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的网格化精准育人模式构建研究

2021-12-30 08:52张延宾
科学咨询 2021年14期
关键词:分类精准育人

张延宾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 300457)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1]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实施路径和方法,要求高校要坚持育人导向、遵循规律、精准施策和协同联动的原则提升高校育人实效[2]。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其新形势、新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一、构建精准育人模式的重要性

(一)精准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需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开放,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多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繁杂不齐的网络信息、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迷茫、价值目标缺失、社会责任感淡薄、心理素质较弱、奋斗精神淡化等各种问题。因此,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状况,精准施策、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设计辅导方案,既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精准育人是三全育人体系的必然选择

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了构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明确了三全育人的路径选择和全员参与的要求。三全育人,充分调动学校全员参与的育人力量,充分利用课程、管理、组织、服务、文化、心理、网络等全方位的育人途径,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精准育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成长平台,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多元化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实现“总有一款适合你”的精准化教育效果,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

(三)精准育人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需要

精准育人,指的是准确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发展状况,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使学生成长为国家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也可以理解为,相对于传统教育的“大水漫灌”,精准育人就是“精准滴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3],鼓励每一名学生要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但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其成长环境。其背景差异造成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构建精准育人模式,是适应学生自身特点的,不仅是调动千差万别的各类学生主体积极性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需要。

二、精准育人的实施原则

精准育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孔子时期,宋代学者朱熹在总结孔子的教学经验时,在《论语集注》中用“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命题。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补充,逐渐发展成“培养优秀生,关注后进生”的分类指导教育方法。时至今日,全国思政会议提出,要把思政工作内化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这进一步指明了育人的思路和方向。因此,精准育人模式的构建,教师应在“三全育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及时转变育人理念,充分挖掘育人要素,逐步形成育人合力,不断提升育人质量。

(一)精准育人不应停留在“事”上,而应发展到“育”上

教育方法及手段的变革和创新,首先来自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创新。精准育人应当先是一种理念的创新,然后才是方法的更新和手段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在不同的途径提供了理论指导,体现了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思路。高校在十大育人体系建设过程中,不能仅仅重视事务建设和规章制度的建设,而应更加重视教育影响,在课程、科研、文化、管理、组织、网络等各种途径中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影响,让学生顺利成长成才。

(二)精准育人不应停留在“分”上,而应发展到“合”上

精准育人模式的构建,涉及到学校的德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方面面,同样也涉及到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它不是一名教师针对一名学生的教育,而应是多名教师对多名学生的教育,也是多名学生对多名学生的影响。精准育人模式的构建,不仅要发挥全体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更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发挥学生家长的约束性作用,将学生、学校、家庭的力量聚合在一起,发挥最大合力,形成全员参与的育人体系。

(三)精准育人不应停留在“散”上,而应发展到“聚”上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中明确了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学校的各个部门不能单打独斗,要加强联动,不断挖掘教育、管理、服务中的育人要素。学校所有的工作始终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提升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和效果。

三、构建网格化的精准育人模式

各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区,他们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社会观念不尽相同。况且各个学生的家庭也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后天养成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4]。精准育人正是在尊重学生不同群体的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打造以思想倾向分类的思政教育、普适性学习分类的养成教育、以成长问题分类的发展教育、以兴趣特长分类的技能教育,以时间空间分类的文化教育等网格化的精准育人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科学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构建以思想倾向分类的思政教育

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主体性。针对不同家庭地域背景的学生出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倾向不同的特点,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大水漫灌”的思想教育模式,以精准的教育指向,充分利用形势与政策课程、谈心谈话教育、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等途径,结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日常行为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体育教育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构建普适性学习分类的养成教育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也包括能力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阶段的分类包含学习目标缺失阶段、明确认知学习不足阶段、明确目标主动学习阶段等等。教师要针对不同学习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建立不同的学习小组,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行为和学习习惯。

(三)构建以成长问题分类的发展教育

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产生心理问题等种种问题。这就需要学校要摸清学生情况,加强对出现潜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进一步关注,建立心理问题、学习问题、经济困难问题、就业问题、宿舍矛盾问题等分类关注模式,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法,及时疏导,消除学生在成长成才路上的障碍,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四)构建以兴趣特长分类的能力教育

彭丹龄在他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中认为,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教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关注和分类,就是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天然倾向,进而引导这种倾向,促进学生在某一领域深入发展,并将兴趣爱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构建以时间空间分类的文化教育

大学生从入学至毕业,会经历初入学的迷茫,基础性通识教育、专业技能拓展学习、以及以就业、深造为目标的提升等阶段。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活动涉及到学校及家庭居住地等场所。教师根据时空分类,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处在不同时期或场所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建立家校协同教育平台,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力量,营造文化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猜你喜欢
分类精准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分类算一算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