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应用:走好数学学习“后半程”
——《“有余数的除法”综合练习课》教学解析与思考

2021-12-28 10:50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房后半程小旗

文|叶 柱(特级教师)

什么是数学学习的“后半程”?或许,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其一,在立足教材编排体系而展开的数学学习中,“前半程”可以看作是蕴涵各种新概念、涉及各种新意义、关联各种新思路的新授课,而“后半程”则是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的练习(复习)课;其二,换个角度看,数学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抽象——推理——应用”的完整过程,即先从现实中“抽象”出数学,再通过“推理”促成数学体系的内部发展,最后在“应用”中回归现实。所以,数学学习的“后半程”,也可视为“抽象”“推理”之后的“应用”阶段。

金雪梅、章渊两位青年教师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综合练习课》,是巩固新知教学的练习课,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课,在数学学习中处于典型的“后半程”。那么,怎样走好这段“后半程”呢?下面,我想重点围绕上面所述的第二种理解,从“强化应用”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强化应用,需要“瞻前顾后”

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应用”不该是“搬用”“套用”,而该是带着已有储备、进入现实场景,并根据实际需求发掘自身潜能、调用所需资源,来解决问题、达成目的。整个过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挑战性。因此,在展开应用的前夕,重视已有经验的激活,唤醒学生对于旧知“拿捏”的“手感”,为实际应用做好扎实铺垫,便显得很有必要。

在金老师的课中,通过“分矿泉水”的数学活动,学生对于平均分的含义、有余数除法的产生与意义、各部分名称及关系进行了细致梳理。这个过程并不是机械刻板的,而是饶有趣味的。教师善于通过“猜一猜,每人分到几瓶矿泉水”“如果想要每个人再多分1 瓶,还需要增加几瓶矿泉水”等设问,让整个环节具有探索味与新鲜感。在我看来,这段课堂时光是“瞻前顾后”的。所谓“瞻前”,自然是指回顾了旧知;而所谓“顾后”,是鉴于后续开展解决问题的需要,开启了“学校派7 名同学去参加数学夏令营”的应用背景,成为了全课“情境串”的起点。再说章老师的课,通过学生自己举例来复习旧知,这与接下来的“通过自主编题来促进应用”在总体风格上是一以贯之的,具有整体性。

二、强化应用,需要“众里寻他”

两节课里,我始终关注着学生对解题思路的阐述。金老师的课上,对于“22 名男生参加了本次夏令营活动,每间大房可以住6 人,每间小房可以住4 人。如果都住大房,最多住满几间?”学生回答:“22 个人,每6 人一间,可以住满3 间,还剩4 人,也就是22÷6=3(间)……4(人)。”章老师的课上,直面“小旗按‘红、红、绿、蓝’的颜色顺序重复排列,第34 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34÷4=8(组)……2(面),‘红、红、绿、蓝’4 面旗为一组,有8 组,还多2 面,也就是下一组的前2 面小旗,颜色为‘红、红’。”毋庸置疑,丰富多彩的情境外衣下,复杂多变的信息丛林里,藏着一颗纯真的数学内核。而解说思路的两位学生,显然具备了一双透视迷雾的“火眼金睛”。

很多学生之所以惧怕解决问题(应用题),根源在于“乱花渐欲迷人眼”,在陷入现实情境后,看不透、摸不着、理不清隐藏其中的数学原型,最终导致盲目列式、胡乱解答。所以,应用的过程中,无论基于何种场景,不管面对哪种任务,“众里寻他”是最核心的环节。“众”指丰富复杂的问题情境,“他”指纯粹简明的数学模型。前面描述思路的两位学生,显然已具有“众里寻他”的基本能力。唯有不断寻找、持续索求,学生才能逐渐拥有一双数学慧眼。

当然,从更高要求看,两位教师在“众里寻他”的既定方向上,想得可以更深一些,教得可以更准一点。

1.洞察“除法模型”。

两位教师都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列式解答后阐述思路、促进理解,这当然很重要。但另一方面,面对某个现实问题,我们在动笔列式前,怎么判定这个问题是否适合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前预判”比“解后诠释”更重要。所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现实问题的数学本质,两节课都还有改进的空间。当然,“是否有余数”,算了才知道,所以,“解前预判”的核心指向便成为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是除法问题?像“矿泉水一共有25 瓶,平均分给7 名同学,能刚好分完吗?”就是“把25 平均分成7 份,求每份数”,用除法;像“小旗按‘红、红、绿、蓝’的颜色顺序重复排列,第34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就是“求34 里面包含着几个4”,用除法……在遇见这些现实问题之初,尽管还未动笔解答,引领学生形成“解前预判”的意识,敏感分辨其中所含的“平均分成几份”“包含几个几”的数学本质,进而萌生“用除法解决”的策略倾向,是“众里寻他”的应有之义。

2.领悟“有余结构”。

两节课都涉及到了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22 名男生参加了本次夏令营活动,每间大房可以住6 人,每间小房可以住4 人。怎样安排房间,刚好能住满?”很多学生在解答时,也会通过“凑数”来推进:假设大房住满1 间,还要安排16 人,正好小房住满4 间;假设大房住满2 间……这个过程中,“有序思考”确实显示了迷人魅力。那么,问题来了,在“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课时中,这道题的价值何在?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段引导:“观察‘22÷6=3(间)……4(人)’这个算式,余数是4,刚好可以再住1 间小房;观察‘22÷4=5(间)……2(人)’这个算式,余数是2,我们可以减少一间小房,多出的4 人加余下的2 人刚好6 人,加1 间大房。”从中,我们是否可以有此共识:“有余数的除法”并非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但是,明确了本题的“有余结构”,就能在解决问题时多一种思维模式、多一根研究拐棍、多一条推理路径,学生也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解题能力。事实上,很多小学阶段的挑战性问题都可以依托其中的“有余结构”、用除法模型来帮助思辨。因此,两位教师应始终注意通过“点睛式”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感受到“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三、强化应用,需要“留存经验”

应用的归宿在于解决问题,也在于“学会应用”。因此,不能只顾低头解题、盲目操练,还需要适时停下来,望一望来路,悟一悟体会,理一理心得,不断积蓄、丰富数学应用的主体经验。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重视以下经验的留存:

1.梳理信息的经验。

在一个实际问题中,信息通常是原生态的,且“披着情境外衣”,可能多余或不足。如何读懂、看透这些信息,对于解决问题很重要,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上文提到,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除法模型”、敏锐而准确地实现“众里寻他”是关键所在。而觉察到实际问题所包含的“除法模型”,必须建立在对每个信息的准确理解及相互关联的有效把握上。因此,解读信息时,教学节奏要适当放慢,有意放大“对照曾经解决过的相似问题来理解信息”“画示意图来理解信息”等鲜活经验,并推而广之,促进每位学生的经验优化。

2.把握问题的经验。

两节课中,都有“题目的所有条件不变,换一个问题来解决”的环节。对于这样的设计,个人深表赞同,有利于修炼学生对直面问题指向的敏感性。问题指明了解答的终极任务,聚焦了应用的核心焦点,所以,看懂、领会问题很重要。金老师、章老师都很重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两个问题的差异,呈现了一种“同伴分享,平等互教”的和谐氛围。只不过,相对而言,教师的点拨跟进需要适当加强。比如,学生交流后,教师可以故作惊讶:“哦,我明白了,‘最多住满几间’关注的是房间,要做到‘每间都无空位’,可以不管余下的人;‘至少需要几间’关注的是人,要做到‘每人都不落下’,所以余下的人要再加1 个房间。”有了这样的适度提炼,“学”与“教”的匹配更紧密,更能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

3.反思错例的经验。

两个课例中,几乎没能看到“错误”的影子。而事实上,实际应用本身就是一件有难度的事儿,具有挑战性,容易出现错误。且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过程,是绕不开“错误”的。很多时候,“错误”是学生认知改造的重要起点。所以,教师要进一步树立“错误是资源,错例能育人”的意识,重视真实的错误,善用典型的错例,引领学生解读错例、反思错误,进而改进理解、拨正思路。

猜你喜欢
小房后半程小旗
和王安石一起过年
竞走运动员后半程动作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CBCT图像引导的放疗前后半程摆位误差分析
上半年228家房企破产
优秀竞走运动员后半程动作技术分析
农业产业如何赢利“后半程”——洛川县委书记王明智谈产业发展与果农收益的一致性
工钱
晒太阳
抄作业大王
邋遢博士的奇妙发明.美妙时光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