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度量指标体系研究

2021-12-28 11:55黄勇周世锋
全球化 2021年6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指标体系

黄勇 周世锋

摘要:考量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其着眼点可立足“全”(全部领域、全生命周期)、“实”(现实需求和真实感受)、“新”(新内涵和新方式)、“均”(均衡性和均等化)、“高”(高品质和高标准)五个方面。本文提出,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度量指标体系应突出工作导向和综合评价两大功能,把握代表性、引领性、可比性三个特性,利用统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职能部门内部掌握的工作统计数据、专项调查数据、互联网大数据四种数据,区分就业收入、居住条件、教育水平、医疗健康、社会保障、日常生活、生态环境、社会安全、公民权利和弱势群体等10个维度。指标体系的10个维度60项指标,可以全面系统反映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情况,特别是能起到工作导向牵引作用。同时,按照综合代表性更强、横向可比性更广的原则,还可在60项指标中进一步选择20项指标作为核心评价指标,主要用于综合评价。

关键词:群众生活 指标体系 共同富裕

作者简介:

黄 勇,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委员、城镇化部部长、研究员;周世锋,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城镇化部特邀研究员、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本文为浙江省政府咨询委2021年度课题《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度量指标体系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2021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创造高品质生活”“让群众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的目标愿景。这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以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响应、落实这一要求,需要建立一套度量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的指标体系,以更好发挥对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的牵引作用。鉴于此,我们以浙江省为例开展研究,同时希冀提供全国各地借鉴参考。

一、构建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度量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特征

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安排,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全面赶超发达经济体,其中一个显著特征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而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特征。

(二)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反映了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不仅要“富裕”,而且要“共享”;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上富足,而且要在精神生活上富有。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高度契合了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反映了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内在要求。

(三)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体现了发展理念、发展重心的重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其间发展理念、发展重心在不断迭代升级。第一次是从经济单一发展指标向经济综合发展指标的飞跃,第二次是从经济综合发展目标向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目标的飞跃。随着以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在发展理念、发展重心上又将迎来新飞跃,让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深刻体现了再次实现重大转变的方向。

二、考量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的着眼点

“更有质量、更有尊严”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新要求和新期盼。“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的群众生活必然更加注重生活品质,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关爱弱势群体。具体来讲,其着眼点可用“全、实、新、均、高”五个字来概括。

“全”。一是要着眼于群众生活的全部领域。覆盖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二是要着眼于人的全生命周期。覆盖从婴幼儿到青少年、中老年等各个时期影响生活品质的重要事项,充分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

“实”。一是要着眼于群众生活的现实需求。切实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诉求,聚焦实现高品质生活存在的突出短板,充分体现群众需求导向。二是要着眼于群众对日常生活的真实感受。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体现民生温度和人文关怀。

“新”。一是要著眼于新时代群众生活的新内涵。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需要更加关注精神富有,拥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更畅通的社会阶层流动,更充分的社会价值自我实现机制,等等。二是要着眼于数字化时代群众生活的新方式。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需要更加关注人民群众数字生活的参与度、便利度,以及从线下到线上生活的新体验。

“均”。一是要着眼于促进群众生活水平的均衡性。引导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人群之间生活水平的差距,充分体现全体人民共同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导向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要求。二是要着眼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反映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均等化水平。

“高”。一是要着眼于高品质。在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浙江省已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目标,在体现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上,理应有更高的要求。二是要着眼于高标准。对标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引领推动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住有宜居、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等反映群众生活各重要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目标。

三、构建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度量指标体系的基本考虑

围绕上述考量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的着眼点,构建指标体系时有以下四点基本考虑。

第一,突出两大功能。一是工作导向功能。指标体系力求能够较好反映各有关部门在各相关领域推进生活品质的工作进展和成效,在指标设置时,充分考虑与推动各相关领域重点工作相结合。二是综合评价功能。指标体系力求能够系统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群众生活基本情况,可以综合评判和比较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群众生活的总体水平。

第二,把握三个特性。一是代表性。在群众生活各个领域有多个相关评价指标时,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指标。二是引领性。指标体系聚焦和呼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建设目标,力求发挥目标指引和任务牵引的作用。三是可比性。考虑指标纵向与历史年份可比、横向与发达省份可比、市县之间可比等,对指标分类取舍。

第三,利用四种数据。充分运用好各类数据资源,主要有:一是统计部门的法定统计数据;二是职能部门内部掌握的工作統计数据;三是专项调查数据;四是互联网大数据。

第四,区分十个维度。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需求新期盼的精神内涵,结合“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的要求,区分就业收入、居住条件、教育水平、医疗健康、社会保障、日常生活、生态环境、社会安全、公民权利、弱势群体十个维度设置具体指标。

四、构建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度量指标体系具体指标选择

根据以上思路,本文按10个领域选择了60项具体指标,其中56项客观性指标,4项主观性指标(详见表1)。

上述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能起到较好的工作导向牵引作用,但由于比较庞大复杂,进行综合评价有一定难度,更宜应用于专题分析。为此考虑在上述指标体系内,按照综合代表性更强、横向可比性更广的原则,进一步选择20项指标作为核心评价指标(见表2),主要用于综合评价,可以集中评价反映一个地区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的总体水平,并力求做到可开展省际综合评价比较。

五、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度量指标体系应用设想与建议

(一)建立专题分析和综合评价机制

第一,开展专题分析。分领域分指标开展比较分析,突出工作导向性。一是纵向比较,分析近年来生活品质各领域各个指标提升变化的过程、特点、趋势,发现短板与问题,为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作决策参考。二是区域比较,重点对浙江省11个设区市进行区域比较分析,发现落后地区落后指标,提出意见建议,引导工作相应跟进。三是横向比较,重点领域重点指标,加强与国内外领先地区跟踪分析。第二,开展综合评价。通过对核心评价指标去量纲、赋予相应权重、计算总分,研判总体水平和进展情况,具体包括对标评价、水平评价、发展评价。对标评价,主要是对标现代化目标、对标国际先进国家和地区、对标国内领先地区。省域层面,可以重点对标广东、江苏等省;中心城市层面,杭州、宁波可以重点对标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等国家中心城市。水平评价,以浙江省平均值为基准和参照,对各市县开展水平评价,可区分高、较高、较低、低四类发展水平,掌握全省各地群众生活总体状况和区域差异。发展评价,以各个地区评价基年的指标值为基数值开展发展评价,了解掌握一个地区生活水平的年度变动发展情况,充分反映各地各领域相关工作的成效。

(二)建立年度评价报告发布和交流机制

建议由浙江省相关部门牵头,建立年度群众生活评价报告发布机制。可委托第三方智库机构按照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指标体系开展评价分析,编制年度评价总报告和相关专题。通过举办“高品质生活论坛”,邀请国内外权威机构和知名专家、相关部委同志、省市代表围绕高品质生活展开研讨交流,并发布浙江群众生活年度评价报告,立体、多样、生动形象地呈现全省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水平。让群众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评价成为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品质生活”的有效手段。

(三)建立指标更新和数据采集保障机制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部分指标尽管比较有代表性,但由于数据来源支撑不足,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可实施性,本次未予纳入指标体系。为此建议根据数据采集调查的配套保障程度,以及群众不断提升的美好生活新需要,动态更新调整有关指标。例如更有尊严方面的指标,可在社会安全、公民权利、弱势群体三方面现有的12项指标基础上,逐步补充增加公民民主参与满意度、人均参与社团数、刑满释放人员权益保护度、助残设施维护度、公民投诉申诉满意率等指标,进一步丰富和支撑“更有尊严”评价内容。又如中等收入人群比例等指标非常重要,但没有相关界定标准,需要加快建立测算方案,尽早纳入指标体系。类似的指标还有企业员工带薪休假占比、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参与率、乡镇医生高学历占比、每万人口拥有国际学校数等,可以更科学地体现群众整体生活水平。再如基于家庭为单位进行统计的数据指标,可在建立相关数据统计支撑基础上补充增加,以家庭为单位相较以个人为单位更能准确反映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但这方面的统计基础还很薄弱,建议可分类统计家庭总体收入、支出、负债等情况,更科学地呈现家庭经济状况。此外,还有些工作导向性指标,如全域无废城市比例、绿色建筑星级比例等,创建工作启动不久,到一定阶段数据量丰富后也可纳入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政府网,2021年3月13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环球网,2021年6月10日。

3.《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2021年2月5日。

4.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浙江日报》2021年7月20日。

5.浙江省人民政府:《2021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2021年2月1日。

责任编辑:郭 霞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传递企业力量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以法治力量保障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