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不同类型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2022-01-10 03:08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养分有机肥农作物

陈 勇

(射阳县盘湾镇农业农村局,江苏射阳 224312)

0 引言

当下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受到土壤中养分的直接影响,因此,为了保障作物产量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需要重视起秸秆还田的技术处理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利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式,还能有效提升秸秆还田处理的价值与作用。

1 秸秆还田处理技术以及试验前期准备

1.1 秸秆还田处理技术

作物秸秆当中有着大量的养分,含有氮磷钾等大量的微量元素,同时也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进行秸秆的还田处理,就可以将秸秆当中的养分输送到土壤当中,以此提升土壤的养分。这样在未来进行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就可以保障农作物可以顺利的生长下去。但是,对于秸秆还田的使用中,其产生的病虫害影响,一直是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为了保障提升土壤处理的效果,需要明确现阶段的秸秆还田处理方式,对于土壤理化性状及对于作物产量所造成的影响。

1.2 试验前期准备

1)开展有机肥资源和施肥情况调查:应于试验前开展调查,了解当地的有机肥使用情况,以及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数据信息。

2)开展有机肥施用试验示范:准备两组农作物,一组施用有机肥,进行秸秆还田;另一组正常种植,通过试验的方式,对比两组的生长情况。

3)开展有机肥施用效果监测评估:将两组农作物的有机肥使用量、光照以及水分等控制在相同范围内,对两组的有机肥施用最终效果进行监测。

4)做好技术指导和培训宣传:针对有机肥的使用情况,做好技术指导及宣传培训工作,保证秸秆还田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对其效果的真实评估。

5)安全施用:按照应符合GB/T36195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

在本文的分析中,试验区选择在射阳县盘湾镇安石村。该项目的建设位于冲积平原,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在过去的种植过程中,其土壤基本上分为盐土和水稻土两大类,其中盐土占92%,可分为壤性潮盐土、粘性潮盐土、壤性草甸盐土和盐性土四个不同的土属。在当下的耕作过程中,农作物以水稻、三麦为主,玉米、油菜、蔬菜、中药材、果树、蚕桑等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在过去的相关资料中发现,小麦与玉米的种植产量占据着最大比重。本次在潮盐土试验点的设置上,位于安石村沈海高速公路西侧,其土壤当中的氮含量较高。

2.2 实验设计

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选择设置出两个不同的试验点,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分别采用对照处理与秸秆还田的处理方式。同时,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处理区域重复三次。整体处理区域的设计,采用的是随机分组的设计方式,保障在每一个小区当中,可以设计出具体的隔离带,并进行实收计产。在2017年玉米收获之后,秸秆还田的处理过程中,采用的是圈梁还田的处理方式,并进行耙平填实处理,保障与其他区域的田间管理内容一致。

在试验的过程中,化肥量需要基于土壤的监测结果而进行的合理设计,特别是在对照处理以及秸秆还田处理的过程中,使用了相同剂量的肥料[1]。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本文的分析中,采用了DPS7.05的软件,对其数据进行全面整合与分析,以此得到具体的分析数据。在之后的分析中,将其绘制成了表格。表1为秸秆还田对粘性潮盐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表1 为秸秆还田对粘性潮盐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 试验结果分析

在表1的数据当中,分析发现,秸秆还田处理之后,土壤的容量下降。同时,在处理的过程中,差异性逐渐达到了显著的水平。在之后的处理过程中,采用的对照处理,使得土壤当中的pH值发生改变,更加适宜农作物生长。秸秆还田处理的过程中,表现的pH值较为稳定,对其处理之后,其内部的土壤有机物含量上升,并且在最后的处理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得到显著的提高[2]。

3.1 土壤容重的变化

在处理的过程中,土壤当中的容重主要是对于土壤容重的分析,同时也是在单位体积自然状态下,其土壤所显示出的干重。因此,可以通过对一定体积中土壤烘干之后的重量分析,对溶剂水重进行比值的区分。这样的分析过程,可以很好的保障土壤理化性质的成果,并且也是对土壤紧实度的表现。

在试验的过程中发现,处理之后,采用的加腐熟剂的秸秆还田处理,相比较直接进行的秸秆还田处理工作,明显低于对照处理的方式。表2为秸秆还田对壤性潮盐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2 土壤pH值变化

上述表2中显示,土壤中pH值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土壤的物质转化及有效性。在不同的试验点采用了秸秆还田处理之后,土壤pH值的变化出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表2 秸秆还田对壤性潮盐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3 土壤有机质变化

土壤当中的有机质,主要含有大量的养分及水分,以此可以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为营养性微生物提供大量的养分,让土壤可以始终保持较高的渗透性,以及形成团粒结构性。大量的有机物也可以降低土壤受到侵蚀的影响。在土壤的养分分析中,有机物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各类型的养分,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对土壤物理形状起作用。

3.4 土壤全氮磷钾养分变化

土壤中的全氮基是土壤氮含量的标志,以此体现土壤中的肥力,是现阶段土壤肥力的重要表现。农作物中的含氮量一半以上来自于土壤环境。土壤当中的磷含量主要分为有机磷与无机磷两种不同的类型。在某一个含量低于特定水平之后,就会导致磷素供应量不足。同时,在土壤全钾的供应过程中,是土壤当中全部钾含量的总和。因此,这样可以保障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土壤的实际含量。

3.5 土壤速效养分变化

在土壤当中被植物直接吸收的元素,可以在短期内,转化成植物的养分。因此,这样的养分可以成为速效养分。该养分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主要由土壤碱解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钾构成。养分的总量中的氮含量,就是土壤中的有效氮指标。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实现对作物氮利用情况的分析,了解到土壤近期的实际氮素的变化。

4 秸秆还田对于作物产量的影响

现阶段秸秆还田的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在不同的试验点当中,对不同作物产量分析后发现,作物的产量在秸秆还田处理的过程中,或者在使用了腐熟剂的条件下,可以明显提升产量。

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不同的土壤、天气气候以及区域都会对种植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本文的分析中,采用秸秆还田处理方式后,可以明显发现,相比较传统的处理手段,产量得到了实际的提升。但是,不同的土壤类型在产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另外,在采用了秸秆还田处理后,粘性潮盐土的增产量明显低于壤性潮盐土。

5 结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方式,秸秆还田能够有效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产量,优化不同类型土壤的理化性质。在秸秆还田处理时,为了保障对作物生长的正面影响,需要对作物、其实际情况以及土壤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适当使用腐熟剂,进一步保障作物生长速度的提升,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程度。这样可以发挥出土壤中应有的养分价值,保证作物生产的效果,促进农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养分有机肥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生物有机肥添加量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农作物产量和肥料投入影响的研究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