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略经济时代与中国现代化

2021-12-31 09:28戚福康蒋婧杰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战略科技世界

戚福康,蒋婧杰

(1.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2.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苏州 215163)

世界战略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时代。但我们对于它的认知似乎非常模糊,更不用说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到底有多大,了解甚少。本文欲就此问题略作论述,一是抛砖引玉,二是早作应对,以利于社会经济的更好发展。

一、战略经济时代的国际国内背景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特征作了非常科学而精辟论述,其要点有:一、资本主义使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二、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市场;三、资本主义导入了民主政治;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经历了由自由经济向垄断经济的过渡;五、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马克思主义非常清晰地给我们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全景,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资本主义最为科学的理论武器。单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高级垄断阶段。美国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目前美国发展的特点来看,整个社会不到5%的人掌控了国家90%以上的财富,国家经济发展命脉被控制在不到50家特大型的私营企业手中,经济垄断程度非常之高。

欧洲资本主义垄断经济发展程度虽然没有美国那么高,但国家经济命脉同样被一些大的垄断企业主宰着,如欧洲空中客车公司(Airbus)、英国石油公司(BP)、法国埃尔夫阿奎坦公司(Elf Aquitaine)、荷兰皇家壳牌公司(RDSb)、瑞典爱立信通信公司(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德国大众汽车(Volkswagen)等等。这表明,世界主要发达的西方国家经济都已进入高度垄断阶段。

垄断经济所造成的最大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造成财富高度集中,加剧贫富差距;二是对国家所能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并对国家的政治经济走向构成了重要影响;三是对第三世界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影响越来越大。欧美国家对垄断经济的某些危害也非常清楚,于是一些国家出台了限制垄断发展的措施,甚至大多欧美国家还颁布了《反垄断法》。但是,随着垄断资本的继续壮大,政府要真正消除垄断的影响是绝不可能的,因为就其本质而言,西方政府本身就是资产阶级当然包括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故此,上世纪末西方国家政府开始了国家治理的新方案——世界金融战,即以它们最为熟知的金融方式向世界剪羊毛。毫无疑问,美国做得很成功。与此同时,它又极力以军事手段在世界各地攫取财富,以弥补本国财政和社会的不足及其对资本的贪婪,同时通过大量发行国债获取财富,来满足国家的需要。此外,通过技术垄断和封锁攫取更多财富或打垮竞争对手。美国的这些做法到底是为了什么?在2008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金融战争》中,美籍华人作者廖子光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美国已建立起一个非常复杂的以金融体制——美元霸权为核心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体系。“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是基于如下观点指导美国的对外经济和贸易政策,即对美贸易是富有的美国经济对比较贫穷的经济的善意恩赐。”[1]为此,廖先生在本书的第七章的第九节专门阐述了战略经济问题。由此可见,美国的意图是欲将全球经济发展纳入其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之中,以确保美国军事经济政治的世界霸主地位。故此,美国的战略经济意识至少已存在20余年。

美国战略经济思想的实施,使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即战略经济时代。它是建立在剥削全世界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故,其影响范围将波及全世界,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最大。同时,也表明世界资本主义在无法克服垄断经济影响的同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一经济模式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两个严重的后果:一是阻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二是造成世界多级对立。但同时也将给一些国家带来一些警示和发展的机遇。

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等已初步验证了这个时代的真实存在。所以,当下中国经济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也必然从战略高度去看待。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最近谈话表示,“我们把美国‘卡脖子’的清单变成我们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2]。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战略。任正非强调科技自主研发,同样是一种企业发展战略。我国发布的2025中国制造更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因此,自觉运用经济发展战略思维思考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战略经济时代的内涵及可能的多重影响

虽然我们对于战略经济时代的到来已有体验,但真正理解战略经济时代,尤其是其本质性的特征与多维性的影响,仍需作一番剖析。

首先,战略经济时代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持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而开创的由自由经济至垄断经济而来的第三个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其目的就是想继续维持统治世界的要求。

其次,战略经济时代是西方国家按照国家需要决定经济发展政策,也就是说其所制定的一切政策都是围绕国家利益而实施。

再次,战略经济时代,西方国家运用整体思维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特别是通过国家优先的方略,综合运用政策法规维持或推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战略经济时代西方国家大多还在考虑如何更多的从其他国家获利。

由此可知,西方主导的战略经济时代,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由垄断所带来的国家困境没法消除,所以必然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去解决一些国家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异过大、国家高消费、满足资产阶级不断增长的利益需求,等等;二是利用自己的金融、经济、科技优势,进一步加大国际剥削。西方这种损人利己的经济运营方式证明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衰落,同时,可以预见的是其运用这种方式剥削他国将会成为一种常态。

中国四十多年来一直秉承改革开放的理念发展本国经济。中国就像主动加入由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一样,也必然会参与战略经济时代,并运用战略经济思维发展本国经济。但是,我们在参与战略经济时代的过程中需提防三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第一,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导致我们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技自研,但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状态,这是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第二,科技自研的成就越大越有可能放弃与世界的合作,不自觉地进入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这种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必然会导致经济发展脚步放慢,与世界各国的关系疏远,这不符合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远大目标。第三,邓小平早就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中国在很长时期内会实行科技发展优先政策,那么,科技研发人员的工资待遇会一路飙升,会出现一个社会地位高经济收入多的高层中产阶级,可能会顾及不到更多的收入较低的阶层。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目前中国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人还有6个亿。[3]所以,如何防止贫富差异的进一步扩大这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十分重要且亟需面对的问题。

三、战略经济时代的认知与应对

由此可知,中国的持续发展在当今世界的特殊的发展格局中,认清和运用战略经济发展思维显得非常重要。

中国参与世界战略经济时代,但绝不可能运用西方战略经济思维去思考本国的经济发展。所以,深层次认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导的战略经济时代的本质特性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及它的五眼联盟是最为典型的西方国家集团。在当今战略经济时代,在世界各地大肆收集各种情报,以供发动战争之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利比亚战争,等等,均由美国主导其他西方国家参与,目的打击一切反对西方或有损于西方利益的势力。此外,发动网络战、金融战、贸易战、科技战等等,欲始终维持美国的霸主地位。所以,西方国家新主导的战略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通过发动全方位的战争来确保其对世界的统治地位。

因此,中国针对西方在战略经济时代的一系列反人类的做法必须要注入全新的内涵:(1)坚持和平发展道路;(2)坚持互惠互利的国家间发展原则;(3)坚持国家整体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要求;(4)坚持科技发展优先、科教兴国的总方针;(5)坚持国家总体布局与重要行业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发展思路;(6)坚持不结盟政策与加速发展国际合作的战略;(7)坚持科技创新与市场专利买卖的发展;(8)坚持共同富裕与国家贡献较大群体较为富裕的惠民政策;(9)坚持所有优秀企业的税收优惠及奖励的政策措施;(10)坚持长远规划与加强政府市场主导与引导能力的提升。

因此,中国在参与战略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通过自身的全面发展与强大,改写西方主导的战略经济时代的基本内核,成为世界各国在战略经济时代发展的标杆,逐步扭转西方剥削世界尤其是第三世界的状态。

四、战略经济时代与中国现代化

战略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次国家智慧与国家发展能力的考验。它的两重性就在于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使中国经济遭到打击。西方国家从来不会将一些重大科技成果卖给中国。就算偶尔愿意卖不是天价就是附加种种不平等的条件。美国更是不遗余力地对中国发动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信息战,目的就是要阻止中国的发展,美国更为可恶的是纠集众多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科技封锁,导致了中国经济(包括高科技经济)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所以,西方主导的战略经济时代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世界上但凡有想要独立自主发展自己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打压。西方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甚至不惜使用武力摧毁一个国家,阿富汗的长期内乱、伊拉克的陡然贫穷、利比亚的军阀混战、叙利亚的艰难苦战都是拜西方所赐。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然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敌对。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美国就想通过发动朝鲜战争,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遗憾的是自高自大的美国没有想到自己会失败,它使中国获得了20多年的和平发展时期。美国仍不死心,先后在1950年12月、1953年10月、1955年1月、1958年8月四次威胁要用原子弹打击中国,由于各种原因,均没有得逞。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最终失败,让美国明白运用军事力量可能扳不倒中国。之后用颜色革命、和平演变改变中国同样遭到失败。当然,进入21世纪,美国想要在经济科技上困住中国,也同样会遭到惨败。

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对中国实施科技封锁,倒逼中国为了发展加快改革步伐,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加速了科技研究体制、人才引进机制、教育体制改革等,助力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在某些领域正在超越西方,而且这种发展势头正在加速。

这种发展态势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由于国际压力,必须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视科技研发。企业更是如此,联想集团本应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航母,遗憾的是走上了一条技工贸易路线,失去了在半导体行业继续发展的机会。华为公司似乎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企业科技研发的重要性,后来者居上。推而广之,整个国家已形成共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真正成为国家理念。据有些专家预测,按照现在科技发展的态势,到2050年左右,中国的科技水平或将可能全面超越美国。根据中国的远期发展规划,中国在21世纪末实现现代化。那么,现在由于科技发展加速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有可能提前。二是现在西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行政因素渗透不断加大,引起了我们的警觉。所以,加大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主导和引导在今后的发展中会变得越发重要。所以,重新思考中国现代化实现的进程和方略十分必要。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非常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的计划性、持续性,先后颁发了13个五年发展规划。此值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围堵中国之际,中国“十四五”规划制定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为此,早在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一个重要的文件,《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要求“十四五”规划既要与“十三五”规划相衔接,又特别强调战略导向功能。在文件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中,着重强调: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而在其第二部分,更是明确要求阐明国家战略意图,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等,提高国家发展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而其第五部分,再次明确提出要“深入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重大问题”。近期《求是》杂志指出:要更好发挥“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完善实施机制,切实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地。[4]

由此可知,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出现以下几个特点:(1)明确的经济战略导向;(2)通过规划理顺各种经济关系;(3)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的相互衔接;(4)以国家战略意图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5)集中力量办大事,着重解决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的重大问题。

今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了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汇报。会议特别强调,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从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所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一文件来看,更是要求从整个国家高度的发展战略去思考和制定规划。这正是说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战略的全新经济发展思路。而党中央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正是体现了这种战略思想的具体实施。

由此可见,中国顶层设计中,已十分注意到运用战略经济思想去思考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未来、中国的现代化。

为此,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上可能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优先考虑:

第一,如何应对西方国家科技封锁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的“禁令即清单”虽然可以作为一种科技发展的应对思路,但还远远不够,也就是说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超越,所以,更离不开国家科技发展的整体布局。那么,如何做好这个整体布局,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第二,某些行业的优先发展问题。中国农业是中国人生活的最为重要的保证。目前中国农业“卡脖子”的情况很严重,种子、农产品加工、粮食种植规划与布局、青年农民严重流失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工业中个别行业的倒退也影响到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如中国机床业等。故,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有必要处理好整体发展与个别行业重点突破、重点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贸易继续繁荣的问题。“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布局。其实从深层次来看也是中国最终战胜西方霸权,将世界进一步引向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因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可能需要两种战略思维:(1)给予“一带一路”参与国更多优惠,如中国某些成熟的科技专利可以有条件地(主要是对第三方保密与共同参与的条件)赠予参与国,如高铁等。这样,参与国的发展反过来更能促进与中国的贸易发展。(2)“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还将逐步改变原有的西方主导的世界交流规则与世界贸易规则,形成新的世界规则。这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同时,也必将迎来世界贸易的持续正常发展。

第四,如何在全球格局中破解西方主流话语权对中国的歪曲宣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一直掌控着世界媒体的主流话语权。他们往往无视历史与事实,诋毁或污蔑中国。这种状况会带来两种严重后果:(1)为世界真正正确认识中国增加了难度。(2)影响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正常交往与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新冠肺炎爆发期,中国对意大利等国的大力支援,并没有换来中意关系的进一步密切,就是一例。所以,如何在战略经济时代进一步争取世界话语权,自然成为经济发展的有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无法逃避且必须重视的问题。

五、附论:战略经济时代的未来结局与转型

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由经济时代约经历了150年。垄断经济时代也有百年历史了。西方战略经济时代是因其在新时期无法消除垄断现象而需要维护国家利益所形成的带有某些特殊性的经济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垄断催生了这个时代,也催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所以,在西方战略经济时代,国家整体利益的加强、垄断集团对国家利益的继续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其三大特性。随着中国等国参与度的加深,西方集团掌控世界的这种战略经济时代会发生重大的变化:(1)修正世界贸易规则,使其恢复到较为公平、公正、合理的状态;(2)促进世界上许多落后国家的发展,使国际贸易更为繁荣;(3)促使西方垄断利润的下降和垄断势力的衰弱;(4)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引领中心、世界科创中心、世界贸易中心;(5)第三世界的发展会促进世界整体经济发展走向平衡;(6)世界和平局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这种发展趋势表明:随着中国参与度的加深,战略经济时代会有利于全球性经济的发展,并有助于消除地区贫困。因此,它的发展时间可能会较长,或许在2100年后。但由于战略经济时代各国都比较重视国家利益,所以,不可能无限期的延续下去,故,必然会有新的时代更替。

战略经济时代之后的未来时代很有可能是计划主导型市场经济。即,在这个计划主导型市场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发展,世界物质财富极大增加,各国政府会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计划性、经济运行的平衡性与协调性、世界经济交流的可持续性。

这种时代的转型最有可能给人类更为和平的生活环境,更为富裕的生活条件,更为和谐的国际关系。同时,世界由西方主导与基本掌控的历史也将被改写。

猜你喜欢
战略科技世界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科技在线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