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2021-12-29 11:03
科学咨询 2021年19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传统

赵 静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高校应加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理解并认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树立文化自信,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知行合一,成为合格的新时期公民。

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紧迫性

(一)应试教育对传统文化“功利性”的学习

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始于启蒙教育阶段。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围绕“考试内容”有目的学习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如古代文化常识、名家名篇等。在学习过程中,学校和家长缺少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和领悟程度的考察。因此,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很多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仅限于“考试范围”,对其所承载的民族精神理解不全。

(二)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

就业率是高校对外树立和宣传形象的一面镜子,是考生选择高校的重要依据,也是高校设立和撤销专业的重要参考指标。一直以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非常关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这导致高校教育非常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其人文精神的熏陶重视程度不够。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提升高校学生的素质尤为重要。但是,人才的素质不仅包括专业技术素养,也包括思想道德素养,后者具有更为基础性的地位和更为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仅能够激发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的工作态度,更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处理好自我、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

(三)大众流行文化消解传统的精神信仰[1]

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碎片化的阅读模式,改变了大众接受信息的方式。货物运输能力的加强,极大提高了人们对物品的交换能力,丰富了个体的物质生活。以唯利、享乐为特征的大众文化,一定程度影响和制约了高校学生理性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电影、网络等文化载体所宣扬的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阻碍了高校学生对本民族精神的认同与传承。综上所述,高校有必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让在校学生能够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并实践它。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依据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内容,可以对其概括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仁者爱人的处事原则、贵和尚中的价值取向、家国一体的爱国情怀、天人合一的人本观念[2]。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华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农业生产活动受气候、地形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的祖先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保证农作物的顺利成长。这造就了先人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流传至今的古神话里有很多英雄与天地抗争的故事,诸如“大禹”“精卫”“后羿”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等经典都肯定并宣扬了这种精神。青年学生要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激励自己,去迎接大变革时代的挑战。

(二)仁者爱人的处事原则

沟通能力是从事工作的一种必备技能。沟通的能力涵盖面很广,但其核心能力在于“仁者仁心”。“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个体交往中应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的原则。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具体到实际交往中,只有懂得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才能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和谐的社会关系。并且儒家讲“泛爱众而亲仁”(《弟子规》),从爱亲人延伸到爱他人,再由此推及爱社会,这是仁者仁心的博大情怀,是个体社会价值的最高体现。

(三)贵和尚中的价值取向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传统文化里“和”与“同”是相对的概念,“和”是世间万事万物构成和谐统一的状态,它承认事物个体差异性、多元性,强调在平等的原则下,个体可以相互影响而达到一种共生的状态。我国传统文化里“儒释道”三家相互交融影响,便是最好的体现。今天的对外交往中,面对各种文化思潮、文化现象,我们更要学会尊重他国文化,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不偏颇、有辨别地去交流、学习。

(四)家国一体的爱国情怀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中国传统文化里天下、国家和个人是融为一体的,在日常生活中强调“受忠于君国,孝于父母”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这种对外忠于国家、对内忠于家人的意识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在全社会个体的价值认定、集体的价值认定以及个人与集体的价值认定上是统一的。当全民族将为国尽忠作为自觉追求及内外合一的价值肯定时,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就成为民族精神的必然追求,成为民族永恒的精神信仰。高校教学中应该突出这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史上仁人志士的英雄事迹,从深层次上更好地领悟爱国精神的真谛。

(五)天人合一的人本观念[3]

天人合一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个层面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可以和谐共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早期的农耕文化造就了先民对自然规律体察入微,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一员,也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应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会生产中,古人就一直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另一个层面是指在文化学习中,古人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内心最本真的状态。这两点对在校学生的当下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总之,传统文化有着优秀而丰富的精神内涵,值得高校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加以弘扬、传播。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渠道和方法

(一)开设人文通识课,立足原典阅读

众所周知,对于非中文相关专业的学生,高校主要通过开设人文通识课程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古代文化常识和经典名篇。对此,高校通识课因立足原典阅读,加强学生对原典的诵读,加入文学史内容,有体系地引导学生完整、深入地了解经典中蕴含丰富哲理。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文化、文明的发展进程,明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也了解与他国文化的差异性,在文化交往中增强自信感。

(二)校园活动

在高校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和课堂教学环节互为补充,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如开展“诗词大会”、举办书画比赛、汉服艺术节等系列活动;有计划性地邀请民间匠人到校举办讲座,举办展示会,扩大影响;鼓励师生创办各种国学社团,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互促;在传统节日里组织学生参加庆祝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以实际行动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领悟传统民族精神的内涵,从而内化为品德的自觉,精神的信仰。

(三)网络平台

现在是网络自媒体时代,学生已经习惯每天通过电脑、手机进行学习和交流。高校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搭建线上自学平台,开设微信公众号,围绕课程内容制作相关教学视频,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也可以考虑运用已有的优质的网络影视作品配合教学活动。结合现代手段化的宣传手段,寓教于乐,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当今世界多极化的格局日趋明显,高校应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的传承不是天然的,是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培养出来的,它需要对学生反复熏陶才能内化为感性的认知。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必须长期坚持,同时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唯有如此,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才能在青年学生身上得到继承和发扬,成为他们观察问题、判断是非、决定行动的内在驱动力。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传统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