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

2021-12-30 08:52钟海翔
科学咨询 2021年14期
关键词:名著关键书籍

钟海翔

(新疆职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3)

阅读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学习能力,不仅能够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还关系着学生对所有文字信息的搜集、理解和吸收情况。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文本信息,理解信息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提高成绩。在小学教育中,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生字、古诗、文章等知识,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关键基础。老师需要起到优秀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帮助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得到更好的提高。因此,在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采取提高阅读能力的教育策略。

一、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

高职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重要专业,大部分学生未来将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但我们通过对当前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阅读能力的调查发现,部分学生严重缺乏对阅读能力的重视,没有认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也没有积极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学校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没有进行良好培养和着重强调。如果学生未来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就将难以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重视和培养。笔者对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将问题的主要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手机为主的碎片化阅读

智能手机极大地丰富了生活的便利性。学生的阅读也以手机为主,浏览新闻、短篇文章、娱乐信息等,在时间和知识含量方面都过度碎片化,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阅读。这样,学生就会形成较差的阅读习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知识收益低等情况。

(二)娱乐化阅读为主

如今娱乐产业十分发达,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生活的娱乐性。学生在阅读中也以娱乐新闻、网络小说等娱乐化信息为主,缺乏对专业性书籍和经典名篇的阅读。这影响了学生对文字信息的审美能力,降低了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减少了学生阅读专业性书籍和经典名篇的时间。

(三)被动式阅读

由于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习惯,学生对于阅读的随意性较大,依赖于相关软件和新闻的推送,以被动式阅读为主,导致注意力、阅读精力和时间被严重消耗,严重缺少主动阅读的积极性。被动式阅读中以低质量的信息为主。长期的被动式阅读导致学生缺乏对文字信息的深入理解能力,反而对高质量信息阅读产生抵触情绪。

(四)缺乏阅读规划

大部分学生没有制定任何阅读规划,追求阅读的娱乐、轻松、刺激等情绪体验,对专业性书籍和名家典籍的阅读积极性降低,缺少积极探索和阅读的动力,难以保持高度的阅读专注力,没有集中的阅读重点,没有阅读体系的建立,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的阅读意识,在阅读方面的知识获取率较低。

(五)缺乏阅读总结

阅读属于短暂记忆。学生阅读后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总结将难以有效记忆阅读所吸收的知识。最常见的阅读总结就是读后感。通过读后感,学生能够将吸收的知识和自身的理解进行清晰的记录,从而加深记忆,更好地掌握知识。但如今学生对读后感的重视严重不足,很少在阅读后进行相应的总结,导致阅读吸收能力极差。[1]

二、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建立长期的培养规划,针对学生的阅读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制定,并采取阶段化的培养方式,循序渐进地达到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首先,高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通过教育理论、国内外研究报告、教学经验分享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实际认知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在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效果更好。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更丰富的阅读形式,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包括影视化作品的阅读、名人传记的阅读等,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阅读的主动性,加强学生的专注能力,并营造轻松、有趣的阅读环境,降低阅读中的枯燥乏味感。最后,教师可以组织阅读小组,通过小组的形式产生强烈的带动作用,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保持,降低其他因素对阅读习惯培养的干扰,也能够带动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交流,尤其是阅读心得的交流。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分享,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更好地得到提升。在具体的阅读方式上,教师可以选择统一的书目阅读,丰富学生对同一本书的不同角度、不同感受、不同层次的收获,也可以选择不同的书目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丰富学生对各类书籍的了解。

(二)培养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捕捉能力

对关键信息的捕捉能力是阅读能力中的重点。学生只有熟练掌握阅读中的关键信息,才能够掌握信息中的关键意义和知识,从而提高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等,快速提高阅读的效率,降低阅读负担,还能够提高对于写作的掌握能力。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将关键词语、语句或段落进行标记,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也可以在阅读后,对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组织更加简洁的语言进行标记。标记不仅能够使阅读的关键信息更加清晰,也有助于在后期反复阅读时快速掌握关键信息,起到复习和巩固的作用。对于同样的书籍或本文内容,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阅读可能会对关键信息有着不同的理解,可以再次进行关键信息的捕捉,增加对书籍或文本信息的理解与吸收。在课堂上,教师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关键信息捕捉能力,通过朗读等方式带领学生对同一段内容进行关键信息的捕捉,并通过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自身对关键信息捕捉的示范,提高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使学生在未来从事教育工作时掌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这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提高。[2]

(三)丰富阅读的选择性

部分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过于死板,在书籍阅读方面只能按照固定的书籍要求进行阅读,书籍目录虽然以名家经典为主,但过于传统和老旧,会导致学生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降低,不利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职小学教育专业需要增加阅读的选择性,可以根据市场热门书籍进行选择。这样,既能够丰富书籍的选择,又能够贴合专业、文学等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可以由教师确定阅读的主题,让学生自主提出书籍的选择,再由学生进行投票,选出学生阅读兴趣最高的书籍进行阅读。学生在进行书籍推荐和投票时,就要对书籍进行查询和了解。这样,就能够推动学生积极了解更多的书籍。学生经过对书籍的了解后,能够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主题的符合程度、阅读的兴趣程度、阅读的时间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最终投出最想阅读的书籍。整个选择的过程都能够成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阅读主题可以从学习进度、社会时事、热门话题、传统经典等多个角度,选择与学习相关的专业性主题或当下热门的时事话题相关书籍等。这有助于增加学生阅读的积极收益,增强学生对阅读的积极体验,并通过良好的阅读体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传统经典书籍也必不可少,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和底蕴的理解。

(四)开展阅读交流活动

阅读交流活动可以以阅读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班级、院系等结构为单位,对活动的参与人数、覆盖范围、活动时间等方面进行灵活控制。阅读交流的活动形式极为丰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选择,并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活动参与度。阅读交流活动可以作为分享形式进行,由学生进行演讲、读后感、话剧等形式的分享;也可以作为竞技形式进行,通过投票等方式评选出最受学生喜爱的阅读分享等。阅读交流活动主要在于推动学生的阅读参与和分享,提高阅读的质量,降低阅读的负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阅读中来,并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只有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提高学生对阅读质量的认知,降低学生对碎片化阅读、娱乐化阅读的依赖,才能够达到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的作用。

(五)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名著书籍往往经历了漫长时间的验证,由数代文化学者进行钻研,才能够确立名著的地位。因此,通常名著的阅读负担也更大。比如,我国的古典名著在文字的阅读和意义的理解方面,都具有较高的难度。学生需要额外进行大量的文言文知识学习,并对古代的政治、历史和文化知识进行学习。国外的名著也具有较大的文化、历史背景差异,学生同样需要进行额外的知识学习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名著。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畏难情绪较大,导致名著阅读数量、质量和能力也较低。教师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教导学生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我国教育对于名著阅读较为重视,小学生也需要进行相应语文水平的名著阅读。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也必须掌握基础的名著阅读能力,才能够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部分名著经过影视剧或舞台剧的改编,在进行名著阅读时,教师可以从改编作品着手,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再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名著阅读,并将阅读心得进行分享和交流,使名著阅读更加轻松和生动。[3]

三、结束语

高职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充分掌握小学教育能力,阅读能力就是其中重要的能力之一。但由于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的阅读能力问题,他们需要进行较大程度的提高,才能够在未来的小学教育中发挥出高效的教育优势。因此,本文基于当前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的阅读能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出问题的原因和提高的策略,既能够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够为将来小学教育的质量的提高起到作用。

猜你喜欢
名著关键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高考考好是关键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