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羽毛球课运用动态分层的SWOT分析

2021-12-29 14:30姜现洋
林区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羽毛球动态分层

杨 龙,姜现洋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一、研究背景

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制定与实施,学校体育教育把提升青少年综合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作为重要内容,在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考核中,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列入考核指标,全面落实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的实施[1]。在新时代,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的需要,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转变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成为主流,在满足学生学习技术技能的同时,促进其个性发展,使学生掌握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奠定终身体育理念是学校日趋重要的目标。动态分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全面地考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具实用性。本文以体育强国建设为背景,对高职院校羽毛球课程引入动态分层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以期对当代课程改革和建设体育强国提供参考,对体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高职院校羽毛球课运用动态分层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

1.有利于个性化教学

羽毛球是一项普及度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但由于地域文化及现实环境的差距,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羽毛球基础水平差距较大。然而,教师授课时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无差异化教学,按照课程内容进行“填鸭式”教学,导致高层次的学生学不到新知识,技能得不到提升;低层次的学生跟不上课堂进度,无法有效掌握新知识。动态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及接受度等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技能为目的。使高层次学生能学到难度更高的技战术,逐渐向专业水平靠拢;对中等层次学生的原有基础进行巩固,纠正错误的技术动作,在学习新的技术后,逐步缩小与高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而低层次学生起点较低,从初级的技术动作、要点、规则学起,逐步达到掌握基本的羽毛球技术,提高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产生挫败感[2]。

2.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动态分层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来讲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教师转变固有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在经过科学的分层之后,按照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当动态分层教学方法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解决问题,并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业务水平、组织协调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是一种新的挑战,能够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变,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努力达到新时代教师的标准。

3.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体育教育作为育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全面素质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动态分层教学的理念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注重“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动态分层教学可以兼顾所有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校际间、区域间差异是绝对的,而条件等同是相对的,想要完全实现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接受公平的体育教育是难以实现的目标[3]。

(二)劣势分析(W)

1.容易造成学生两极分化趋势的扩大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进行动态分层教学后,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差距较大,教师对不同层次班级学生的要求会有差异,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必然造成学习结果的不同。教师对高层次班级的学生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在学习更多高难度技术之后,原有的专项技能会有较大提升,能够初步达到专业羽毛球技术水平。而低层次班级学生仅掌握基础专项技术,同层次中水平相同,难以形成竞争意识,造成学习动力不足。随着学习的深入,存在于学生之间的专项技术差距两极分化现象逐步扩大。

2.分层方法和考核标准制定难以量化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对动态分层教学的分层和考核标准研究较浅,更没有一种公认的方案。现有的分层教学模式是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简单分层,缺乏把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理论知识以及心理因素纳入综合考量。考试成绩的评定是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进行考试,低层次学生相对高层次学生更容易得高分,这会造成部分学生在层次划分的时候隐藏其能力,目的在于在相对低的层次里取得高分成绩。教师需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平时表现、进步程度等综合考量,更利于合理的分层以及教育的公平。

3.对学生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每个方面既独立又相互渗透,只有协调发展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动态分层教学容易对学生心理产生一定影响。相同层次的学生心理产生群体意识,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就容易贴上各种“标签”,部分学生在原有的定式思维下,默认高层次与优等生、低层次与差生的等同,误解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初衷。高层次学生容易对低层次学生产生傲慢、鄙视的情绪,低层次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懒散的负面情绪。如果教师发现这种情况不及时沟通并解决,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4]。

(三)机遇分析(O)

1.助力体育强国的建设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是知识、技能、心理素质的融合,是体育强国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如何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5]。动态分层教学能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对专项课程的学习,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种参与终身体育运动的项目,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需要。

2.推动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全面人才的需要,教育创新多次被提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对职业院校推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如,分层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的提出,都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以人为本”的理念

育人作为学校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新时代对学校的要求。不同学生之间综合素质存在差异,在因材施教的背景下,分层教学备受关注,在认同差异的基础上,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教育中学生为了成绩而被迫接受的情况。动态分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导学生掌握羽毛球知识和技能,使其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得到提升。

(四)威胁分析(T)

1.学校对动态分层教学模式缺乏支持

传统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学校和社会中形成了固有模式,考试成绩仍作为评价和考核的唯一手段。动态分层教学虽有很大的优势,但需要配套新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评价考核机制。在新的教育机制尚未形成的背景下,只改变教学方法,学校很难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原有奖励制度也容易造成不公平现象。国家建设需要学校培养和输出合格的人才,在原有选拔体制背景下,在校学生没有任何层次划分,国家和社会很难进行人才的选拔,从而体现不出学校的教学质量。

2.家长对动态分层教学模式缺乏认可

教育涉及到万千家庭,是社会关注的核心焦点之一,每次教育改革都会引起广泛的舆论关注。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利弊共存,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考试成绩摆在了比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更重要的位置上。导致高层次学生的家长对学生成绩产生质疑,担心成绩不能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低层次学生的家长,担心学生因成绩较为落后而被贴上等级标签。

3.教师应用动态分层教学能力不足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羽毛球专项教师比较缺乏,相对而言水平有限,采用动态分层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手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有效分层、教授、评价和考核,这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专项教师能力参差不齐的背景下,很难保证分层教学的应用效果,无法发挥出分层教学的优势[6]。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现有教育机制无法满足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深入教育改革,为教学方法的革新奠定理论基础。如,制定对应层次需要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改变原有唯成绩论的选拔机制。

第二,采用动态分层教学前,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深入了解,科学分层,针对学生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评价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保障分层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动态分层教学能力,保证不同层次的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总结经验,规避不利影响。宣传动态分层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动态分层教学的理解,获得社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为更好地推行教育制度创新作铺垫。

猜你喜欢
羽毛球动态分层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羽毛球
国内动态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打羽毛球
动态
雨林的分层
飞行的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