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实施“课程思政”探索

2021-12-24 03:16陈雪珍
成才之路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陈雪珍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结合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的特点,挖掘与其相关的思政育人素材,设计“课程思政”具体方案。要通过讲授提问式教学、叙事式教学进行理论教学,通过PBL教学、电台电影故事评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同时重视第二课堂的融入。全方位育人模式可以实现教育引导和价值引领,培育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观、价值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精神科护理学;高职院校;护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1-0013-03

高职院校不仅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精神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高职院校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的德育目标是培养能够传递温暖的精神科护士,培育具备耐心呵护病人的敬业精神、慎独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尊重、理解、关心病人的高级情感,能与病人建立良好治疗性护患关系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本研究旨在结合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开展临床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并重的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探索,以期达到以德为先,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一、高职院校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策略

精神科护理学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深奥,部分专业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时有时感觉无从下手,有畏难心理,或显刻意生硬,导致思政育人效果不佳。因此,专业课教师要加强学习与研究,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基于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专业课教师应该主动进行理念的更新与角色的转换,即从“专业课程的承担者”转变为“课程育人的实施者”。

鉴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笔者在思政课导师的启发下,通过集体备课,充分挖掘精神科护理学课程中的思政育人素材,尝试从多维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体来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对应的思政育人素材如下。1)“绪论”——教學方式:课堂讲述;思政育人素材: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86”项目)、精准扶贫(精神障碍发病率与贫困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实施、中医心理护理的发展史;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2)“精神科护士素质”——教学方式:课堂讲述、案例讨论;思政育人素材:南丁格尔奖章获奖者蔡红霞事迹的介绍、反面案例(某精神科护士违法的案例);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守法精神。3)“治疗性护患关系的建立”——教学方式:叙事教学、体验式教学;思政育人素材:精神科护士讲授临床经历;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提高学生共情能力、团结协作能力。4)“保护性约束的实施”——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思政育人素材:约束带材质、种类的不断改良;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医德仁心。5)“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教学方式:课堂讲述、第二课堂;思政育人素材:缉毒警察的先进事迹;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拒绝毒品、从我做起”的意识。6)“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教学方式:课堂讲述、电台电影故事评析;思政育人素材:《海洋天堂》中孤独症病人的困境、抽动症儿童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与支持下取得成功的励志故事;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儿童的意识。7)“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教学方式:叙事教学、电台电影故事评析;思政育人素材:“我的抑郁自救手记”故事;思政育人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8)“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护理”——教学方式:PBL教学、第二课堂;思政育人素材:养老院里的老夫妻相濡以沫的故事、亲自动手设计适合阿尔茨海默病人的家居环境及防走失标志;思政育人目标:发扬传统美德,尊老敬老。9)“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教学方式:角色扮演;思政育人素材:约翰·纳什(精神分裂症病人)获得诺贝尔奖、“一场恋爱,把我送进了精神病医院”故事;思政育人目标: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精神疾病,学会接纳病人,消除病耻感。

1.理论教学

(1)讲授提问式教学。在“精神科护士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正面榜样——南丁格尔奖章获奖者蔡红霞的故事,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爱护病人,甘于奉献。同时,可以引入反面案例——某精神科护士的违法案例,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认识到:作为医务工作者,面对精神障碍弱势群体时应该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保障其合法权益,所有医疗活动必须遵守相关医疗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

(2)叙事式教学。叙事式教学借助叙事素材的教益性、激发性和感召性,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关怀的理解和体验,促进学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与同理心。因此,在“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如“我的抑郁自救手记”等真实案例,结合疾病特点,设计具有思政元素的问题——“他生病了吗”“我们该如何帮助他”“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是如何应对的”,组织学生针对故事中病人的发病过程讨论抑郁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护理方案,同时反思自己应对挫折时的不足之处,从中汲取应对压力的知识和力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2.实践教学

(1)PBL教学法。在“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护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典型的案例,结合丰富的思政元素,提出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关爱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引入“我的外婆变成了一只猫”“妈妈请再爱一次”“超市里的怪阿姨”等案例,引导学生在案例中学会识别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患病时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方面的改变,触动学生情感,使学生产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慨,同时结合养老院里的老夫妻相濡以沫的故事,触发学生关注老年人精神健康的意识,让学生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到孝老爱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并尝试通过亲自为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人进行居家环境的适老化改造,身体力行地为病人排忧解难。

(2)电台、电影故事评析。鉴于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难度,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听故事的任务,即让学生聆听“故事FM”等网络平台中人们患病时的亲身经历,使学生对病人的痛苦产生共鸣,准确把握病人的情绪变化和内心需求,培养与病人的共情能力。另外,电影拥有非凡的力量,有许多电影围绕精神疾病主题展开。赵缨、贾守梅的研究发现,电影评析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因此,教师可以挑选《桃姐》《美丽心灵》《一念无明》等优秀影片让学生观看,在提高学生辨析精神症状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精神病人回归社会的种种困境,从而主动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消除人们对精神病人的歧视和偏见,减轻病人的病耻感,帮助病人顺利回归社会。

(3)角色扮演。基于整体护理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如何培养学生与精神科病人的共情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是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共同演绎“他为啥要反复自杀”等剧本。在扮演病人角色时,通过揣摩病人的内心感受,学生能够形成情感共鸣,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做到精准护理,帮助其更好地回归社会大家庭。

3.第二课堂的融入

第二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笔者积极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提高社会服务质量。比如,组织学生在“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等活动日,进入社区宣传普及精神健康相关知识,提高人们识别精神问题能力及预防精神疾病的意识。

二、高职院校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效果

1.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和职业情感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国家通过医疗政策、经济扶贫和法律保障,加大力度对精神障碍病人这一弱势人群进行救治和管理,使学生在感受到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帮助精神障碍病人的职业情感。

2.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通过教师对常见心理疾病及相关心理故事的讲解,高职学生往往将故事中的情节联系到自己身上,进一步内化心理健康知识,同时能够在故事中汲取成长的经验和力量,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3.培养了学生踏实、认真、严谨、有耐心的工作态度

精神症状复杂而抽象,往往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较高的交谈技巧来获得相应的资料。因此,沟通不仅要保持专业态度,还要恪守慎独精神。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同学配对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了解了沟通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形成了踏实、认真、严谨、有耐心的工作态度。

4.培养了学生人文关怀意識和奉献精神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与病人的身份角色进行了转换,这使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内心更加接近病人,从而在服务中见温暖,尊重病人的尊严,保护病人的隐私。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中,学生参加精神健康科普宣传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能够利用精神科护理专业知识为社区居民、身边亲人朋友提供专业服务,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增强了自身的价值感。

5.增强了学生的法治意识

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要求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卫生职业院校的护生,通过法律案例的学习,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后果,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进一步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

高职院校精神科护理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可以培养具有良好服务意识的新时代护理人才,还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使教师学会主动收集思政素材,注重教学设计,避免生搬硬套,能够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但是,当前高职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多采用口头反馈的方法,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且教学方法稍显单一。今后可以构建“课程思政”多元评价体系以及培训标准化病人,进一步提高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史瑞芬.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9(08).

[2]仝文华.身边的“提灯女神”——记解放军第261医院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蔡红霞[J].当代护士,2013(11).

[3]侯佳坤,周宏珍,胡瑞丹,等.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1(01).

[4]高晨晨,姜安丽.叙事护理教学系统的设计及开发[J].中华护理杂志,2015(02).

[5]赵缨,贾守梅.电影评析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馈[J].护士进修杂志,2020(21).

[6]李慧,邱银玲,战同霞,魏秀红.课程思政在内科护理学情景模拟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0(13).

Explor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sychiatric Nursing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Xuezhen

(School of Nursing, Fujian Health College, Fuzhou 350101, China)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new requir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l kinds of courses should go hand in hand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o form a synergistic effect. We should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course, excavate the releva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terials, and design the specific schem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should carry out theoretical teaching through teaching, questioning teaching and narrative teaching, carry out practical teaching through PBL teaching, radio and film story evaluation and role-play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The all-round education mode can realize educational guidance and value guidance,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nursing talents with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value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sychiatric nurs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ursing talents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