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命题方案研究项目成果展示

2021-12-28 11:16湖北郑友华山东巩学贤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1年1期
关键词:彩练鹧鸪课程标准

湖北 郑友华 山东 巩学贤

【试题展示】

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现代文阅读Ⅱ:

穿唐越宋闻鹧鸪

王兆贵

第一次知道鹧鸪这种鸟儿,是在古诗词里,但却一直没听过鹧鸪的啼鸣,更不要说目睹它的样子了。

从图片得知,中华鹧鸪的样子类似山鸡,也有点像鹌鹑,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这广大地区包不包括江苏呢?“江南厌听鹧鸪曲,岭南初尝鹧鸪肉。”杨万里是江西人,按照他的描述,鹧鸪的栖息地,从江南到岭南都有,可我怎么就无缘得见呢?

疫情期间,去江北小住。清晨尚未睡醒,山林间的鸟鸣此起彼伏,其中一种叫声格外奇特。一般鸟儿叫起来也就两三个音节,而这种鸟儿的叫声却有五六个音节。隐约觉得,这叫声大约就是鹧鸪了。

东风骀荡,鸟语花香,我们在放眼欣赏百花齐放美姿色的同时,侧耳倾听百鸟争鸣的好声音,才能不辜负这大好春光。鸟鸣不仅清新悦耳,而且情趣多多。人类对鸟语的拟音,古今中外,各不相同。就拿四声杜鹃来说,庄稼人以农耕为本,听起来像“布谷布谷”;主妇们敏于换季,听起来像“脱却布裤”;士大夫厌倦官场,听起来像“不如归去”;单身汉孤苦伶仃,听起来像“光棍好苦”;小孩子受不得委屈,听起来像“阿婆打吾”……

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比起布谷鸟来,鹧鸪的出现频率似乎更高些,不仅衍生出以“鹧鸪天”为名的词曲牌,而且泛化为特定的文学意象。据张传刚等学者考证,鹧鸪入诗,首见于唐朝,且篇目较多。全唐诗中出现“鹧鸪”的诗有120多首,全宋诗中出现“鹧鸪”的诗有170多首,唐宋金元词中出现“鹧鸪”的词有60多阕。鹧鸪的文学意象除了表达人生失意、感时伤怀、闺阁闲愁等心绪外,更多的是表达路途凶险、出行艰辛、离愁别绪、羁旅乡思之类的感叹。

关于鹧鸪啼鸣的拟音种类,古籍记载不是很多,如“钩辀格磔”“懊恼泽家”等,生硬冷僻,佶屈聱牙,出现的频率不高,后世知之者甚少。流传至今最有韵味的拟音是“行不得也哥哥”。在电视剧中,毛泽东率众撤离延安,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不慎摔了一跤,爬起来自我调侃说“行不得也哥哥”,并向在场的人解释了这一掌故的由来。鹧鸪属于南方山林留鸟,叫声嘶哑,且有多个音节,拟音为“行不得也哥哥”,容易勾起人们对旅途艰辛的慨叹和离愁别绪的联想,适合吟诗填词,所谓“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

古时交通不便,出行不易,远足在即,归期不定,听那鹧鸪呼喊“行不得也哥哥”,格外伤感。唐代张籍的“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目送友人远去,只见鹧鸪翻飞于茫茫白苹之上,啼声凄清苍凉,怎不让人酸楚、感伤!李群玉的“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与张籍所营造的意境相似,如果说前者是白描,后者就有点水墨的味道了。晚唐诗人郑谷诗云:“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这首诗甫一问世,就赢得好评如潮,被誉为“警绝”之作,郑谷也因此被戏称为“郑鹧鸪”。其实,郑谷的“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也应算作咏鹧鸪的佳句。

在咏鹧鸪的宋词中,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最负盛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已成哲理,而“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则将中原北望何时归的家国情怀推向极致。大江向晚,正是愁肠九转之时;山色深沉,更那堪鹧鸪声声如泣如诉。

也许是因为“行不得也哥哥”俗成较晚,也许是因为律诗在字数、平仄上限制较严,北宋之前,多以“鹧鸪”二字入诗,及至北宋中期,“行不得也哥哥”才在诗词曲中大量出现。特别是随着宋代《禽言诗》的兴起,“行不得也哥哥”逐渐成为鹧鸪意象的通俗版,流行于大江南北。自此,鹧鸪的意象便大多与征人流客相关联了。宋末邓剡:“行不得也哥哥。瘦妻弱子羸牸驮,天长地阔多网罗。南音渐少北音多,肉飞不起可奈何。行不得也哥哥。”元初梁栋:“行不得也哥哥,湖南湖北秋水多。九疑山前叫虞舜,奈此乾坤无路何!行不得也哥哥。”宋代丘濬:“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东去入闽南去广,溪流湍驶岭嵯峨。行不得也哥哥。”清代尤侗:“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

也有“鹧鸪”与“行不得”连用的情形。陈璋的“谁呼行不得,江上鹧鸪声”,陆游的“鹧鸪苦道行不得,杜鹃更劝不如归”,胡仲弓的“勿听鹧鸪行不得,云山深处路尤长”等。

到了近现代,描写离愁别绪的诗歌也很多。各种版本的民歌《走西口》,其口吻非常接近“行不得也哥哥”,表达的同样是凄苦悲凉的别离之叹。还有李琼演唱的《叫一声我的哥》,听来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令人陡起故园之思,可在这些咏叹离愁别绪的歌声里,却看不见鹧鸪的身影,听不到鹧鸪的啼鸣,是因为鹧鸪接近濒危了吗,还是因为人与鸟的关系疏远了呢?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引用江西人杨万里的诗句,借此描述鹧鸪从江南到岭南分布区域非常广泛,意在凸显自己无缘得见鹧鸪的遗憾之情。

B.文章第三段“疫情期间,去江北小住”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无缘得见鹧鸪的内容,展开下文对鹧鸪声音的论述。

C.文章第五段列举的几个数据,既突出了鹧鸪泛化为特定的文学意象出现的时间之早,更突出了其在我国古代诗文中出现的频率之高。

D.文章借毛泽东撤离延安摔倒时的自我调侃,引出鹧鸪啼鸣流传至今最有韵味的这一拟音,也表现出山路的崎岖难行和毛泽东的革命乐观精神。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穿唐越宋闻鹧鸪”为题,暗示了文章的写作视角和写作对象,即以现代人的视角来观照唐宋诗词中的鹧鸪意象,行文自如,不拘一格。

B.文章结尾一句照应开头的“一直没听过鹧鸪的啼鸣”,以选择疑问句收束全文,增强了文章的语气、语势,发人深省,引发读者思考。

C.文中以四声杜鹃的拟音为例,写古今中外的人对鸟语的拟音因理解不同而各不相同,进而分析流传至今最有韵味的“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拟音。

D.作为一篇“文化散文”,大量诗词的引用为文本直接注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蕴与理性精神,突破传统散文抒写人生常态的模式,洋溢着浓郁的诗的激情。

8.文章前两段作者一再写自己无缘得见鹧鸪,有什么作用?(4分)

9.作者行文,字里行间“思情”与“理趣”巧妙融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6.C 7.D

8.①照应题目,因为现实中自己无缘得见鹧鸪,才会去“穿唐越宋闻鹧鸪”;②引出下文,为后文写自己疫情期间去江北小住听到鹧鸪声做铺垫,进而展开行文谈鹧鸪的啼鸣。

9.①文章从现实中对鹧鸪的寻而不得的惆怅之情写起,进而缘情入理、穿唐越宋展开对古诗词中鹧鸪意象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描述;②文章主体部分作者又以鹧鸪意象这种学理的形成发展过程为核心,在穿唐越宋的有关鹧鸪诗词的层层推进中揭示出鹧鸪意象形成的过程和内在规律,情意悠然,说理透彻;③最后,作者以学理上的历史传承巧妙地过渡到近现代诗歌中难觅鹧鸪意象的现实,在连续的跨越千年的追问中表现了鹧鸪身影不在、鹧鸪意象难觅的无奈与惆怅,引发读者思考,情理融为一体。

【试题分析】

现代文阅读Ⅱ以文化传承和思辨分析能力的培养为命题背景,选取了2020年7月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文化散文《穿唐越宋闻鹧鸪》作为命题素材,全文1 600多字,既有唐风宋韵的文化传承,也有意象发展的学理探讨。命题材料的选取符合命题要选取基本层面的问题情境、综合层面的问题情境、开放性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的要求,篇幅适当,考点多元,梯度适当。

【命题人解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最佳载体是散文阅读,通过对散文语言、形象、技巧、情感、意蕴等的赏析,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提升审美情趣、审美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为此,命题材料选取了文化散文《穿唐越宋闻鹧鸪》,唐宋诗词中关于“鹧鸪”这一意象的名句中洋溢的传统文化气息跃然纸上。

第6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和鉴赏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以综合层面的问题情境为载体,进行综合性的考查。通过对文学性阅读能力的考查,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核心素养。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

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干中的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判断题干内容是否准确,得出正确结论。

原文“全唐诗中出现‘鹧鸪’的诗有120多首,全宋诗中出现‘鹧鸪’的诗有170多首,唐宋金元词中出现‘鹧鸪’的词约有60多阕”这一部分列举这些数据只是为了说明“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比起布谷鸟来,鹧鸪的出现频率似乎更高些”,并没有突出鹧鸪泛化为特定的文学意象出现的时间之早。

第7题考查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和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以综合层面的问题情境为载体,进行综合性的考查。通过对文学性阅读能力的考查,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核心素养。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D。

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根据文本对题干进行具体分析。

D项“大量诗词的引用为文本直接注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蕴与理性精神”,这一判断是错误的,文中大量诗词的引用只是为文本注入了丰富的文化意蕴,与“理性精神”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第8题设置“文章前两段作者一再写自己无缘得见鹧鸪,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从整体结构方面入手,以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进行应用性的考查。通过对文学性阅读能力的考查,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核心素养。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段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作答时,首先根据文章写作背景、写作意图、语段出现的关键词等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然后依据写作主旨、语段位置等,从内容、结构、主旨等方面回答其在文中的作用。

这两段处在文章开头部分,既要回应题目的“关切”,进而展开题目,又要引领后文。只有凸显现实的“无”,才能回到历史中追寻历史的“有”。学生抓住这个技巧即可组织答案。

第9题设置“作者行文,字里行间‘思情’与‘理趣’巧妙融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一问题,从文本的整体理解与感悟入手,以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进行应用性、创新性的审美和思辨考查。通过对文学性阅读能力的考查,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核心素养。

本题是一道主观题,考查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方式,具体落实在围绕情感和内容的行文安排上。为达到散文“散”与“不散”的统一,在组织结构上要有明确的线索,把所有材料串联起来,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文章线索贯串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厘清行文思路。学生要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思情”与“理趣”是如何做到巧妙融合的。这需要对全文的行文思路、材料选取、情感表达、结构安排有全面的把握。从行文思路来看,本文围绕对鹧鸪意象是如何形成的这一学理组织全篇,从现实入手,先写现实中无缘得见鹧鸪的遗憾,然后巧妙回到诗词中步步追问、层层析理,最后再回到现实中,表达了鹧鸪意象不在的惆怅与无奈。从材料的选取、情感的表达和结构的安排来看,本文从现实际遇入手,主要围绕鹧鸪意象的形成选择材料,情感蕴含于材料之中,以情理融合的两条线索组织全文。据此分析不难得出答案。

【考点延伸】

角度变换一:厘清结构思路

角度变换二:概括要点主题

角度变换三:理解词句意义

角度变换四:鉴赏语言技巧

角度变换五:鉴赏散文形象

角度变换六:探究散文内容

【相近练习】

谁持彩练当空舞

熊召政

老远我就看到那棵大樟树了。那是怎样的一棵樟树啊,它的主干比碾盘还要粗壮。枝盘曲着伸向天空,每一根都分明留下铁打铜铸的英雄气,树上所有的叶子都葱绿、晶亮,它们密密簇簇,横拓出去,遮盖了村落前大半个稻场;填满叶与叶之间缝隙的,不仅有被春雨洗亮的阳光,更有比田间的蛰声更为轻盈的鸟鸣。

这棵大树后面,是一栋江南常见的白墙青瓦的古民居,一种四水归堂的泥砖建筑。从墙上的铜牌可知,这是当年毛泽东担任中央苏维埃政府主席时的旧居。

我们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战场上的风景往往如诗如画。就像这栋位于瑞金叶坪的伟人住过的古民居,无论是它瓦檐上苍郁的针菲,还是泥墙上被风雨剥蚀的苔痕;无论是它天井里潮润的细沙,还是瓦脊上等待炊烟的雨燕,给予我的都是恬淡的乡村牧歌之感。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对数十倍于红军的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挥若定,他以浓得化不开的战场硝烟为墨,写下这样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从这激战之后的诗句来看,伟人自有伟人的胸襟,伟人自有伟人的浪漫。在诗人眼中,历史总是充满诗意。

走出这所房子,我站在大樟树下。突然,不知什么地方的广播放起了《十送红军》。尽管当地人说,这首歌唱得失去了赣南的韵味,已经不是乡音了,但我仍在这略带忧伤的旋律中,领略到七十年前那些浸在血水与泪水中的记忆。

毛泽东在这棵大樟树下骑上战马,迈向重重关山;八万多红军在这片土地上启程,在乡亲们期盼与炙热的眼光中,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烈的长征。

我的家乡是另一片苏区,红军战士头上的八角葵帽,成为我童年记忆中不可亵渎的神圣图腾。神圣可以沉眠,但不会消失。此刻我站在这棵大樟树下,听完《十送红军》后,忍不住四下张望:与漠漠水田上的白鹭一起飞扬的战旗呢?在青石板上驰过的马蹄呢?它们都去了哪里?

我常说,如果我早生半个世纪,我可能不会成为一名作家。几乎不用置疑,多血质的我,肯定是一名红军战士。我羡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样的伟人,在中国的大地上,写下民族的史诗。一支笔比之一杆刺破黑暗的长枪,一本书比之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毕竟分量太轻,太轻。

十送红军,送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骨肉。多少个苏区的母亲啊,在漫漫长夜里,她们纺车上的手柄,一次又一次摇圆了中天明月,但总不能摇圆她们无尽的思念。那永远不能收回的,村口送别的目光啊,又怎能穿透二万五千里的重重阴霾?雪山草地,沼泽荒漠,一寸一寸,不仅沾满了战士的血,也沾满了亲人的泪。

纵览历史,我们可以说,所有通往天堂的路,都充满了艰辛与苦难。一个人扭转乾坤的能力,取决于他化腐朽为神奇、化苦难为诗情的禀赋。历史拒绝呻吟,但历史不拒绝浪漫。毛泽东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吟唱“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何等的想象力啊!正是他和他的战友们,用自己的如虹豪气,为我们的民族炼出了一条魅力四射的彩练。

彩练初出,赣水那边红一角;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炮火不能烧毁它,风雨不能摧残它。当这条彩练飞过于都河,飞过金沙江,飞过娄山关,飞过乌蒙山,飞过南国的雾,飞过北国的雪,我们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一条彩练,竟是一条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谁持彩练当空舞?是我们的红军,我们餐风饮露、百折不挠的中华儿女。

物换星移,历史的烽烟早化作大地上的虹霓,我们也只能从竟夜的春风、从山间的鸟啼来谛听烈士们的呼吸。但是七十年前的那棵老树,还是那么苍翠欲滴,这是因为它的根须,始终抓住了泥土;七十年前的那条彩练,还在我们的仰望中飘舞,这是因为民族的精气还在。对于我们来说,长征不仅仅是一段逝去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种奋进的象征,还是一只正在吹响的号角,一首还没有完成的史诗。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描述古民居的屋檐针菲、泥墙苔痕、瓦脊雨燕等,突出其古朴淡雅,旨在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B.文中用“最为壮烈”修饰“长征”,既写出了亲人之思、战争之烈,又表现出长征路途之长、人员之众。

C.文章写赣南、作者家乡等地的苏区,表明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众多苏区百姓的大力支持。

D.文章没有详写战争生活的残酷激烈,而是着重表现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礼赞红军的乐观精神。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篇描写大樟树的主干、枝丫、叶子突出大樟树的盎然生机,为全文营造了昂扬明朗的氛围。

B.文章虚实结合,借大樟树与《十送红军》,将现实与回忆融为一体,在现实描写与历史回忆间自如转换。

C.散文贵在有“我”,文章提到“我”的向往时,用笔与长枪、书与战争作比,表现出尚武轻文的倾向。

D.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樟树根须始终抓住泥土而苍翠依旧,象征着军民之情常在,长征精神永葆生机。

3.请简析诗句“谁持彩练当空舞”在全文中的作用。

4.本文是“长征精神赞”征文获奖作品,请从语言与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其恢宏磅礴的风格特点。

【参考答案】1.A 2.C

3.①以之为题,增强文学性和感染力;②在文中反复出现,统领全篇;③以之喻指历史与现实的长征,生动形象;④表现先辈革命豪情与浪漫情怀,突出主题。

4.语言表达:①“如虹豪气”“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等词语宏大壮阔,充满豪情;②排比句、设问句等句式使文章气势如虹,酣畅淋漓。

猜你喜欢
彩练鹧鸪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鹧鸪
鹧鸪
赤竹参天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彩练当空舞——2018珠海航展上空军“红鹰”表演队四机特技表演
鹧鸪爷
鹧鸪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