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脆弱区乡村振兴效果调查研究*——基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的样本观察

2022-01-01 13:12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宋思锐宋茹月刘新雨张陈晨
区域治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保康县生态发展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宋思锐,宋茹月,刘新雨,张陈晨

新时代生态脆弱区作为当前相对扶贫存在的重点区域,属于底子薄弱,工作艰巨的贫困堡垒,是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生态脆弱区的贫困问题是生态经济与社会的综合性问题。乡村产业发展初级阶段的保康县,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如何依靠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吸引劳动力回流,是其需要解决的重要困难,保康县人民政府需在有效监督措施下积极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针下,通过生态旅游示范带、全域旅游走廊建设,促进县域内乡村振兴全面提升。

一、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全面发展

一是加快生态产业化,走好绿色发展路。保康以新时代发展理念为统领,让生态产业化的道路更为精准。如马桥镇尧治河村始终坚持走“保护促发展”的振兴道路,累计资金投入2.8亿元,对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土地实施了水土治理、植被修复和动物园植树造林,全村的绿色生态修复率可以达到92%。目前,尧治河己经形成了以乡村旅游、养生度假为主要核心,以观光休闲、科普教育及专项体验服务为补充的五大休闲度假产品系统。

二是提升保康县茶产业知名度,巩固乡村振兴成果。保康把提升茶叶品质和提高茶叶知名度作为工作中心,采取吸引商户与资金的方式,通过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技术等一系列有效举措,打造生态茶园,建设有机茶园,推动全县茶叶产业提档升级。保康县委、县政府出台激励政策,提高全县种植茶叶、发展茶产业的积极性。

三是发展药材产业,托起山区致富梦。保康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在制定中药材产业成长远景、加大吸引中药材商资力度、提高中药材种植科学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村、专业户与专业镇。同时,协调产销服务,立足专业的技术顾问,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产业化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二、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保康县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找到发展致富的道路,不让山区变成农民贫困的绊脚石,而让山区的资源变成农民致富的垫脚石。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保康不断改善乡村生活环境,把昔日的贫困县建成如今美丽宜居的生态乡村。

村干部通过包户的方法治理改善乡村环境,兴建公厕,改善道路,种植绿植,合理规划建筑,建立卫生清洁收费制度,清洁道路,打造“襄关线”“保宜线”等环境示范线。采取人工湿地方式,对农户生活污水进行了集中处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对废水进行再利用,实现了废水有机循环。

打造美丽保康,在给乡村塑形的同时为其铸魂。该县以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保康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形成乐于助人、清洁节约的优良村风,通过修建体育设施,加强全民运动,注重身体健康,送戏下乡,开办乡村图书馆,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农民素质得到了提升,而且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文化基础和组织基础。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业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够,高质量人才稀缺。一是保康县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由于保康自身发展较为落后,是襄阳市唯一一个全山区县,因境内地形因素,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大部分年轻一代都选择外出务工,向往大城市的生活环境与就业机会,因此留在保康县的青壮年人数减少,在家庭中,60岁仍被看作具有劳动能力的一份子,说明保康县从事农村产业人员年龄存在问题。二是保康县人民对于农业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学习能力与积极性较低。大家安于现状对自身要求较低,没有信心学会新的技术,处于保守状态,这对先进农业知识的传播与高效农业工具的引进带来困扰。

第二,缺乏对外交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保康县本就是一个全山区县,而贫困户大多数居住在偏远地区,交通运输不够便捷,因为远离城镇,受到地域因素的阻碍,贫困户缺乏对外交流,难以接收到最新讯息,不能得到实时技术或政策的传播,导致自身发展受阻。且居民居住得都较为分散,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供电供水设备等难以达到集中统一的普惠状态,导致偏远地区的落后现状始终得不到改善。同时,山区地势环境险峻,居民基本社会保障服务不够完善,缺乏先进有效的医疗水平。

第三,旅游业知名度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农业作为保康县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以外,旅游业也在努力为经济做出贡献,保康县的五道峡风光、汤池峡温泉皆是有名景点。但发展旅游业需要一系列高质量的相关服务,比如餐饮、住宿和便利的交通等等,这样才能够吸引大量游客。但除了本身的自然景点以外,保康县的相关配套服务较为落后,不能为追求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游客带来良好体验,导致游客反馈一般,相比较之下,大家可能就会选择其他地区的景点进行游玩,从而使保康县的旅游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第四,整体教育、科技水平落后。保康县地区长期以来教育水平较为落后,教育资源稀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导致人才培养困难,先进的技术开发受阻。对于想要利用技术创新优势实现高质量生活的居民来说是一个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当地居民学习能力也逐渐下降,导致贫困人口无法拥有较强的竞争力,造成相对贫困,逐步在社会整体进步中落伍。贫困地区对于新技术的开发不足,使得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止步不前,一直保持一种低效率的工作状态。而教育和科技的落后,也使得可以起到带头模范作用的家庭较少,无法形成先富带动后富的积极进取局面,大多数贫困居民缺少追求高水平生活的意识,而是安于现状,不愿过度劳动也不愿接受新的技术与工具,导致居民无法摆脱贫困状态。

四、对策与措施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探索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要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

第一,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环境保护+产业带动”的发展模式。要正确处理好短期发展与巩固建设的关系,实现绿色乡村经济振兴与绿色生态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合作双赢。一是建设生态特色产业。选择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密切相关、市场相对完善的生态特色产业,将生态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生态产业发展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二是发展与现代化相关的生态农业。通过发展农业旅游带动发展观光、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服务业和食品加工业。充分拓展乡村农业向产品生产、深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全面发展,吸引农村贫困人口返乡就业,提升农村产业综合附加值和扩大农民经济收益。三是加快探索建立和创新完善农村行业协会,利用农村内部空闲的产业、待工人员、资金,技术等,通过各种类别的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与外部市场进行对接,降低各种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市场竞争压力。

第二,加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耕地内涝或特大农田洪涝灾害都会直接淹没农田,导致农作物严重土壤受损,或农田积水内涝导致大量作物减产,不利农村农业的发展,因此要做好洪涝灾害防控工作。一是要求农业系统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切实加强应急值守和灾情调度,及时指导农民群众开展农业灾后复产,抓好抢排、抢管、抢种工作,避免农作物长时间淹水,及时抢收成熟的玉米、再生稻等作物,确保颗粒归仓;及时开展总体协调管控和应急防治,防止出现“灾后灾”现象。二是因地制宜种植再生稻。对于受灾严重的中稻,水退后如果根茎仍然没有坏死,通过及时割去地上已坏死部分按再生稻进行种植,同时补施少量促芽肥,从而获得相当的产量。三是因时制宜改种其他作物。出水较早的田块,要因时因地算好时间账和经济账,可根据具体情况改种玉米、秋马铃薯、短时期可快速生长的作物,尽量弥补灾害损失。

猜你喜欢
保康县生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论山区县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困难与对策初探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海拔高度对‘香玲’核桃生长结果习性的影响
保康县核桃林下套种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