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泉城 打造时代名片

2022-01-01 11:19山东女子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张楚晞
区域治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泉城济南市市民

山东女子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张楚晞

一、研究背景

(一)现状分析

构建智慧城市这一想法,自提出距今已有十几个年头。在新加坡、韩国等地出现了优秀案例情况下,我国也开始了具有中国色彩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一批批试点城市先行给其他地区带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鲜活气息。

通过多年实践证明:智慧城市的建成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朝一夕的努力与坚持。智慧基础设施——近三年的发展呈现了济南市产业发展的变化,清晰感知济南市在市政府的引领下,各行各业转型步伐速度加快,信息技术产业链发展明显。智慧财税——即使是疫情肆虐,仍然能够在控制疫情的基础上,发展线上服务,建设服务政府,有效提升工作能力。在探索智慧化的道路上不忘人民感受,坚持推广智慧社区,让更多的济南市民能够享受到智慧化的便捷。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集八方之力,将计划、实施、监督一体化,这不失为济南市探索出的一套具有泉城气息的模式。

在疫情后时代,偶尔存在局部地区疫情反弹的现象。即使如此,济南市委市政府以及全体市民从未停止对智慧泉城的憧憬与向往,始终为打造智慧泉城而不懈奋斗。对于智慧泉城的建设,是集济南市民之力共同打造一个有温度、善感知的智慧城市。于政府而言从制度层面出发:以战略高层的眼光运筹帷幄,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贯彻党中央最新思想成果中汇集的精神,给予最基本、最坚实的制度保障,让济南市民大胆、勇敢地建设智慧城市。于企业而言从产业发展层面出发:坚持科技引领,以高端的技术给予切实的技术保证,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老旧产业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无一不体现着产业发展的活力。于社区而言从智慧服务出发:作为一个小团体,社区成员共同享用社区资源,享受自助服务,在社区实现智慧化的过程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勇于反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进而推动智慧社区的完善与改进。在“政府带头,共同努力”的氛围下,济南市为实现智慧泉城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济南市在这几年的摸索中已经具备了构建智慧泉城的种种优势条件。除此之外,我们仍应看到高速发展的济南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地找寻智慧泉城建设中的不足,以便能够更加优质、高效地完成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济南市较其他先行的试点城市而言,缺乏建设智慧城市的经验,在建设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应理性且客观地对待。

首先从相似性分析:智慧政府、智慧产业与智慧民生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三者的实行都需要数据的合理采集与运用,并且如何收集数据(通过何种方式或渠道收集数据),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如何做到平等意义上的数据互通与共享等问题都有待探讨。

其次从差异性分析:智慧政府——政府如何适时而变,实现信息时代的“管理、服务两手抓”;在制度的设计与实施方面如何刚柔并重并兼顾弹性;在与其他主体合作时如何做到收放自如、松弛有度等。智慧产业——各行各业能否顺应时代潮流完成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能否与城市建设相联系;加速智慧化的步伐能否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等等。智慧民生——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项目能否让市民感知到智慧化的发展;建设智慧项目的过程中能否积极调动市民积极性,并鼓励市民主动转变等等。

二、优化策略

(一)总述

根据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中所具有的相似性而言,政府作为智慧泉城建设的主导方职责重大,应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基础上兼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予具有宏观意义的战略指导。政府应带个好头做好表率,即政府内部应进行改革,赋予政府内各机构之间智慧化的气息。鼓励机构间的交流合作,保持自身特色的原则上打通横向、纵向存在的壁垒,建立多方沟通机制让数据信息贯穿机构之间。探索具有泉城特色的政府服务模式,坚持透明、公开的政务资讯,为市民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建立便民利民的服务型政府。坚持与企业合作,进行数据的互联互通并鼓励企业对数据进行开发与利用。重视市民的意见与建议,鼓励市民参与,发挥市民作用。

(二)制度层面

1.制度设计

即使政府于2018年给出《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但几年的实践足以将济南市的智慧化建设开辟一个新局面。济南市委市政府应契合十四五精神,拥有长足发展的眼光,对智慧建设制定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顶层设计。并根据济南市的具体情况应时而变,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指导细则。其次,细则不应过多、过于烦琐,应给予实施主体一定的自主权。发挥实施主体的作用,实现系统内各个要素的协调发展,达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再者,政策颁布最忌讳的便是朝令夕改。政策是具有引领意义的文件,具有一定的效力,也是人们遵从的依据。朝令夕改不仅军心不稳,而且让人难以捉摸到底如何实施,所以需要监督机制的介入,为的是确保建设智慧城市的计划如期推行,并达到及时纠偏的作用。

2.制度实施

即使智慧化建设是以市政府为主导,政府方面也应该明确自身职责,不应过多干预,仍应鼓励并支持加入市场化的因素,发挥企业作用带动智慧建设的市场化气息,激发多元主体的活力。政府过多干预易导致“一言堂”的现象,难以发现民心所向,难以制定符合科学化、民主化的政策。

在智慧泉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依据颁布的指导细则,秉承有作为、不乱为的原则进行适时监督。坚定大局观念,立足长远发展,秉承五大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智慧泉城的建设之路。

(三)数据层面

1.数据共享

有形的联系俗称产业联系,分为地域联系和生产联系,其作用力在互联网还没盛行的时代尤为突出。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数据采集和利用的能力提高,企业间的联系不再局限于有形的联系。

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问世,使得我们重新开始审视数据的作用。在云时代,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不仅仅是采集数据,更重要的利用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寻找市场当中隐匿的客户需求。构建智慧城市,不仅仅需要企业之间数据共享,也需要政企之间数据共享。“数据共享是原则,数据不共享是例外,实现同等数据多方共享。”这些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尤为重要。智慧化是信息化的进阶,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够高效采集数据并合理运用数据,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

政府作为主导方,在与各方企业沟通交流之后,应主动搭建数据平台,鼓励数据互通;给予企业最大限度地数据支持,主导打破“信息孤岛”的现象,让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并支持企业之间的深入联系。“政府+企业”携手实现数据共享,提升数据利用率,有助于促进智慧化的早日实现。

2.数据保护

智慧城市的提出与盛行都得益于数据的流通,其向来主张“数据共享”。但数据共享的背后是否存在数据的安全问题需引起人们重视,在这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很多企业为“捆绑客户”,在开发种种软件时“无意”地索取客户个人信息。更有甚者,强制要求获取各种读取客户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权限。个人信息被暴露、利用等新闻层出不穷,近几年更是愈演愈烈。由此可见,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所以,我们有必要纠正数据共享的概念,明确界定数据共享的概念。智慧化的数据共享,是有节制、有原则的数据交流与互通,不是被他人恶意获取隐私的途径,更不是某些不法分子随意贩卖他人隐私的来源。政府应携手各个企业签订合约,共同打造信息安全网,高筑信息保护的高墙,阻挡不法分子侵入,还数据共享一份清白,为数据共享营造安全、可靠的氛围。

(四)人才层面

“江山易攻不易守”,人才亦是引进容易留住难。人才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是鲜活的、具有无限可能的。人才带来的不仅是知识与技术,更是一种无形的资源。他们善于将这无形的资源转化为有形的力量,为智慧泉城的建设注入强大的生命力,推动其深入发展。济南市应着力于留住人才这一方面,借鉴其他城市的优秀做法,并结合自身实际了解人才所需,给予人才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理论层面的人才与济南市的深度融合。究竟如何留住人才,并让人才积极主动地为智慧泉城的建设建言献策,不仅是济南市的一大难题,也是其他城市需要思考的。无可厚非,招贤纳士的政策都是经过多方考量并多次商议之后得到的结果,在此过程中需要济南市委市政府做出巨大的努力。我们期待着济南市能够招揽到更多的人才入驻,也希望在群英荟萃的作用下早日实现智慧泉城的建成。

三、结语

济南市作为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省会城市已经具备许多优良条件,智慧项目群也已落地并如期发展。由此看来,济南市当属未来可期。即使前途一片光明,也不可忽略智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过程。抓住事情发展的势头,防患于未然,消灭一切潜在的威胁因素,为打造智慧泉城而不懈努力。再次认同济南市提倡的“政府主导,企业同行,市民相伴”的理念。唯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发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向心力,爆发创造力。

我们始终相信并期待着智慧泉城的完全建成,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不忘增强自身责任感,更多地参与智慧泉城的建设,争取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猜你喜欢
泉城济南市市民
你好,猫婆婆
济南市秋季节庆花卉种类调查与应用研究
《曲艺泉城》
邂逅泉城
夜“泉城”消费地图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秋游泉城五龙潭(外三首)
市民关心的就是策划关注的——以东楚晚报为例
“意义”的问题所在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