物生存的微生物与植物;还要尤其关注红树林与珊瑚礁这些脆弱的湿地。

2.4 合理保护以及开发湿地资源

湿地能够给人类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人们不能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去破坏湿地以及生态平衡,要学会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以及开发,重视开发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专业人士的悉心指导下开发湿地,不可因为湿地的开发,对原有的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平衡进行破坏,要有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制定出可行的策略,按照程序开展具体操作,杜绝所有破坏性的行为,也要规划好湿地的后续管理,对专业的人才进行配备。

2.5 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

第一,国家应该注重对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第二,每个省份也应该经过完善法律法规来强化对湿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在法律法规中进一步规定对土地以及生物的保护,充分明确湿地采用的开发策略,还需要明确有关部门保护以及管理湿地的分工。第三,在保护条例中还需要明确规定对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的具体处罚办法,并且合理创建湿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保护、管理、利用湿地资源进一步提供核心法律依据。

2.6 提升社会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为了强化对湿地资源的保护以及管理,应该让整个社会广泛参与其中,创建多层次的保护管理系统。第一,从政府角度来看,将政府在湿地资源保护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强化资金投入力度,可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湿地资源的重要性。另外,能够借鉴其他国家丰富的水污染治理经验,将当地的现实特点充分结合起来,导入湿地资源保护体制。第二,从公众角度来说,需要采用若干种手段与方式来提升人们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意识,让人们产生一种浓浓的责任感,进而主动保护实体资源。另外,采取公益广告等方式来强化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湿地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也能够通过部分重大节日来宣传湿地保护,能够创建与湿地资源保护有关的宣传网站,凭借网站的覆盖面广与便捷性来充分提升湿地资源保护工作的综合成效。

2.7 强化对湿地资源保护的投入力度

主动将国家的政策规定以及要求落到实处,可以把湿地资源保护规划进一步纳入到省级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规划中,采用统筹安排的相关策略,把湿地资源保护经费进一步纳入到年度的财政预算,并且有效创建与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有关的投入机制。第二,注重对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强化对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管理手段与基础设施所需资金充足,为有效开展天然湿地的相关保护工作提供足够的经费。第三,主动鼓励以及指引全社会力量不断投入到湿地保护中,并且创建对应的政策机制,鼓励团体以及个人全身心参与到湿地资源的相关保护以及开发工作中,充分激发人们保护湿地资源的主动性。第四,有关的林业主管部门应该与湿地资源保护机构开展紧密、有效合作,能够举办社会活动,如进行慈善募捐或开展观鸟比赛,采取这种方法对社会资金进行募集,可以更好地解决管理经费不够的问题。

3.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从转变保护观念以及保护措施;创建专门的保护管理部门;创建自然保护区;合理保护以及开发湿地资源;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提升社会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强化对湿地资源保护的投入力度等策略入手,以实现对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以及管理。湿地资源作为生态系统环境的核心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生存以及发展具有核心意义,我国应该强化人们的保护意识,并且强化湿地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进而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法律法规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我给资源分分类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