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与出生医学指标相关性研究

2022-01-07 06:20李慧房艳艳薛玉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奶量身长头围

李慧 房艳艳 薛玉艳

临沂市中医医院新生儿科 276002

在人类生长发育进程中,细胞持续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而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或敏感期的营养状况直接决定了机体未来的器官功能水平,甚至会对机体产生长期乃至终身影响〔1〕。早产儿在出生后早期蛋白质和能力摄入不足,同样会促使生长曲线偏离,出生后早期的营养累积缺失会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2〕。早产儿摄取营养的主要途径是经口喂养。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常用的评价指标以喂养效率、喂养成效、摄入奶量比为主〔3〕。受生长发育个体差异的影响,经口喂养表现差异性较大。调查显示,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表现与出生胎龄、口腔运动功能及喂养准备行为存在相关性〔4〕。同时,早产儿的出生医学指标与体格发育指标存在显著相关〔5〕。但对于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表现与出生时的医学指标的关系研究缺乏权威文献。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数据分析,明确出生医学指标与经口喂养表现的相关性,为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表现的早期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6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胎龄<37周;②早产儿父母对本研究内容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新生儿5 Apgar评分≥6分。排除标准:①新生儿脑室内出血者,②早产合并严重畸形者,③存在严重遗传代谢性疾病者,④临床数据不全者,⑤重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共纳入男91例,女71例;早产原因: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9例,胎膜早破76例,其他原因27例;经阴道分娩22例,剖宫产140例;出生胎龄26~37周,平均(31.35±3.15)周;出生体质量1 042~2 300 g,平均(1 778.35±622.34)g;出生头围26~33 cm,平均(29.72±3.19)cm;出生身长35~45 cm,平均(41.18±4.37)cm;早产儿出生后30 d的经口喂养不良(仍需要其他途径的营养补充)97例,喂养良好65例。

1.2 研究方法

1.2.1经口喂养表现 早产儿均经常规母乳喂养指导或早期早产儿配方乳喂养指导,经口喂养存在障碍新生儿予以注射器锤吊式管饲喂养,采集早产儿喂养表现、口腔运动功能、喂养准备情况。

1.2.2出生医学指标 计算早产儿的Ponderal指数(PI)〔PI=出生体质量(g)/出生身长(cm)3×100%〕〔6〕、Kaup指数(KI)〔KI=体质量(kg)/身长(cm)2×104〕〔7〕、与正常儿童的体重、身长、头围的标准差计分(SDS)值〔(实测值-参考标准值中位数)/参考标准的标准差〕〔8〕。

1.3 研究工具及评估方法

1.3.1喂养表现 由床旁护士于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第30天记录早8∶00、中午11∶00、下午14∶00经口摄入乳汁量、3次摄入乳汁所用时间平均值、进食5 min摄入乳汁量、医嘱摄入乳汁量、日摄入乳汁总量。统计喂养效率(摄入耐量/所用时间均值)、喂养成效(5 min摄入乳汁量/医嘱摄入乳汁量×100%)、摄入奶量比(经口摄入乳汁量/医嘱摄入乳汁量×100%)〔9〕。

1.3.2口腔运动功能 采用新生儿口腔运动评定量表(NOMAS)对早产儿的营养性吸吮时口腔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共涉及28个条目,对下颌开闭速率、节律及舌运动方向、范围等6个方面加以评估,测评时间为30 s,分为正常、失调、障碍3种形态。参照既往研究评价方式,将正常形态分为0分无、1分<50%、2分≥50%,分数越高吸吮功能越好;失调及障碍形态采用0分无、1分有,分数越低吸吮能力越强〔10〕。

1.3.3喂养准备情况 采集早产儿进食过程中吸吮、觅食、哭闹或不安等喂养准备症状存在情况。

1.4 质量控制

由两名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对资料进行收集及整理,体格测量数据均由相同的两名护理人员应用新生儿专用的测量器械,对体质量、身长、头围进行测量。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经口喂养情况的早产儿的出生医学指标

经口喂养良好早产儿的出生医学指标,身长、体质量、头围、Kaup指数、体重SDS值、身长SDS值、胎龄均高于经口喂养不良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早产儿的出生医学指标分布情况

2.2 早产儿30 d的经口喂养表现

早产儿30 d时经口喂养良好者的摄入奶量比、吸吮正常形态评分均高于经口喂养不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30 d时经口喂养良好者的吸吮失调形态、吸吮障碍形态评分、存在喂养准备比较均低于经口喂养不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早产儿30 d的经口喂养表现

2.3 经口喂养表现与出生医学指标的赋值情况

喂养准备赋值分为存在=1,无=0,其余变量均依据具体测量值加以相应的赋值。

2.4 经口喂养表现与出生医学指标的相关性

与摄入奶量比存在显著相关的是出生时体质量、Kaup指数、胎龄(r>0,P<0.05);与吸吮正常形态评分存在显著相关的是体质量、头围、Kaup指数、胎龄(r>0,P<0.05);与吸吮失调形态评分存在负显著相关的是体质量、Kaup指数、体重SDS值、胎龄(r<0,P<0.05);与吸吮障碍形态存在显著负相关的是Kaup指数(r<0,P<0.05);与喂养准备存在显著负相关的是Kaup指数(r<0,P<0.05)。见表3。

表3 经口喂养表现与出生医学指标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不良的早期识别意义

早产儿的营养储备不足,表现在骨骼、肌肉、神经、呼吸能力等多个方面储备不足〔11〕。完全经口喂养是早产儿达到出院标准的首要关卡,完全经口喂养困难会延长早产儿的住院时间,引发早产儿亲属的疾病负担加重,增加医疗费用〔12〕。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主要体现在喂养效率、喂养成效、摄入奶量比等多个方面,同时,口腔运动功能及喂养准备动作也是早产儿经口喂养结局的主要指标〔13〕。

早产儿经口喂养结局会对早产儿未来的体重、身长及骨代谢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调查显示,早产儿出生后14 d的日均热卡、日均摄奶量、日均摄蛋白质量与早产儿生后的早期骨形成存在密切相关〔14〕。同时,儿童的体格发育与血脂指标密切相关〔15〕。而且清蛋白、前清蛋白与体格发育存在正相关〔16〕。可见,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表现对骨骼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对于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表现不良的早期识别有益于及早实施针对性防控措施。

3.2 早产儿出生医学指标对机体营养摄取的反馈价值

早产儿出生医学指标是早产儿出生后必要的体检项目,能够对早产儿出生后短期的营养水平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但多数学者及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并未对早产儿的体质量、Kaup指数等水平与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表现间加以关联。对于早产儿的出生医学指标通常可以反映早产儿的体格指标、与短期内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17〕。受到早产儿出生后短期内追赶性生长影响,出生医学指标会迅速产生变化〔18〕。但出生医学指标的基线水平会对营养物质吸收能力及骨代谢、神经功能等产生影响。因此,早产儿出生后短期内的机体营养摄取水平,也会直接影响未来的体格发育情况,尤其是骨量、脂肪含量、肌肉含量。而新生儿骨量、脂肪含量、肌肉含量会对口腔运动功能、摄入奶量比等多种经口喂养表现产生影响。但由于现阶段对出生医学指标对早产儿短期内的生长发育水平及营养摄取能力的研究尚缺乏权威报道,本研究结果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3.3 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与其出生医学指标的相关性

综合分析本研究数据,体质量、Kaup指数、胎龄是早产儿出生后30 d的摄入奶量比、口腔运动功能的相关因素。同时,头围与吸吮正常形态评分存在相关性。体重SDS值与吸吮失调形态评分存在相关性。Kaup指数与吸吮障碍形态、喂养准备存在显著相关性。对于早产儿的出生医学指标进行系统观察,尤其是Kaup指数下降水平,能够反映出早产儿未来30 d的经口喂养表现结局。因此,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与其出生医学指标,尤其是出生体质量、出生时Kaup指数、胎龄存在密切相关性。

4 小结

本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研究中涉及相关因素均无需采用有创性检查,明确早产儿出生医学指标水平,有助于对未来经口喂养表现的早期预估,为预见性护理提供数据支持。但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少,未来需要结合多中心研究数据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为明确早产儿出生医学指标对未来营养代谢水平及远期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奶量身长头围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基于更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胎儿头围超声图像质量控制
头大的宝宝更聪明?
小囟门儿童预防性口服小剂量维生素D对头围及丹佛智能发育的作用研究
宝宝小课堂之头围有讲究
洞身长管棚施工工艺新技术
雪豹,你还好吗?
宝宝饱不饱 衡量有四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