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

2021-12-30 10:18
关键词:农村基层总书记党组织

位 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启了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新征程。为了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并从多维度、多层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许多新理论、新思想、新举措,做出了许多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论断。这些论述拓宽了党的建设的价值向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全面剖析论述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生成

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深刻、系统,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此,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角度梳理和分析这些论述的逻辑生成,有助于准确深刻的把握其内在的理论内涵和架构。

(一)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农民又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能否在党的领导下有效组织起来,并且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事关中国革命的成败。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积极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特别是对于党在农村地区的组织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和经验,也正因如此,才推动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顺利开展。早在党的四大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之决议案》中明确提出“乡村经济中有政治觉悟的农民参加革命,实为吾党目前之最重要的责任。”[1]379-380特别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将农民群众作为发展党员的重点成为推动革命的现实力量。1928年党的六大关于《组织决议案草案》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有百分之七十六是农民,仅只有百分之十是工人。”[2]443面对农民占多数的无产阶级政党如何进行组织体系的有效构建,成为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事关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党的意志的贯彻落实。六大党章特别强调“在农村支部中有农村经济企业,如小的矿山或某种农业工人,得按生产关系组织支部。”[3]26在农村设立支部就使得广大农村地区有了组织依托,确保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以在广阔农村地区和广大农村群众中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已达450万人,其中83%是农民出身,并且全国范围内约有20万个党支部,除去军队以外,在16.9万个基层支部中,农村支部占到79.8%,确保了建国初期党在农村工作的开展。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在建国前主要是为了革命服务的,而建国后主要是为了发展服务的。八大党章规定“在企业、农村、学校和部队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应当领导和监督本单位的行政机构和群众组织积极地实现上级党组织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不断地改进本单位的工作。”[3]251这是在党章中第一次明确规定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职能和作用,标志着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日益规范化,有力推动了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此后,各地人民公社成立,作为政社合一的基层组织,在其内部仍设置党的委员会、总支部、支部,作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推广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事务工作中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强化,职责权限进一步明确,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管理方式、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进一步改进,成为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核心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自2004年起,中央在连续十四年出台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到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并提出了许多新使命、新要求、新路径,推动其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彰显了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

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以史为鉴,以史资政是历史学的价值与社会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国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十分重视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正是基于对上述历史事实的准确认识和深刻把握,他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4]为此,应该从党的历史中借鉴经验,立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不断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指向使然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追根溯源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其创始人还是后继者,都在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此不断进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同时也形成了无产阶级党建理论。他们高度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并认为民主而又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其发挥有效性的重要依赖。1845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首个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小组,一年后,把小组改建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并且通讯委员会在德国、法国和英国一些城市建立了分支部,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成立,标志着首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诞生。在此过程中,共产主义小组和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团结工人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过程中意识到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认为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思想武装阵地,其最接近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最容易被主体接受,也最容易对主体产生影响,并且也意识到在农民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将农民组织起来的重要性,他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5]769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列宁建党学说,这其中包含有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丰富内容。列宁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组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应该具有严密的组织和统一的纪律,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纵向的层级组织结构。1918年,俄国各地农村武装暴动频发,列宁为此意识到在农村建立党的组织的重要性,认为实现布尔什维克党对农村的领导必须建立党的农村组织,以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推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随后在俄共(布)八大上指出,“俄共在全部农村工作中仍然是依靠农村的无产者阶层和半无产者阶层,应把他们组织成为独立的力量,建立农村党支部,尽量使他们接近城市无产阶级,使他们摆脱农村资产阶级和小私有者利益的影响。”[6]113-114在长期领导革命的实践中,列宁逐步意识到各地农村党支部在农村建设中的领导作用。随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面对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和一个农民成分占多数的无产阶级政党,农村基层党建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并且随着党的建设工作的不断探索推进,其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指导,立足实践变化发展的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学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提出要“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对于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政以来对于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和认知的理论升华。

(三)实践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推动

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当下社会发展实际的精准应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实践品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崭新的重大判断,在此判断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也进入了新征程,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摆到了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加之,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其中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和乡村发展动能的不足成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乡村发展事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农村基层党组织又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推进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7]648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191.4万名,基层组织超过468.1万个,31062个乡镇、533824个行政村已建立党组织,从事农牧渔职业的党员2556.1万名,它们遍布广大农村地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农村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8]。在不断的探索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党建+”的引领模式,极大推动了乡村治理、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相关工作的开展。但是仍要清醒的认识到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被边缘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离农化,对农村情况了解不多,对农民感情不深,对农村工作热情不高,缺乏领导农村工作的经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现象十分突出。这种状况极大影响了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无法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性目标,从而影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只有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过程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才能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矛盾无法被消灭,问题也时刻存在,问题是时代的症结,解决问题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运用求实思维,坚持问题意识,在有关涉农会议和基层调研等重大场合多次指出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系列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纠正举措,进而推动问题地解决。

二、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价值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7]648之所以如此重视其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因为这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打赢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必然要求。十九大党章中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3]26习近平总书记既坚持系统思维,意识到党的建设是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该全方位推进党的各级组织建设,特别强调要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推动农村基层党建作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就组织体系架构及其重要性而言,农村基层党组织即是党在农村地区的组织基础,也是党的组织根基。正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9]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抓基层强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他指出“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10]为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的底色和成色,也关系到农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和支持,是映射党的建设水平的一面镜子。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的需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新一轮战略部署,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可为之径,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应有之义。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村党支部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11]193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牵扯面广,涉及人多,利益错综复杂,必须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过程,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组织起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在推动乡村发展的多元化主体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最重要的主体,是实施开展乡村振兴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主心骨”和“挑大梁”的效用,其建设成效事关乡村振兴的效率和进度。为此,只有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有力地贯彻党的意志,执行党的决定,为乡村振兴提供政治保障;才能依靠党建有效推动乡村善治,为乡村振兴提供秩序保障;才能依靠党建优化党员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打赢脱贫攻坚伟大战役的需要

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伟大战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底线任务和硬性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着“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原则,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提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号召,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12]在这场攻坚克难的扶贫战役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农民脱贫致富的核心,发挥着先锋队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凝聚力,必须讲核心,农村脱贫致富的核心就是农村党组织。我们的农村党组织能否发挥这样的核心作用,直接关系到脱贫致富事业的凝聚力的强弱。”[13]159只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在扶贫攻坚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从而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扩大党领导扶贫开发工作的群众基础,推动党的扶贫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此外,从交互关系的角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扶贫工作的开展,反之,扶贫工作的开展也推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扶贫工作中锻炼了农村党员干部,同样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党员干部人才,进一步强化了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和引领力。

三、习近平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深谙马克思主义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一是坚持全面联系的观点,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相联系,准确把握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全局思维、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二是坚持矛盾分析法。准确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直面矛盾,积极探寻破解矛盾的方式路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以问题化解为导向,以问题化解为目标,以问题化解赢得民心。三是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既要注重总体建设谋划提升又注重牵住“牛鼻子”,在推动各项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又把提升组织力作为建设重点,在推动各项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又突出政治功能。四是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建设成效还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切实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以其辩证的综合思维能力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构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基本的遵循。要求要紧紧围绕打造坚强战斗堡垒这一基本目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推动其建设发展的合力。

(一)加强政治建设,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14]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农村工作中是否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是否能够切实发挥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是看其在领导农村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政治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些地方,对党管农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淡漠了,党管农村工作的原则放松了、力度削弱了。”[11]191而只有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才能筑牢党管农村工作。突出政治功能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如果政治功能弱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失去政治保障。首先,牢牢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方向。方向出现偏差就会导致行为的失范。要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制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农业农村发展全方面和各环节。此外,还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示范作用,使基层组织成为引领发展的旗帜,使共产党员成为推动发展的旗手。其次,切实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担当。没有政治担当的基层党组织不会有所作为,也就无法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重担。要充分利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提振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实干精神,树立为民解忧做事的责任意识,促进党群关系不断和谐。最后,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站位。要提升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质效,使其树牢底线思维,深刻认识到“三农”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确保党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施、取得实效。此外,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廉洁意识,严惩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行为,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营造公道清明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将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作为重点。”[13]组织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调配各种资源和完成目标任务的能力,包含领导力、发展力和价值引领力。它既是一种合力,也是衡量组织能力水平的核心标准。首先,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重点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2018年在广东考察时指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支部书记,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11]194为此,要实施“领头雁”工程,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选拔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新乡贤、乡村致富能手、退休老干部、退役军人的作用,要推动大学生村官和驻村第一书记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定期举办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培训班,增强其政治理论水平和为民服务能力。其次,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力,重点是提高其带领农民致富增收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村党支部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11]193为此,要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创业致富的本领,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转变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抵御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推动农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促进增收获益,提高生活质量。最后,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价值引领力,重点是发挥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以身示范,锤炼党性修养,注意工作方式、态度和作风,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移风易俗,推动乡风文明。此外,还要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农民思想素质水平,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运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14]并且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时代农村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当前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干部队伍、农村基层组织还不能很好适应。”[11]191为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该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总体要求,立足农村社会发展实际,以系统论的思维积极推动优质制度供给,使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制度规定,每一步程序都有具体的制度安排,每一项制度都能切实贯彻执行,从而使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避免制度的虚置化、悬空化、形式化。首先,制定和完善基层党员干部选拔考核制度。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建立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中选拔乡镇干部的机制,不断为农村基层组织补充新生力量;建立不合格村党员干部的淘汰机制,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退”的筛选机制。其次,制定和完善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农村党员干部的大部分文化素质偏低,学习能力较弱,日常工作繁忙,为此要创新嵌入式干部教育培训和常规培训相结合的制度新范式,既要培训内容渗透嵌入到党员干部日常工作中,又要通过专门的集中组织和主题教育进行培训,并且要明确教育培训目标,合理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科学设置教育培训内容,制定和完善经费保障、教材编写、后勤服务、考核评议和激励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最后,制定和完善党员发展管理制度。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流动加剧,这也加大了党员发展和管理难度。为此,创新农村党员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公推直选”制度,优化入党程序,严格入党标准,使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可体现、可考量,制定影响党员发展问题的“负面清单”,确保农村党员发展不“断层”,党的新鲜血液不“断流”。此外,创新对农村党员的管理,建立不合格党员的筛选制度,保证党员思想不变质,行为不走样;建立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制度,特别要加强流动党员的考察管理,重点建立各级党员干部结对联系流动党员制度、定期谈话和思想汇报制度,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从而实现党员的网络化管理。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总书记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