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索引规范编辑研究
——以《湖南科技年鉴》为例

2021-12-31 08:55华,苗蕾,曾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4期
关键词:引号中心词年鉴

谢 华,苗 蕾,曾 科

(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文化的根本是“以人为本”。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必然是要方便读者查阅使用,而作为年鉴重要组成部分的索引,更是查阅年鉴的钥匙,钥匙配好了,便能以正确的方式打开年鉴的资料检索之门,因此,年鉴索引编辑规范化研究对于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年鉴编辑工作者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索引编辑工作的起源

索引,根据《辞海》解释,把书刊中的主要内容或各种题名摘录下来,标明出处、页码,按一定次序分条排列,以供人查阅的资料,也叫“引得”。 “不忘本来”是研究的基础,要了解索引编辑工作,就不得不先提到索引编辑的前尘往事。据贝拉·晗斯·温伯格(Bella Hass Weinberg,1997)发现,有一份希伯来语原稿的引用索引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纪。索引具体出现时间目前仍在考究中,但我们也可以由此推断,索引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随着人们对索引史的深入研究以及考古文献的不断被发现,索引发展的历史渊源不久便会水落石出。

中国最早出现“索引”一词,是由宋代文胜编修的《大藏经随函索引》,但彼时索引并未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含义。值得一提的是,由清代人蔡烈先编辑的《本草验方针线》(一名《万方针线》)相当于《本草纲目》的索引,后世在印刷发行《本草纲目》时,都将《本草万方针线》附于书末,使读者在查阅《本草纲目》中的十万多个历代方剂时更为方便。当时这种文后添加索引的编辑方法相当先进,已具备现代检索意义的雏形,可惜这一方法没受到重视,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古籍编辑中都没能得以推广。

随着西方索引理论与编辑技术的传入,中国的索引编辑工作才开始得以发展。1930年,被杜定友先生称为“是我国关于索引和索引法底第一部著作”,由钱亚新先生撰写的《索引和索引法——书籍杂志和报纸》出版。书中将索引定义为“将一种书报或一套书报中讨论所及的人名、物名、事名、地名、时名、书名、篇名等分析而组合,用一定的方法排列它们的次序,并表明它们在书报中所在地位的表叫作索引。换言之,索引是一种检查指定范围内的书报所有特项知识的工具。”《索引和索引法——书籍杂志和报纸》和1932年洪业撰写的《引得说》,标志着中国索引编辑事业进入发展期。

改革开放后,文化科技蓬勃发展,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于索引编制工作中,大大地提高了索引编制效率。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技术创新加速发展,科技成果空前丰富,对索引编辑工作,尤其是科技年鉴索引编辑工作提出了全新挑战。

2 索引编辑工作在科技年鉴编辑工作的地位

1991年12月24日中国索引学会在上海成立,作为索引专门研究和编纂的非营利学术组织,丰富索引编辑理论建设,繁荣索引编辑实务工作,推动索引事业向现代化、社会化发展。据粗略统计,编辑索引的年鉴数量在逐年增加,但中国人思维偏向目录思维,西方人则偏向索引思维,因而我国的科技年鉴一般都编有目录,但编辑索引的科技类年鉴数量明显还不足。

科技年鉴作为展现新时代科技创新、科技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类资料书,信息量相当丰富,如何在数据庞大的信息海洋里准确、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怎样获得开启信息宝库大门的关键钥匙,这就是索引的功能。索引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检索工具,能提高科技年鉴的有效运用价值,它在科技年鉴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充分有效运用索引,便于检索,节约时间,这就要求它做到内容丰富,文字精练,编码准确。索引作为年鉴编辑的检索系统,目前已纳入年鉴评优的主要标准之一,科技年鉴索引编辑工作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3 科技年鉴索引编辑工作规范研究

索引编辑工作要在年鉴样稿页码确定后才能编辑,时间紧迫,内容繁重,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效率,因而年鉴索引编纂规范化研究对于年鉴编辑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极大的意义。

3.1 年鉴索引编辑现状(以《湖南科技年鉴》为例)

2018卷前的《湖南科技年鉴》未编制过索引。《湖南科技年鉴》主要反映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情况,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以《湖南科技年鉴》2018卷为例,该年鉴共设有专题综述、科技管理、科技奖励等13个部分,详细记载了2017年湖南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创业、星创天地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正文内容近500页。随着年鉴编辑工作标准越来越高,对科技年鉴编辑工作提出规范要求,工具类书籍需要编制索引,如何让读者更加有效使用和检索《湖南科技年鉴》,查找相关资料。在无前卷参考的前提下,增加了编制年鉴索引的难度。应《湖南科技年鉴》改版要求,编辑高质量的年鉴索引,笔者研究近几年来各地年鉴近三十余部,吸取优秀年鉴索引编制精华,以2018年4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地方志索引编制规则》标准为依据,规范科技年鉴索引编制工作,编制《湖南科技年鉴》2018卷索引。

3.2 科技年鉴索引编纂工作规范研究(以《湖南科技年鉴》为例)

信息数据爆炸时代,计算机的运用让信息检索变得更为容易,但是计算机无法创造概念,只能依据已有的规范来提取相关信息。科技年鉴索引编辑有以下3点规范需要确定。

3.2.1 确定科技年鉴索引编辑主体范围。 进行科技年鉴索引编辑具体工作前,要先确定索引编辑主体范围,是针对全书所有内容编辑索引,还是针对重要具有检索意义的章节。编辑科技年鉴索引,需先从中选取有检索意义的篇章,确定索引范围,以便于读者快速查阅。以《湖南科技年鉴》2018卷为例,对彩页插页、“特载”“专题综述”“科技奖励”“科技统计”“科技政策”“科技大事记”等缺乏检索意义的章节不做内容分析;确定行业科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区域科技等具有指导性检索意义的章节为主体检索章节。主体范围确定好后,更有利于快速进行下一步工作。

3.2.2 确定科技年鉴索引编辑主体内容。 索引不是简单的选词,需要在通读、细读年鉴全部内容后,经过深入分析思考,才能有步骤地进行取舍。索引主体的内容包括主题词或中心词,提炼年鉴条目内容中的重点,提炼的内容决定了读者查找时的方便程度。索引主体是准确表达所索引的内容的特定词语,具有专指性,要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检索思路,简洁明确,用词规范。主题词或中心词字数一般控制在12字以内,从不同角度为读者提供检索功能。一个完整的索引一般由主题词(中心词)、附加词(可附加,视内容重要程度而定)、页码、版面符号组成。以《湖南科技年鉴》2018卷为例,如:起步离合器(中心词)智能预测(附加词)344(页码)a(版面符号);柑橘副产物(中心词)高效转化(附加词)266(页码)a(版面符号);高效绿色(附加词)加热炉装置(中心词)352(页码)a(版面符号);洞庭学者论坛(中心词)254(页码)b(版面符号)等。

3.2.3 确定科技年鉴索引编辑主体排序。索引全部录入完成后,按各索引首字汉语拼音字母排序,有几种特殊情况要注意。①同音字按声调排序。如《湖南科技年鉴》2018卷中“异种移植”“移动机车定位技术”“一种抗蚜威”同为“YI”音,通过按同音词按声调排序,则可以依次按“一种抗蚜威”“移动机车定位技术”“异种移植”排序。②首字为阿拉伯数字。先将数字转为汉字,根据其的汉语拼音字母排序后,再转回原阿拉伯数字。如《湖南科技年鉴》2019卷中“2011协同创新中心”,先将“2”转换为“二”,按拼音“ER”音序排入E部分后,再将“二”转回“2”。③首字发音相同。如果首字发音相同,则按第二字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如《湖南科技年鉴》2018卷中,“原花青素”“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园区十条”首字同为“YUAN”音,先排入Y部分,再按第二字发音排序,则排序为“园区十条”“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原花青素”。④首字前有引号或书引号。首字前有引号或书引号的索引很常见,排序时需要先去掉首字前的引号或书引号,再按首字的汉语拼音字母排序后,再在首字前将引号或书引号加上。如《湖南科技年鉴》2018卷中,“151”人才工程,先去掉首字前面的引号,然后就将“1”转换为“一”,按“YI”音排序后,再将“一”转回“1”。《湖南科技年鉴》2019卷中,《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等,首字前面都有书引号,先去掉首字前的书引号,再按“HU”音排序后,再将书引号加到首字前面。

4 结束语

科技年鉴编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每个步骤明确到位,既要整体规划,又要注重细节,环环相连,处处留意,方能编纂出一本优质的年鉴。索引编纂工作是年鉴编纂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检索价值已日益体现。编制科学规范的索引,对于提高科技年鉴整体质量,打造精品年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科技年鉴的使用者来说,快速检索到相关资料,更利于科技年鉴信息资料再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科技年鉴资料的作用。

猜你喜欢
引号中心词年鉴
引号的用法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咕咚”为什么加引号?
Why I ride
广西多部年鉴在全国年鉴评比中获奖
俄汉语定语对比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升复习效率
陕西年鉴发展回望
点击“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