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录取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分析

2021-12-30 08:52羿小龙
科学咨询 2021年14期
关键词:分数线分数素质

羿小龙

(广东白云学院 广东广州 51045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度也在逐渐提高。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为学生增加了学习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然而,我们在改革中也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境。为此,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制定合理的计划,解决改革中的各种问题,让高校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一、对改革中遇到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

(一)过于看重分数,没有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高考人数每年也随之增长,考生的成绩在当前招生录取制度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日后的发展。分数的高低决定学生进入学校的档次,也是各大高校录取学生最直接的条件。由于这种情况,学生从小就被家长和教师根据成绩进行教育。家长和教师过分注重考试的成绩,从而减少了对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是学霸,而在脱离课本外的生活中变成了一个生活的“学渣”。

(二)招生录取制度对地区分数要求的不平等

当前,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对不同地区分数上的要求也不相同。像北京、天津等经济发展迅速的一线城市,它们的分数线会比普通城市低很多。许多在普通城市考取高分的学生,根本不能上一个重点学校。然而,若是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它们则可以以较低的分进入到重点高校。这样是很不平等的。

(三)招生录取制度影响学生特长的发展

在报考志愿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和专业。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录取,这种方法看上去具有很高的透明性和公平性,但却极大影响了学生自己特长的发展。高校在录取学生时,学生的分数虽然过了高校的提档线,但学生填写的专业要求分数比较高,便会对学校进行调剂。调剂的专业很可能与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并不相符,这便会减少学生的学习激情,影响学生日后的发展。

(四)高校招生人数在各个地区呈现差异化特点

大部分高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都偏向于本地化,录取名额在地区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高考人数和学校招生人数不平等的情况,形成了极大的录取率差异,严重影响了地区的协调发展。这也就滋生了许多迁移户口的行为,影响地区的人口数量以及经济发展情况,造成了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不利于完成全面小康的建设。

二、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措施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综合型人才的重视度逐渐提高。我们在教育中也应该减少过于注重成绩的教学方式,提高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高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招生录取时,高校既要通过分数进行录取,也要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在招生录取制度原本的要求上加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制定新型录取制度,满足当代社会对学生综合发展的要求。各地高校不仅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要在日后的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

例如,高校在开展录取工作时,确定完学生的分数达标后,再调出学生体育、美术等会考的资料,然后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各方面的素质情况,进行择优录取。这也要求学生高考前所在的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把学生日常行为等当成学分计入学生档案中。高校在录取时可以根据学生日常学习的学分积分情况和档案资料与高考成绩相结合,进行全方面考察,择优录取。高校在录取时也可先根据分数的要求选择学生,然后在确定一段时间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如在开学前一个月对学生进行分批次考察,通过一些拔河比赛、提前到校当志愿者等活动形式,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品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在录取完学生后,高校可以开展一些课程,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发展成为综合型人才。

(二)设计均衡的地区招生人数指标

从目前来看,我国各个高校对各个地区招生人数的指标不同,都比较偏于本地招生。高校在招生时给本省的指标有几百甚至几千个,但对外省只有几十个。这种情况造成了地区的不协调发展和学生报志愿时的不平等录取情况。高校没有考虑到外省的高考人数。并且,有些地区对本省录取分数的限制较低,这便严重影响了各个地区的均衡发展。高校的招生录取制度会针对一些一线城市降低录取的分数线。对于普通城市的学生而言,他们就需要考取非常高的分数才能就读。这严重影响了学生选取学校时的决策,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以及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高校要设定合理的招生指标,保证各地区的协调发展。[2]

例如,高校在录取时可先查询各省的高考人数,根据各省高考人数和高考分数的高低制定合理的招生人数,或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如人口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分配招生的名额。高校在调查时发现某省现在高考人数比去年多出5000人,那么就要按照去年招生人数的比例和今年高考增加人数的比例来看,重新制定该省的招生名额。如果去年招生人数为400个,那么今年按照比例可能要多增加50个名额或者更多。在有一定标准的情况下,高校可通过高考人数的多少,对人数较多的地方增加一些名额,对高考人数较少的地方减少一些名额,或者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对招生人数进行一定调整,对经济发展比较差的地区制定门槛较低的录取制度,如降低录取分数线。录取分数线为590的学校可以适当把分数调整到570左右,以保证高校招生的公平性。

(三)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当前,高校招生制度会根据学生的分数对学生进行选择,但学生在达到所报学校的提档分数线后,可能会达不到自己想学习专业的分数线。这种情况下,高校会对学生的专业进行调剂,分配到一个适合他分数的专业。学生若不服从调剂则会滑档。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在现有录取制度的要求下,可给学生创造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进而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3-4]

高校在录取学生时,发现学生的高考成绩不足以到达所报专业的分数线,则可以在开学前先进行一些小型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再决定学生是否进行专业调剂。例如,学生想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但分数低于专业分数线,学校可以在开学前给学生设立数学、物理等考试,学生能够达到80分或者是进入到相应的名次,就可以被破格录取。另外,学生若有关于计算机类的学习经历和特长,也可以被录取。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保障专业人才的数量。

(四)分层次考试,增加学生的录取机会

现阶段,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采用的都是统考的方式。然而,我国也有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的区分,还有专科和本科的区别,这便会减少学生被录取的机会。因此,高校可以设计各个层次的考试,进行分批次、分层次的测验,增加学生上大学的机会。例如,不同层次的高校可编写适合自身学校难度的考试题,让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类型。并且,我们还可把高考分批次进行,重点高校先进行高考,然后是普通高校,最后为专科学院。这样,学生就有被各个层次录取的机会。想考取重点高校的学生可以选择重点高校的考试题,分数线达到要求后,直接等待录取,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可以继续下一个层次的考试。这样就增加了学生被录取的机会,保证学生享有高等教育的权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会影响我国教育的改革。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和路径进行改革,实现教育公平,设立科学的招生制度,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效率。

猜你喜欢
分数线分数素质
分数的由来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