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及工作成效

2022-01-06 06:38李文玲
青海农技推广 2021年4期
关键词:蚕豆化肥养分

李文玲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 湟中 811600)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湟水河流域,海拔2225~4488m,年均气温5℃,年均降水量400~600mm,属凉温半干旱气候类型。全区现有耕地5.65×104hm2,辖15个乡镇,393个行政村,10.7万户农户,43.2万农业人口。有11个土壤类型,23个亚类、31个土属,耕作土壤类型主要有黑钙土、栗钙土和灌淤土,主要分布在川水、浅山、脑山三类生态区,常年播种农作物有春小麦、马铃薯、油菜、蚕豆、蔬菜等,是全省的农业大区。

1 概况

近年来,青海省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2],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均已呈现下降趋势[3]。湟中区2018~2021年4年累计投入财政投资1.22亿元,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在粮油作物上累计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3.45×104hm2,建设减量增效技术服务示范片区6个,每个示范片区面积667hm2,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58×105hm2、各类作物配方肥2.04×105hm2,建设配方肥核心示范区4×103hm2,其中:马铃薯核心示范区2×103hm2,小麦、油菜、蚕豆核心示范区2×103hm2;累计推广新型肥料试验187hm2,开展聚肽螯合钾富锌硼掺混肥料、微生物菌剂、有机无机复合肥等新型肥料产品试验与示范。

2 主要技术模式

2.1 有机肥全替代化肥技术模式

2.1.1商品有机肥技术参数及作用

商品有机肥总养分含量(N+P2O5+K2O)≥5%,有机质≥45%,水分的质量分数≤30%,pH值5.5~8.5。使用商品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农产品品质,达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是减少化学肥料污染,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优选肥料之一。

2.1.2施肥方法

有机肥料养分释放慢、肥效长,最适宜作基肥施用。一般在作物播种前,结合深耕均匀撒施,耕深20~25cm,要注意防止肥料集中施用发生烧苗现象。

2.1.3施肥建议

根据不同生态区、不同产量水平施用基肥,商品有机肥或农家肥替代化肥的施用量见表1。

表1 湟中区有机肥全替代化肥技术模式施肥建议表

2.2 “有机肥+配方肥”技术模式

2.2.1各类作物配方肥技术参数及作用

马铃薯配方肥,总养分含量≥40%,N∶P∶K=16∶14∶10,能平衡马铃薯生长条件养分需求、增强地力、促进光合作用、增加薯块充分膨大,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改善效果显著。小麦配方肥,养分含量≥35%,N∶P∶K=16∶14∶5,能够增加小麦籽粒千粒重,提高产量,对小麦品质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油菜配方肥,总养分含量≥35%,N∶P∶K=15∶15∶5,对油菜的增产和油菜籽粒的品质与饱满度有显著的改善。蚕豆配方肥,总养分含量≥35%,N∶P∶K=14∶16∶5,对豆类作物的增产和作物品质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

2.2.2施肥方法

有机肥料养分释放慢、肥效长,最适宜作基肥施用,在播种前翻地时用撒肥机撒施。配方肥常采取撒施和分层施肥的方式进行,作基肥施用。

全耕层施肥法:将肥料和耕作层土壤混合的施肥方法,深0~10cm。多利用机械耕耙作业进行,一般是在完成耕作作业后,将肥料撒施在耕翻过的土面上的,然后用旋耕机或耙进行碎土整地作业,使肥料混于耕作层土壤中。这种施肥的优点是有利于作物在一段时间内根系的伸展和养分的吸收,作物长势均匀。这种施肥方法适合于小麦、油菜、蚕豆作物。

分层施肥法:把施肥总量中一定比例的肥料,利用机械翻耕或人工的方法将其翻入耕作层下部,深10~20cm,然后将其余肥料再施于翻转的土面上,在耙碎土时混入耕作层上面土中,深0~10cm。这种施肥方法适合地膜栽培的马铃薯、油菜、蚕豆作物。

2.2.3施肥建议

表2 湟中区“有机肥+配方肥”技术模式施肥建议表

续表

2.3 “有机肥+有机叶面肥”技术模式

2.3.1有机肥施用量、使用方法同上

2.3.2各类有机叶面肥技术参数及作用

含有机质叶面肥,有机质的质量分数≥100g/L;总养分(N+P2O5+K2O)≥80g/L;微量元素含量≥20g/L;水不溶物含量≤20g/L;pH(1∶250倍的稀释)2.0~9.0。作用:能促进作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延长功能叶寿命,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结实率和籽粒饱满度。含腐植酸水溶肥,腐殖酸含量≥30g/L;大量元素含量≥200g/L;水不溶物含量≤50g/L;pH(1∶250倍的稀释)4.0~10.0。作用:含有多种微生物菌,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叶片光合作用,通过调节植株新陈代谢功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及抗病抗旱能力[4-5]。

2.3.3有机叶面肥施用技术要点

施用时期:油菜在蕾薹期至初花期;马铃薯在块茎膨大期;小麦、青稞在分蘖期至拔节期,孕穗期至抽穗期;蚕豆在开花期至结荚期等关键生育期进行喷施。施用方法:稀释800~1000倍均匀喷施于叶片正反面,1~2次,时间间隔7d左右,补充作物对养分的需求[6]。注意事项:叶面肥应在晴天上午10点、下午4点以后或者阴天喷施,因为叶片背面气孔较多,吸肥能力比叶片正面强,所以特别注意喷施叶片背面。

2.4 新型肥料示范技术模式

在粮油作物上重点开展缓/控释肥料、水溶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菌剂等新型肥料产品的试验与示范。下面以缓/控释肥为例,介绍新型肥料示范技术模式。

2.4.1缓/控释肥概念

缓/控释肥料,是肥料施用后肥料或养分的释放可以人为控制,或者与速效肥料相比肥料养分释放速度缓慢[7]。

2.4.2施用技术要点

对一般作物如马铃薯、油菜、小麦、蚕豆而言,可在播种前一次施入;宜在在秋翻时施入;如作追肥,一定要提前进行,以免作物贪青晚熟[8,9]。肥料施用深度为10~15cm,与土壤充分混合,既可防止烧种烧苗,又可防止肥料损失。

3 工作成效

3.1 化肥用量逐年降低。

湟中区累计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3.45×104hm2,投入各类有机肥6.48×104t、配方肥1170t、有机叶面肥291.2t、各类新型肥料151t,有效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量。2019年、2020年全区化肥使用量(实物量)分别是2.11×104t、1.58×104t,较2018年的2.66×104t分别减少20.7%、40.8%,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实物量)分别是24.8kg/6.67×102m2、18.0kg/6.67×102m2,较2018年的31.5kg/6.67×102m2、分别减少21.4%、42.7%,化肥减量行动效果已经初步凸显。

表3 湟中区2018~2020年化肥使用情况

3.2 耕地质量明显提升

有机肥的大量施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性状,提高了耕地质量。2012年,湟中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数据为20.16g/kg,2018年为20.20g/kg,含量几乎没有变化。自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施后,2019年、202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长到23.43g/kg、23.86g/kg,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大幅增加,有机质含量较行动实施前提高了3.66g/kg。2019年、2020年湟中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分别为6.3等、6.27等,较行动实施前提升了0.13个质量等级。

3.3 技术路径逐渐清晰

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了小麦、油菜、马铃薯、蚕豆作物化肥减量增效推广技术模式,测定了常规施肥条件下湟中区肥料的利用率;探索出了能够满足小麦、油菜、马铃薯、蚕豆作物营养需求的有机肥施用量,及有机肥替代常规化肥的最佳施用量;筛选出了适合湟中地区不同作物使用的有机叶面肥、新型肥料,为湟中区、甚至全省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更大范围、更大面积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3.4 本土品牌逐步壮大

积极鼓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及种植大户参与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建设马铃薯、油菜、蚕豆等绿色农产品基地,要求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的要求,带头增施有机肥,减少使用化肥,已经逐步改正了过量、不合理施肥的面貌,减少了农产品化肥残留,改善了产地环境。集中力量打造了“圣域”、“圣地田园”区域公用品牌,品牌效应逐步形成,不断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

4 展望

为进一步推进高原生态农业建设,优化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今后湟中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各项农业发展措施,坚持“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牢固树立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理念,积极加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建设,大力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示范、引进和推广,率先投身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田补助力度,增加种植户参与积极性。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绿色基地、知名品牌建设,提高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田农产品知名度,争取早日实现优质优价。

猜你喜欢
蚕豆化肥养分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蚕豆飘香品乡愁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蚕豆花开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养分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