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肝占位为首发表现的胃肠道间质瘤1例

2022-01-12 04:52付双楠张宁何婷婷周超张晶晶王宣李昕刘鹏程孙志华宫嫚杨永平
肝脏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胃肠道免疫组化靶向

付双楠 张宁 何婷婷 周超 张晶晶 王宣 李昕 刘鹏程 孙志华 宫嫚 杨永平

患者女性,28岁,因“发现肝占位1月余”入我院。既往体健。查体:神志清,精神可,腹部平坦,中上腹部偏左侧可触及6 cm包块,距肋弓约6 cm,质韧,无触痛,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化验: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电化学发光) 、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均正常。腹部超声提示:1、肝内多发实性占位(Ca,考虑转移可能),2、左上腹腔内实性占位(考虑Ca,建议结合增强影像学检查),3、轻度脂肪肝。上腹部增强CT:影像所见:平扫(见图1)肝内见多发结节状及团块状混杂稍低密度影,较大者位于肝左外叶,局部外突,大小约12.3 cm×10.2 cm,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见图2)环形不均匀强化,门脉(见图3)及延迟期(见图4)呈环形强化、中心呈稍低密度影。腹腔左侧肾前方见类圆形稍低密度影,大小约6.5 cm×5.7 cm,增强扫描环形强化,病灶与邻近胃关系密切。腹腔内左肾及脾脏前方可见范围约15.2 cm×8.8 cm不均质回声团,边界清,CDFI示可见血流信号。诊断意见:肝及腹腔内多发占位,考虑恶性肿瘤,转移不除外。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行肝脏占位穿刺取病理。

图1 上腹部增强CT平衡期

图2 上腹部增强CT动脉期

图3 上腹部增强CT门脉期

图4 上腹部增强CT延迟期

因经济原因患者及家属表示不再完善其他检查,要求出院。出院后病理结果回报:病理结果肿瘤细胞以梭形细胞为主,见图5。免疫组化结果:SMA(-),Vimentin(+),Dog-1(+)(图6),CD117(+),CK(-),CgA(-),Syn(-),S-100(-),CD68(-),CD99(-),D2-40(-),MC(-),HBsAg(-),Hepa(-),CK19(-),GPC-3(-),CD34(血管+),Ki67(10%~20%),EMA(-),CEA(-),GS(-),CDX-2(-),Arginase(-),HSP70(-),AFP(-),P53(+),MUC-1(-),Her-2(-),MLH1(+),MSH2(+),MSH6(+),PMS2(+),CK7(-),CK20(-)。诊断为胃肠间质瘤已电话告知患者病理结果,后随访到患者于院外肿瘤科进一步就诊,已购买伊马替尼靶向药物治疗(4月中旬),服用3月后复查影像学检查,待肿瘤缩小后进一步行手术切除治疗。

图5 肿瘤组织病理结果(HE染色×200)

图6 免疫组化检测Dog-1(+)(DAB染色×200)

讨论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在胃部和小肠多见[1];发生在胃肠道以外间质瘤称为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EGIST),大多数以孤立的团块形式出现[2]。GIST占胃肠道肿瘤的1%~4%[3],好发于中老年,年龄为50~70岁,男女发病基本相等[4],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不适、腹胀、疼痛[5],与发生的部位、大小及生长方式相关[6],部分GIST无症状,是偶然发现的。本病例患者为青年女性,除腹胀外,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以肝占位为首诊表现,最终通过病理明确诊断。

GIST辅助检查可依靠增强CT、MRI及PET-CT、胃镜等,GIST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CD117、DOG1及CD34分子等) 及分子生物学检测(c-Kit及PDGFRA基因) ,GIST通常可确诊。GIST病理组织学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CD117与DOG1是GIST在诊断GIST上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常联合用于GIST的免疫组化检测。GIST中CD117有94%~98%阳性率,DOG1在CD117阳性GIST中有85%~95%的阳性率表达,对于形态学符合GIST且CD117与DOG1强阳性者,可作出GIST的诊断[7]。本病例患者免疫组化结果提示Dog-1(+),CD117(+)均阳性,病理组织学以梭形细胞为主,符合GIST病理学特点,最终明确诊断。

绝大多数GIST的特点是激活c-Kit基因或PDGFRA受体的突变,这些类型的突变发生在肿瘤发生的早期。小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对这些受体有抑制作用,如伊马替尼或苏尼替尼[8]。手术切除是局限性可切除GIST的主要治疗方式,手术切除部分转移灶对改善预后有一定获益,郑瑞等[9]对139例GIST患者手术切除后进行随访,术后5年生存率达77.87%,随着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手术联合TKI治疗逐渐成为临床普遍的治疗方案[10],对于高复发风险及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应用靶向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本病例患者影像学提示占位最大面积为15.2 cm×8.8 cm,手术风险较大,故患者目前先服用伊马替尼治疗,待病灶缩小后,进一步评估能否手术切除治疗。

综上,GIST的发病率较低,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诊断,对临床上无肝病基础疾病,AFP正常,影像学提示肝占位,无法明确诊断时,可进一步完善病理以协助诊治。GIST的治疗主要为手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可根据患者具体病灶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最终使患者获益。

猜你喜欢
胃肠道免疫组化靶向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