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现状与对策摭探

2021-12-24 03:16杨晓英郭庆
成才之路 2022年1期
关键词:雷锋精神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

杨晓英 郭庆

摘 要:大学生雷锋精神的培育,对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与民族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辽宁省高校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的整体态势良好,但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文章结合德育环境理论,从大学生主体、家庭、学校和社会角度分析当前雷锋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认为应从注重雷锋精神培育的全面性、创新雷锋精神培育方式方法、构建“四位一体”雷锋精神培育格局、完善雷锋精神培育机制四个方面,改善当前高校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现状。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中圖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1-0004-03

雷锋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承继者,是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雷锋精神的培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课题。辽宁省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辽宁省高校认真研究如何培育大学生的雷锋精神,更有着重要的价值。根据辽宁省高校的分布情况,笔者选取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锦州医科大学等八所省内高校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对当前辽宁省高校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的现状及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提供参考。

一、高校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辽宁省高校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现状整体向好,在认知、认同和践行方面均呈现出良好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仍存在部分有待改进之处。

1.大学生普遍对雷锋精神认知程度很高,但认知的全面性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对雷锋精神的认知程度很高。其一,普遍对雷锋有着较好的认知。在关于对雷锋了解程度的调查中,98.3%的受访者表示知道雷锋,对雷锋的代表性事迹有一定的了解;在关于雷锋纪念日的调查中,85.8%的受访者回答正确,大部分大学生对雷锋纪念日有着清晰的认知。其二,普遍对雷锋精神内涵具有一定的认知。在雷锋精神认知情况自评中,85.4%的大学生表示对雷锋精神的五种内涵比较了解。

调查也显示,部分大学生对雷锋精神认知的全面性有待提高。在关于“你对雷锋了解多少”的调查中,虽然大部分人回答知道雷锋,但仅有28.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比较了解雷锋,大部分受访者(56.7%)认为自己仅了解一点,还有一小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不了解雷锋。调查显示,在雷锋精神内涵的认知方面,大学生对不同精神内涵的认知程度具有显著差异性。关于“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这三种精神内涵认知情况较好,而关于“创新精神”“创业精神”的认知情况较差。

2.大学生对雷锋精神有着较高的认同感,但部分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实践价值存有怀疑

在关于雷锋精神价值与意义的调查中,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雷锋精神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其中,59.6%的受访者认为雷锋精神非常重要,35.2%的受访者认为雷锋精神比较重要。在关于“你如何看待对雷锋精神的学习”的调查中,几乎全部(97.5%)受访者都认为雷锋精神既契合社会发展需要,也利于个人发展。

调查也显示,部分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实践价值存有怀疑,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价值追求方面。在问及“如果可以,你最想成为以下哪类人物”时,选择希望自己成为像郭明义一样的道德模范的比例不是很高,而选择希望自己成为企业家的受访者所占比例最高。

3.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践行形式比较单一

调查表明,部分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践行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践行。在关于“你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来践行雷锋精神”的调查中,有47.3%的受访者表示平时主要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来践行雷锋精神。除了志愿服务之外,尊老爱幼等日常做好事方式是所占比例较大的践行方式,有26.4%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选项。

4.不同雷锋精神内涵的培育现状存在显著差异

当前,不同雷锋精神内涵的培育现状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对“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的认知、认同和践行情况,要好于“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在关于对雷锋精神内涵的认知调查中,分别有79.6%、83.5%、80.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有着较好的认知,而认为对“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有着较好认知的比例为68.0%、66.0%,二者所占比例接近但要显著少于前三者。调查表明,在认同和践行维度,大学生对“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的认同和践行也要显著优于“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二、高校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困境及成因

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受外部德育环境的影响,从德育主体的角度来说,大学生德育环境主要可以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此外,人的道德发展是在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因此人的主体因素也是影响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

1.学生方面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道德追求比较忽视,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追求上更重视物质,忽视对美好精神的追求。大学生如果忽视道德追求,自然也不愿意去学习雷锋精神。笔者认为,部分大学生忽视对道德的追求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社会转型期的一些不良现象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对道德追求比较忽视。其二,教育制度的局限性。一方面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唯分论”让部分学生只重视考试成绩,忽视道德发展,另一方面是巨大的学业压力使得学生可用于雷锋精神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不多。

2.家庭方面

当前,部分家庭在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调查显示,仅有13.5%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是引导其学习雷锋精神的重要因素,家庭的被选频率显著低于学校。家庭对雷锋精神培育缺位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对道德教育的忽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父母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忽视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父母对道德教育的不重视,不仅会导致忽视对孩子进行雷锋精神教育,而且会将不重视的态度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孩子,使得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也不重视雷锋精神的培育。

3.学校方面

当前,部分高校的学雷锋制度不健全,影响大学生的雷锋精神培育。首先,部分高校的雷锋精神宣传教育的全面性有待提高。笔者通过对省内各高校学工网站的检索发现,很多高校关于雷锋精神宣传的内容大部分以雷锋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为主,宣传内容比较单一。其次,部分高校的雷锋精神践行平台较少。高校关于雷锋精神培育的活动主要是志愿服务活动,鲜有其他践行平台。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是具有差异性的,如果只通过志愿服务来培育雷锋精神,其实效性难以得到保障。最后,部分高校的雷锋精神培育常态化建设不足。笔者通过对各高校相关信息网站的检索发现,大部分高校的雷锋精神培育活动集中在三月份,其他月份鲜有培育活动,有时形成“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的尴尬局面,不利于雷鋒精神的长期培育。

4.社会方面

当前,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观点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有时易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在关于“影响你学习雷锋精神的最主要消极因素是以下哪一项”的调查中,被选频率最高的选项为社会不良风气。社会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主要可以分为网络负面舆论的影响、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及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三、高校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1.注重雷锋精神培育的全面性

首先,应注重认知、认同与践行的全面性。一方面,雷锋精神培育应重视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和践行,另一方面,雷锋精神培育应是认知、认同和践行的有机融合。其次,应注重雷锋精神五种内涵培育的全面性。一方面,思政教师应在一定程度上具备雷锋精神,另一方面,思政教师应重视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培育。

2.创新雷锋精神培育方式方法

首先,注重雷锋精神培育思路创新,重视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是应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开展雷锋精神培育实践活动,二是应在雷锋精神培育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及时开展认知活动,三是应引导大学生将实践之后的认知应用到新的实践之中。其次,与时俱进,注重雷锋精神宣传方式创新。思政教师既要善于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也要不断结合社会的潮流与趋势。最后,丰富多样,注重雷锋精神培育方法创新。思政教师既要做好渗透式雷锋精神培育方法创新,也要做好陶冶式雷锋精神培育方法创新。

3.构建“四位一体”雷锋精神培育格局

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雷锋精神,就要把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结合起来,构建“四位一体”的雷锋精神培育格局,推进各个元素之间的协同配合,实现培养合力的统一,提高雷锋精神培育成效。分析学生、学校、家庭、社会这四个元素的功能和特点,笔者认为在雷锋精神培育过程中学生是关键、学校是主导、家庭是引导、社会是依托,高校应当构建学生“主动学”、学校“组织学”、家庭“引导学”、社会“重视学”的培育格局。

4.完善雷锋精神培育机制

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制定雷锋精神培育保障机制。由于相关保障机制的缺失,大学生个人利益有时受到侵害,从南京“彭宇案”到重庆“万鑫案”再到郑州“李凯强案”都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对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产生消极影响。当前,相关部门亟须制定一套完善的雷锋精神培育保障机制,保障助人者的个人利益,避免“好人没好报”、助人者“流血又流泪”类似事件的发生。其次,相关部门应当出台雷锋精神培育激励机制。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学雷锋的积极性,是推进雷锋精神培育的重要抓手。因此,为了保证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的平稳推进,制定激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最后,相关部门应当构建雷锋精神培育长效机制。雷锋精神的培育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投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学雷锋长效机制的建立是急需而必要的。

四、结语

当前,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面临部分学生缺乏道德追求、家庭对雷锋精神培育缺位、学校学雷锋制度不健全、社会不良风气干扰的现实困境。因此,高校应从注重雷锋精神培育的全面性、创新雷锋精神培育方式方法、构建“四位一体”雷锋精神培育格局、完善雷锋精神培育机制着手,改善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现状,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文章.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与永恒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3).

[2]刘济良.德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周长茂,王晓成.浅析雷锋精神视域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7(07).

[4]朱潇俏.新时期大学生践行雷锋精神的意义和路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9).

[5]王华敏,范春婷.论雷锋精神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6).

[6]李诗夏,李祖超.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4).

Explor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ltivating Lei Feng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Yang Xiaoying, Guo Q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00, China)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Lei Feng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talent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revitalization. At present,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Lei Feng spirit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Liaoning province is good, but there are still areas to be improved.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mor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causes of Lei Feng spirit culti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llege students, families, schools and society, and holds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Lei Feng spirit cultivation, innovat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Lei Feng spirit cultivation, construct the "four in one" Lei Feng spirit cultivation pattern, and improve the Lei Feng spirit cultivation mechanism,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ng Lei Feng spiri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Lei Feng spirit; cultiv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e

猜你喜欢
雷锋精神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浅谈雷锋精神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如何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